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Translate

2011年6月14日 星期二

腐敗是危險的 比腐敗更危險的是什麼

腐敗是危險的。有沒有比腐敗更危險的呢?有,那就是不把腐敗當腐敗。不是嗎?中國有多少搞腐敗的人不承認那是腐敗,即使是在入獄之後,還是信誓旦旦,振振有詞。明明是黑色收入,他說是「灰色收入」;明明是反規則,他說那是「潛規則」。都已經腐爛透了,他還認為那是「臭豆腐」,聞聞很臭,吃吃很香。在十手所指之下,有些人把經濟腐敗當腐敗了,卻不把政治腐敗當腐敗「不把腐敗當腐敗」不僅不利於遏制腐敗,而且還會助長腐敗的蔓延,導致「前『腐』後繼」。
「不把腐敗當腐敗」是更危險的,那麼,還有沒有比「不把腐敗當腐敗」還要危險的呢?應該承認也是有的。那就是:有防腐劑不用,防腐劑就在手頭也不肯用。
「不把腐敗當腐敗」,說的是已經腐敗了的官員。相比之下,更值得注意的是,不腐敗的為什麼會變成腐敗的。任何搞腐敗的人原本都不是搞腐敗的,甚至還有原本是反腐英雄的。腐敗分子佔人口的比例,占官員的比例,通常是個常數。比例高於「通常」了,就要從「頂層設計」上找原因,就要問一下防腐劑的使用情況了。
連不識字的老媽媽都知道,在黃梅天到來之前最好能夠把衣被拿到陽光下曬曬。為什麼?唯一的目的是防腐。各國的歷史經驗,當然也包括我國的成功經驗表明:腐敗最怕陽光。
陽光是照不進暗室的。要防腐,要陽光,對官員來講,就是把收入、財產公開。官員、公務員在任何國家都是熠熠生輝的崗位。百姓可以不贊成官方的主張,但是,最終還得聽官員的裁決。只要你在位,就要聽你的。正因為你頭上有光環,所以你應當接受比別人更嚴格的監督。正因為「權」很容易轉為「錢」,所以群眾更應當監督你手中的錢。官員公開收入是舉世公認的最有效的防腐劑。官員公開收入不僅會提升政府的公信力,也會提陞官員個人的威望。現在流行的財產申報制,比不申報要好。可是,只向上申報,不向下公開,是「半導體」,是「猶抱琵琶半遮面」,不是陽光,是餐桌上的燭光。燭光不及陽光的億萬分之一。想想看,每年處分的萬名以上處級,十名以上部級,有哪一位沒申報過?少數人看申報表有什麼用呢?
我們總是說:「現在條件不成熟,等成熟了再公開……」這似乎是尊重客觀,是反冒進。其實,不是這樣。請問:是官員的條件不成熟,還是群眾的條件不成熟?群眾早就伸長脖子等著瞧了,有的人已等得頭髮白了。隨著近幾年人們對陽光的認識提高,官員也在贊成公開。據中國社科院法學所2011年2月發佈的《法治藍皮書》稱:關於公職人員的財產問題,在被調查的省部級官員中,85.7%的人認為應當公開公職人員的財產。在被調查的縣處級、科級以及科級以下的官員中,認為應當公開公職人員的財產的,也佔到七成以上。很明顯,官員的條件也開始成熟了。
上下一條心,黃土變成金。迅速試點,迅速推廣陽光收入,官員的腐敗面會馬上縮小。中國的官員99.9999%都會成為金子,閃閃發光的金子。提升了公信力以後,官員心情舒暢,金點子也會多起來。百姓就會為政府高唱公平頌、高效頌、廉潔頌。
(作者鄧偉志,上海大學社會學系教授。摘自最新一期《人民論壇》->南方都市報)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