Google.Translate

顯示具有 中醫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中醫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5年8月25日 星期二

中醫將亡於中藥 陸中醫師:深感遺憾和無奈


中國大陸要大力開發中醫藥旅遊項目,被指只為賺錢。(網絡圖片)
(記者華德採訪報導)
近來,中醫在中國大陸似乎突然「熱」了起來。8月5日,北京首先推出了中醫藥養生文化旅遊;11日,中共國務院又頒布了《關於進一步促進旅遊投資和消費的若干意見》,要求「積極發展中醫藥健康旅遊,推出一批以中醫藥文化傳播為主題,集中醫藥康復理療、養生保健、文化體驗於一體的中醫藥健康旅遊示範產品」。然而,這一看似弘揚中國中醫的舉措卻被業內人士認為不可行。
畢業於北京中醫藥大學的楊超波先生現旅居美國,來美前曾在中國中醫科學院廣安門醫院任主治醫師。日前,他就這一問題接受了記者採訪。他說:「在中國大陸,中醫早已不是傳統意義上的中醫。中藥也早已變質 。要想恢復真正中華文化的瑰寶——中醫,在現行體制下根本不可能。」

原北京廣安門醫院任主治醫師楊超波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在中國大陸,中醫早已不是傳統意義上的中醫。中藥也早已變質 。要想恢復真正中華文化的瑰寶——中醫,在現行體制下根本不可能。(受訪者本人提供)
楊超波說:「自己作為一個科班的中醫師,感到特別慚愧,對傳統中醫中藥的衰敗深感遺憾和無奈。不是說我不熱愛中醫,而是由於整個道德水平的下滑和中國大陸的現行體制,使得中醫早已蛻變。而中醫治病的主要手段中藥,也因為多種原因早已失去了原有的功效。」
「現代中醫這個話題比較敏感,特別是搞了這麼多年所謂的『中西醫結合』,中醫的精髓幾近丟失,這裡我不想多講。但自古醫藥不分家,藥不行了,醫自然也就無法存在了。」
早在2011年,《新民週刊》第45期就刊登了一篇題為《中藥病了?中藥已死?》的文章,後被更名為《中醫將亡於中藥》在網上廣為流傳,一度引發人們的熱議。
文章開篇引述原中共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市場司司長駱詩文2006年的一段話說:「我們執行錯誤的『中藥現代化』路線與國際接軌三四年,已經使得中藥加速走向衰敗。如果這種情況再讓它繼續5年,中藥就無法挽救了。」
楊超波非常認同這個觀點。他說:「這篇文章我看過,講的很客觀,這個事實很難改變了。」「根據我這些年對中國大陸中醫藥市場的了解,中藥之所以不行了,有如下幾方面的主要原因。」

一、部分藥性很強的藥材絕跡或被禁用
生活方式和社會形態的改變,導致多種在治療中有特效的中藥材絕跡或被禁用。比如:人中黃(一種特製的甘草)、人中白(尿鹼)、伏龍肝(灶心土);熊膽、虎骨、犀牛角、麝香等。
出於對瀕危動物的保護,要想獲取虎骨、犀牛角等已經幾乎不太可能。所以,諸如「麝香虎骨膏」、「犀角化毒丸」等名藥早已圖有虛名。「而人們所選用的替代品的功效與非替代品根本就不是一回事。」楊超波說,「如果不是人們的貪婪,無度地獵殺,也不會出現這個令人遺憾的局面。」

「麝香虎骨膏」裡是否真有麝香不得而知,但肯定沒有虎骨,現在大多用狗骨代替。出於法律原因,此藥已更名為「麝香壯骨膏」。(網絡圖片)
在《中醫將亡於中藥》中,作者講了一個生動的故事:一輩子從事中醫製藥工作的駱老患了結腸炎,「反覆發作,纏綿難愈。為了根治,駱老從醫書中找到一方。該方需要的藥材,有一味頗為獨特:伏龍肝。伏龍肝就是灶心土,可治腹痛洩瀉、便血。駱老托了朋友,終於在湖南農村尋找到了傳統的老灶台。他特意交代:『要挖取灶底中心燒得最紅的那一塊,有多少要多少。』 ——這東西如今太金貴了,駱老保存了整整一大包,以備後用。為了保證這服藥的品質,駱老親自按古法炮製。果然幾劑而愈」。

伏龍肝又稱「灶心土」,是老式灶台裡挖出來的土灰塊。傳統灶台的消失,也使伏龍肝變得稀有。(網絡圖片)
二、改變藥材產地和隨意規模化種植
楊超波說:「一方水土一方人,一方水土一方藥性。不同產地的藥材藥性差異很大,有些藥材一旦改變生長環境,藥性就大大減弱,甚至變得藥性全無。比如,人工培植的人參、靈芝等藥物,與天然的相比,藥性相差很多。」
「改變某種藥材的種植地,過去是有嚴格規定的。必須經過幾年的試種,等藥性一致穩定了,才能正式移植。但現在人們為了經濟利益,誰還管你那些!」
「此外,看到中藥材的經濟效益後,許多不懂中藥的人也開始胡亂搞。而收購藥材的人,要麼是外行,要麼是唯利是圖,結果倒楣的是病患。」
關於這一點,《中醫將亡於中藥》中舉了一個魚腥草的例子,很能說明問題:
「過去魚腥草主要生長在深山的水溝溪泉兩邊,沒有污染,煮了以後給小孩退燒很快就能見效。現在雲南、貴州、四川,把魚腥草灑在大地裡,像種蔬菜一樣。本身那個地是農田,已經施過很多年的化肥農藥。長出來後用耙一耙,裝在竹筐浸到水塘裡,把泥洗掉就挑到集市上去當蔬菜賣了。當天賣不完怕爛掉才拿回去曬乾,賣出去做藥。肺炎發燒,以小孩居多。小孩病情變化很快,以往一服藥就能扳過來,延誤了就可能致命。」
楊超波補充道:「許多中藥材不按時令採摘,也是導致藥性減弱或喪失的一個問題。為甚麼會這樣?還不是早摘早賣錢?!」

三、環境污染和濫用農藥導致藥材被污染
在水源污染、土壤污染和空氣污染的大環境下,要想讓中藥材不被污染,幾乎不可能。為了保證產量,藥農違規使用農藥,導致中藥材毒化。這方面的例子比比皆是。「人們越來越關心糧食和瓜果蔬菜的農藥污染問題,對於使用超標殺蟲劑的作物,農民自己都儘量不吃。那同樣是植物作物的中藥材就不怕農藥?殺蟲劑就對其沒有影響?有些地方,人們為了增加藥材產量,還使用激素。這種中藥服用後,結果會怎樣?大家可以自己上網去查,那不是超標一點,而是幾百倍啊!」楊超波說。
日前,新浪微博登載了一篇題為《中藥為甚麼不管用了?》的文章,其中披露說:「藥農為了增加收入給麥冬使用壯根靈後,單產可以從300多公斤增加到1000多公斤,黨參使用激素農藥後,產量也會增加一倍。」
「所以,」楊超波說,「這樣的中藥,先不說藥效如何,你敢吃嗎?另外,這幾年還有一幫人試圖搞甚麼轉基因中藥,把『轉毒基因』(有毒有害的基因或抗生素基因)轉入到藥材的種子裡,使其能夠抗病、抗蟲、抗除草劑。它和轉基因農產品一樣,對人和動物的隱形危害很大。據披露,被列為轉基因中藥的品種多達上百種。」
「因為構成中藥藥性的成分和因素很複雜,不像西藥那樣單一,所以藥材被轉基因後變成了甚麼?一般的科學檢測可能真查不出來。」

四、傳統中藥炮製工藝幾近失傳
中醫是個很獨特的體系,它是建立在對天、地、萬物與人體之間的聯繫的研究基礎上的。和道家一樣,中醫也把人體看成一個完整的世界,對應整個宇宙。所以,不管是針灸治病也好,草藥治病也好,都不得違反其自然屬性,不能破壞其本質。從診病、開方、炮製或煎藥是一條龍的,哪個環節都有特定的要求和方法,都直接影響著療效。
楊超波說:「傳統的中藥炮製方法對工藝要求非常嚴格,通過正確的炮製,達到減毒、增效和改變歸經的效果。但現在沒有幾個人懂這個,用現代科學的觀點看待中醫,在炮製方法上也不再遵從傳統工藝了,結果是可怕的。」
日前,新華網發表了一篇題為《泉州老中醫對中藥炮製技藝的傳承和憂心》的文章。文中舉例說:「半夏有毒,臨床大都經過炮製後使用,分為法半夏、姜半夏和童子尿半夏。用鹽鹵、生石灰炮製的法半夏,用於健胃。童子尿半夏用於跌打損傷、胃裡咳血。姜半夏主要用於婦女妊娠反應,生半夏則是用來催吐。可見同樣是一味藥材,炮製方法不同,效果自然是天壤這別,試問一句,現在有哪個藥店能夠完成如此精細的炮製過程?」
對此,楊超波說:「能堅持傳統工藝非常難得,但即使再堅持也很難達到過去的效果了。拿台灣為例,它的中醫和西醫是雙軌制,沒有像大陸那樣搞所謂的中西醫結合。台灣的中藥炮製方法也嚴格遵從傳統的工藝,但是由於其大部分中藥材依賴從大陸進口,所以,藥源不行了,炮製工藝再正確也無法達到古時中醫那種『藥到病除』的效果了。」

禹州的老藥工朱清山,至今堅持用傳統工藝炮製中藥。(網絡合成圖)
五、中藥材市場假藥氾濫 吭人害己
假藥分三大類,一類是不合格的藥材,把沒有藥性的根莖等炮製後當藥賣;再一類是以次充好,在藥材上染色,使其看上去品質很高,這實際上是有意污染。最後一類最可怕,那就是直接用化工原料仿造,就像以前媒體披露出的人造雞蛋一樣。
大陸網上有篇文章披露說:「打磺本來是傳統的熏製方法,目前的問題是反覆打磺,造成硫超標。更有甚者是直接將硫黃粉灑在藥材上面,注重養生的老百姓叫苦不疊,從我國進口藥材的韓國商家也是頗為頭痛。為了獲得二氧化硫不超標的白芷,他們只能每年從中國直接進口新鮮白芷自己加工。當今中國,已經被戲稱為『化學大國』,中藥商在這方面的『追求』更是孜孜不倦。近年來為了讓藥材更好看,除了打磺,還增加了用雙氧水浸泡天麻漂白,用氧化鐵水洗丹參染色,拿洗衣粉搓掉黴斑........」

中藥材市場良莠不齊,非專業人員往往很難辨別真假。(網絡圖片)
楊超波說:「中藥材製假不是現在才有的,早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後期就有了。那時搞『改革開放」,忽悠說要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於是一些毫無道德底線的人們為了錢開始『草菅人命』。」
他舉例說,河北省安國市是中國最大的中藥集散基地。當年媒體就曝光了一種「人造」雞內金,是用模具壓成的塑料片。因為烘乾後的雞內金半透明,很堅硬,很像現在的一些塑料製品,於是一些「極聰明」的人就想出了這個壞招。對中藥不熟悉的人很可能就上當了。
「拿這種塑料片回家當中藥煮,有沒有毒先放一邊,能治病嗎?!」楊超波氣憤地說。
去年9月24日,中國大陸食品藥品監管總局一份《中藥材及飲片專項抽驗》報告顯示,「全國31省(市、區),10個中藥材品種772批樣品,卻有93批中藥材和飲片不符合標準規定,且檢品來源不乏浙江省中醫院、上海龍華醫院、河北省中醫院等大型公立中醫院。一次抽驗,不合格品種如此之多,涉及範圍如此之廣,其傷害不容小覷。」
北京同仁堂是中華老字號,許多人買中藥,不管是草藥還是成藥,都只相信同仁堂。然而,近年來,許多打著「同仁堂」商標的中成藥也不合格。
「其主要原因是在利益驅動下,同仁堂接納了許多加盟合作商,即便同仁堂能保證藥材的品質和採用傳統的炮製方法,但它無法保證加盟商的產品達標合格。這樣搞的最終結果,除了消費者受害,同仁堂也在砸自己的牌子。」楊超波說。

正品梔子(左)具有清熱解毒的功效,價格較貴。水梔子為梔子的偽品,在《藥典》裡沒有記載。(網絡圖片)
楊超波最後表示:「拋開現代中醫的診療手段不說,單單是面對如此可怕的中藥市場,你讓遊客來吃你的藥,你是治病呢?還是害人呢?說到底還不是為了錢?!『醫』一旦向錢看了,就是殺人了!」
來源轉自:
【2015年08月25日訊 責任編輯:李曉清】
(注意:帖內文或圖片中可能含有厭惡性簡體字;本站維護中華文化,堅決行使正體字。版權歸著者所有。)
【其他.相關】:

2015年3月13日 星期五

大陸很多商品比歐美貴50%致巨額消費外流


歐美的很多商品價格比國內低50%,且質量有保證,越來越多中國人到海外購物。(PETER PARKS/AFP/Getty Images)
(記者劉毅綜合報導)
在中共兩會期間,大陸民眾到海外購物成了熱門話題,連李克強也為此發聲,有代表表示歐美的很多商品價格比國內低50%,且質量有保證,這是國人到海外購物的主要原因,而每年大陸民眾到海外購物開銷巨大,僅僅2014年境外消費就超過1萬億元(人民幣,下同)。
2014年境外消費超過海南、寧夏、青海、西藏GDP總和
據陸媒《華夏時報》報導,中共兩會期間的3月7日,中共商務部部長高虎城在回答中外記者提問時表示,2014年中國的出境人數已經超過1億人次,境外消費超過1萬億元。意味著境外消費數額比海南、寧夏、青海和西藏這幾個省份的GDP總和還要多。
通過數據可以計算出,去年人均境外消費1萬元,而中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是26.2萬億元,如果按13億人計算,國內人均消費2萬元,境外人均消費額占國內消費一半。
而1萬億可能並不僅僅是境外消費的全部,根據中國電子商務運營中心預測,2014年中國海淘規模超過1500億人民幣。
與前幾年在海外購買名牌包不同的是,近年出國購物的民眾開始購買馬桶蓋、電飯煲、化妝品、礦泉水、奶粉等日用品。中共副總理汪洋在兩會上慨嘆:「大家都到國外去買奶粉,把全世界的奶粉買成『奶粉荒』。」目前德國、澳洲、新西蘭等國家對購買奶粉有嚴格限制,起因就是華人把超市的奶粉都買空了,引發了當地民眾的不滿。
中國遊客到境外採買,也促進了當地的旅遊業的發展,在澳洲、新西蘭的大城市的大商場都配有會說粵語和國語的華裔導購,對亞洲面孔的遊客服務週到。

大陸商品價格貴 很多貴一倍
有中共兩會代表稱,同樣的品牌包,在國內賣到人民幣4000多塊錢,在美國只要不到2000人民幣;在日本東京,最受大陸民眾喜歡的保溫杯、陶瓷刀、馬桶圈和電飯煲等售價比大陸便宜近三分之一,尤其是一些比較高端的商品更便宜。
中共政協委員、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對外經濟研究部原部長張小濟表示,韓國是個旅遊資源極其匱乏的國家,現在成了旅遊熱點:
「大家不都是衝著便宜商品去的嗎?」
張小濟認為造成國內商品價格高的原因之一是物流成本高,沿海地區運到美國的產品成本絕對低於運到西安的成本。中共人大代表、步步高商業連鎖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王填接受《華夏時報》記者採訪時也表達了相似的觀點,他說,在我國一些貨物從南方流通到北方,比出口到歐美的物流成本還要高,國內公路收費站太多。中國東西貴是一個不爭的事實。
另外關稅過高也是進口商品價格高的原因之一。
中共商務部部長高虎城表示,導致價格差的主要原因有三個:一是在稅費上有比較高的稅率差;二是國內流通成本過高,環節過多;三是國外品牌商對華的定價政策。

質量差無監管 商家不誠信失民心
除價格外,商品質量差也是民眾到海外購物的重要原因。
中共人大代表、格力電器總裁董明珠3月4日接受《羊城晚報》記者採訪時,就中國消費者搶購日本電動馬桶蓋、日本電飯鍋等現象表示,一是因為中國的技術上可能不如別人,更重要的是國內的企業在為過去的不誠信埋單。
據大陸媒體報導,民眾在日本搶購的馬桶蓋的生產廠家就在杭州,類似的馬桶蓋在大陸也有銷售。中共政協委員、中國銀監會原主席劉明康自曝,在北京西單買了個(國產)馬桶蓋兒,價錢不低,沒用幾天就不好使了。
2014年10月,上海市消保委公佈了2014年度對智能坐便器的抽查檢驗結果,在抽檢的27件樣品中,有松下電化、美標(江門)、九牧、歐尚衛浴等公司生產的產品,有14款產品符合標準,3款整改符合,10款不符合標準。
某陶瓷企業市場總監、廣東陶瓷行業協會理事羅傑發文稱,在中國遊客瘋搶日本馬桶蓋事件中,更應當反觀自身的是大陸市場監管和准入機制問題:

連我們中國人自己都忍受不了我們自己的粗製濫造了。由於我們沒有統一的標準和監管,誰都可以在市場上存活,甚麼樣的產品都可以拿到市場上來賣。這才是最可怕的問題。沒有統一規則,永遠只能是——越誠實經營的企業,越吃虧。」

來源轉自:
【2015年03月13日訊 責任編輯:孫芸】
(注意:帖內文或圖片中可能含有厭惡性簡體字;本站維護中華文化,堅決行使正體字。版權歸著者所有。)

2011年11月15日 星期二

380人受害 中醫冼麗生泡製「黑心濕疹膏」揼症斂財



冼麗生

曾獲處方含類固醇藥膏的病人數目越揭越多,中醫冼麗生診所門口貼出通告,停診一星期。

冼麗生自行調製的濕疹藥膏驗出含類固醇。
註冊中醫師冼麗生向病人處方含類固醇濕疹藥膏,受害人數越揭越多,引起市民恐慌。 衞生署上周被傳媒踢爆今年中已調查事件,惟一直無對外公佈,至昨日爆出受害人數多達 380多人,揭露現時法例沒有規管中醫師自行調製藥物。病人組織批評當局拖延半年才公佈事件,令更多病人受害。
祖傳藥膏不受監管
    衞生署昨晚公佈,即時把監察行動升級,要求全港公私營醫院及專科學院的醫生,如發現有病人疑受該類固醇藥膏影響,須通知衞生署。在 380多名曾獲處方藥膏的病人中,衞生署已聯絡到 266人,病人的年齡由 1至 64歲不等;另 120人未能取得聯絡,該署呼籲市民立即停用該款藥膏,如有不適應求醫或致電衞生署熱線 2125 1133,昨日熱線接到 115人查詢。
衞生署在上周六有傳媒踢爆冼麗生處方含類固醇的濕疹藥膏後,才公佈事件。原來早於 6月時已有一名 3歲男童,因使用該款含類固醇的藥膏後併發庫欣氏綜合症。警方更在 8月時採取行動,拘捕冼麗生並在其診所撿走百多支藥膏,指他涉嫌管有未註冊藥物及第一部毒藥。但衞生署仍沒有公佈事件,其後再有三宗類似投訴。
食物及衞生局局長周一嶽昨日表示,暫時已知有三人受影響,最年輕得 3歲,全部由醫院管理局跟進。衞生署昨晚回應指,翻查冼麗生的紀錄,確定已有 380多名病人獲處方類固醇藥膏。
衞生署發言人指出,從病人提供藥膏樣本中,發現其類固醇、即「地塞米松」含量與本地註冊的地塞米松藥膏份量相若,即含 0.05%,未有超標。但原來涉及祖傳藥膏是不受監管,署方承認《中醫藥條例》訂明中醫師為個別由他直接治理的病人施用或供應中成藥,該中成藥是在其執業處所或在其監管下合成,可獲豁免註冊。
該署強調現時首要工作為採取補救措施,無回應為何沒即時公佈事件,也無交代何時得知逾 300人受影響。至於涉事的冼麗生中醫昨日並無開診,其位於上環蘇杭街的診所門外貼有停診一周的通告。警方指冼麗生今日將返警署報到。
衞署遲公佈遭狂轟
社區組織協會幹事彭鴻昌批評,現行法例無法規管中醫師自行調製藥物,明顯存漏洞,建議應加強監管,主動抽驗有關藥物,了解有否含西藥或禁用成份,以起阻嚇。
彭鴻昌直斥,事件涉及數百名市民,加上誤用類固醇對人體有害,質疑局方遲遲不公佈原因。「呢隻藥咁危險唔應該再用,幾百人唔易聯絡,署方幾時知道有咁多人受影響?如果一早知道,點解唔公佈?選擇唔公佈,又有無逐一聯絡返呢班人呢?」當局有必要檢討藥物事故公佈機制。
香港醫院藥劑師學會發言人說,自早年歐化藥業爆出毛霉菌事件後,藥物安全備受關注,「呢D係公共 衞生問題,唔只一人受害,當局應該即時公佈!」兒童使用強效類固醇,可影響發育,包括骨骼生長受阻、不長高等。

來源轉自:
【蘋果日報2011-11-15日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