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Translate

1997年1月3日 星期五

第四十一章 瘟疫培養皿


中國一向不願跟國際組織分享衛生資訊,二零零三年 SARS〈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的爆發就是明證。
         王賓跟著爸爸入了行,他爸爸的爸爸也是這樣。他是老么,上面還有兩個哥哥,要供他上學很勉強。他好像打從出生就開始賣雞賣鴨似的,五歲那年他第一次割破雞 的喉嚨。現在他四十五歲了,太太從早上六點到下午六點都在旁邊幫他,除非雞鴨都賣完了才能休息。王的雞鴨生意上了國際報紙頭版。不過他完全不知道世界爆發 了名叫 H5N1 的流行病--一般稱之為禽流感。
         他肯定地說,「我祖父那個時代都沒問題,我父親那時候也沒問題,我的雞鴨都很健康。」接著他又說,「如果有雞鴨生病,只要算便宜點,也有客人不介意,所以 很快就賣出去了,沒啥問題。」王賓大半輩子都跟他的雞鴨住在一起,有時也養雄雞或其他找得到的奇特禽類。他說什麼種類都有人買。
         站著吃過午飯後,他把餐盒放在擠滿雞鴨的籠子上,準備睡個午覺。他把簡便床拖到籠子旁,市場的客人在他身邊來來去去。這時他太太繼續賣出客人自己挑的雞鴨。客人選好後她動作熟練地把鳥禽夾在胳臂下,然後把脖子往外拉,刀子一畫。接著她隨手把還在掙扎的鳥禽丟進大大的黑色塑膠桶,還可以聽見牠垂死前在油膩漆黑的桶子裡碰碰撞撞的聲音。
         他們夫妻很幸運還有電和清涼的自來水可用。水是花園裡的水管接來的,水管不知道是哪接來的。不過頭上的市場屋頂抵擋不了風吹日曬,他們的生活還是很辛苦, 尤其是夏天。那股臭味嗆得很!但那些鳥禽走過的短短生命更悽慘。牠們全都擠在小到不行的籠子裡,一隻疊著一隻,最底下的張著一雙警醒的眼睛接收上面的排泄物。
         王賓表示,「政府想要改變這種買賣方式,可是我的客人都想買現宰的雞鴨。我不覺得這有什麼問題。」當翻譯員告訴他西方報紙報導可能爆發全球流感,而且要是 H5N1 變異為人可互相傳染的病毒,可能造成幾百萬人死亡時,他笑了一聲,「胡說!」
         但這並不是胡說。最近一份研究估計,如果 H5N1 真的變異成人可互相傳染的病毒,將會奪走六千萬以上的人命,而且多半集中在開發中國家。
         禽流感一直存在於自然界中,H5N1 就是禽流感的最新變異。它比之前的病毒類型更強大,而且跟中國關係密切。第一個禽流感病歷就出現在廣東省,再傳至香港,然後亞洲。現在蔓延到全世界。二零 零七年三月加州大學科學家指出,「H5N1 的各種亞型是從廣東省開始進行地區性和國際性的向外擴散。」
         科學家認為禽流感擴散的原因是密集養殖豬和鳥禽,如果鳥禽、豬和人住得很近,人類就可能感染。發展中國家常見這種現象,中國東部的密集養殖區尤其是。目前 人類只有跟感染的鳥禽直接接觸才可能染病。但是科學家最擔心 H5N1 可能會變異為人類之間的傳染病。要是如此,估計可能會造成幾百甚至幾千萬人死亡。H5N1 可能持續在〈中國〉出現並蔓延,」加大科學家費奇〈Walter Fitch〉說,「如果能控制源頭,就能有效防治。」
         但中國卻使「控制源頭」的工作難以進行。除了不著手改善鳥禽販的工作環境以外,中國也對國內的疫情絕對保密,並一如往常妨礙為掌控並防治傳染病所作的研究。例如,中國直到二零零六年八月才坦承,第一宗禽流感死亡病歷其實發生於二零零三年,而非之前說的二零零五年,原因是他們到了二零零四年才檢查死者的病毒採樣。檢查採樣通常只要幾天,大不了數週,但中國竟然要一年之後又過一年才公佈結果。而且是因為中國研究員在《新英格蘭期刊》上先揭露,中國政府才不得不公佈。
         禽流感一旦爆發,家畜就會遭殃,農民的生活也會受害。根據二零零五年的報導,一九九零年代中共當局要求農民為家禽注射一種名為金剛烷胺的藥物,使之對殺傷 力較低的禽流感產生抗體,防止疫情蔓延。這種藥原是用於人類身上,國際家畜管理規則禁止此藥用於家禽。但中國漠視此規則,而且「這樣濫用可能導致禽流感病 毒產生抗金剛烷胺的毒株。無論如何,目前醫學和藥學專家都同意金剛烷胺已經無法預防人類感染全球大流行的禽流感。」
         另一種替代藥物克流感較難製造,因此價格可能較高。此外,克流感的效力也較差。只因為中國漠視基本的衛生規定,導致全世界馬上得著手研究新藥。中國不承認 曾要農民使用該藥,辯稱這些指控「不符事實」。但中國人民解放軍農牧大學發行的手冊上,明明詳細列出為家禽注射金剛烷胺的方法,實在令人難以認同中國政府所謂的「事實」。
         暫且不管金剛烷胺的問題,很多人懷疑養殖方式也是爆發流感的原因。舉例來說,青海湖是很密集的家禽養殖區,但農家都把動物糞便、羽毛和糞肥等廢料當成田裡的肥料或農場的魚飼料。世衛組職指出,禽流感病毒最多可在鳥禽糞便中存活三十五天。
         世衛是帶頭調查禽流感的組織,但中國一再拒絕提供採樣。二零零七年四月,世衛表示中國已經將近一年未提供採樣,專家表示防疫研究的進度因此拖慢。中國的回應是,「我國政府一直跟國際團體密切合作,為避免禽流感擴散貢獻一己之力。」
         事實上,中國一向不願跟國際組織分享衛生資訊,二零零三年 SARS〈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的爆發就是明證。一開始傳出疫情,中國就封鎖消息,因為當時正在舉行一場重要的政治會議,只有好消息能見報。後來即使世 衛建議旅客不要到中國旅遊,中國政府仍稱已控制住疫情。SARS 總共在二十六個國家造成八千零九十八人感染、七百七十四人死亡,有些病癒者出現骨骼方面的嚴重後遺症。
         對中國來說,政治主張比健康問題還重要。中國一直阻撓台灣加入世衛甚至「實質參與」世衛活動,因為中共把台灣視為中國的一部分,儘管從各種實際層面來看, 台灣都是個獨立國家。台灣顯然信不過中國處理健康問題的方式。對他們來說 sars 是個人道議題,對中國卻是政治議題。「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沒有資格以會員或準會員名義加入世衛,也沒有資格以觀察員名義加入。」北京這種說法,明顯不把台灣島上二千三百萬人的健康問題放在眼裡。中國外交部發言人秦剛說,「不管台灣當局怎麼玩把戲,他們想利用健康議題推動台獨永遠不可能成功。」
         世衛因中國介入更難做事,但中國竟還要求世衛撥更多經費防治禽流感。衛生部應急辦公室副主任李建國表示,「政府已經投入大筆經費防治禽流感也給予高度關 注,但我們需要更多金錢和技術支援來加強戒備。」回想北京政府如何回應台灣當局想為島上居民健康把關的希望,就知道李以上的這番話只想到中國自己。
         政府對衛生保健的態度直接反映在人民身上,中國民間也普遍漠視公共衛生。在公共場合吐痰在中國相當常見,還有比方像隨地小便和大力擤鼻涕這種不衛生的舉動也一樣。
         上海愛國衛生運動委員會〈簡稱衛委會〉曾經監看城裡十個公共場所的吐痰情形,發現光一個地方半小時內就有一百六十四人隨地吐痰。市政府決定實施新法,規定計程車要附「吐痰袋」,司機和乘客有需要即可使用〈計程車司機常把頭伸出車窗外吐痰〉。試辦過後,衛委會再度監看該地的吐痰情形,發現半小時內「只有」四十六人隨地吐痰。於是,政府規定市內所有計程車都要附吐痰袋。
         中共中央精神文明建設指導委員會指出,吐痰、挖鼻孔、咳嗽不摀嘴是中國遊客常有的行為,連在大眾交通工具上等擁擠空間也不例外。各地方政府現在正努力要使 人民改掉這些壞習慣。二零零七年五一連假期間,國家旅遊局也要旅行社和導遊糾正這類錯誤行為。還有為了要在二零零八北京奧運之前掃除這種行為,政府也在北 京發送數百萬個吐痰袋。此計劃負責人張慧光說,「把痰吞下去對身體不好,所以我們要幫助大家用文明的方式吐痰。」但她也很清楚「提高人民的素質和文明不可能一兩個月、甚至一兩年就辦到。」
         亂丟垃圾也是中國很多城市常見的行為。吐痰袋可想而知也會加入隨手丟在地上的垃圾陣容。有位市民告訴我們,「大家都沒有責任感,只想到自己,所以在自己住家附近不會吐痰,到別的地方就不管了。他們心想反正不住那裡,用不著清理。」
         中國目前的愛滋患者相對來說並不多〈二千人中約一個〉,但增加的速度很快〈一年增加11%〉,就是因為人民對傳染途徑普遍缺乏認知。根據一份針對北部省分 進行的調查發現,近六成政府官員對愛滋病連基本的認知都沒有。恐懼隨著無知擴散。全國約五成人民覺得愛滋患者不該繼續工作或唸書。
         對四百餘名男同志所作的調查發現,只有15%知道自己有感染愛滋病毒的危險。另一份調查訪問了二百多名男同志,發現僅20%使用保險套。另有報告指出,八 成男同志表示不知道愛滋病毒的傳染途徑。由於同性戀在中國仍然蒙受污名,而且很多男同志都因社會壓力而接受異性戀婚姻,使他們更難面對自己的性向,他們的妻子和兒女可能因此更容易感染愛滋病。
         二零零四年之前,同性戀在中國都被歸為「性心理偏差」。直到對同性戀的定義改變,官方才勉強提出有關同性戀的數據。不過,並非只有男同志圈才缺乏對愛滋病 的認知。中國政府直到二零零六年初才第一次提出因應愛滋病的詳細方針。但文件中卻沒提到非政府組織能夠扮演什麼角色。非政府組織在中國一直遭受懷疑的眼光。即使只是進行無害的活動,例如送玩具給貧困兒童,工作人員也可能遭到逮捕。
         二零零七年初,北京紀錄的愛滋病帶原者和患者共三千四百六十二人。北京衛生局表示實際總數可能高三倍,但北京的愛滋病專家盧聯合醫師說即使是一萬二千這個 數字,也只是「冰山一角」。政府為控制愛滋病擴大所採取的措施效果並不彰。二零零六年,北京市政府要求市內所有飯店在房間提供保險套,結果六百五十八間有 星飯店只有六十家照辦。另外,只有三成夫妻做過免費的婚前健康檢查。過去這些是強制性檢查,二零零三年十月之後改成自由前往。
         政府對愛滋病如此無知的原因之一,就是沒有記取現代史上最重大的健康醜聞。
         一九九零年代,「血頭」在中國內陸到處採集貧窮農民的血液賣錢,其中又以河南省最多。因為傳統中醫認為捐血對身體不好,再加上為了要更符合經濟效益,血頭 會從抽取的血液中萃取出有用成分,再把差不多的血量輸回人體。但這些血液都按照不同血型集中在一起。這就代表如果某人有血液病,很可能因為混合的血液輸回 人體而將疾病傳染給別人。而這些血液並未做過愛滋檢驗。聯合國估計,中國約有五萬五千人因此感染愛滋。中國愛滋專家張可估計實際人數超過十七萬,這些人都是在河南省賣血給血頭。
         驚人的是,另有十三萬人是在醫院接受治療時染上愛滋。很多患者根本不需要輸血,輸血只是院方的生財之道。可是中國社會幾乎都不知道這件醜聞,除了受害者及其家屬。涉案的醫生沒有人遭懲戒。官員就更不必說了。
         血頭案期間,當時的河南省委書記是李長春。他目前是中共中央政治局排名第五的常委。接任其職位的李克強也幫忙掩蓋血頭案,他目前是國務院副總理,被視為中共第五代的核心領導人之一。
         報導指出,二零零七年仍然有人偷偷採血。廣東省多名官員接受數百人集體非法賣血的調查。但調查過程保密,我們當然有理由懷疑調查單位使用的體檢標準。二零 零八年,媒體報導去年通報的非法採血案有二百八十宗,有四千九百一十五家血庫因違反採血親定而被取締。該報導也指出,二零零五年起被取締的地下醫療組織就有二十萬一千家。
         高耀潔醫師是少數揭露血頭怪象的醫師之一。高醫生不辭辛勞地呼籲政府關注受害者。但政府的反應卻是不斷騷擾她,監聽她的電話,監視她的行動,偷看她的信 件,甚至沒收她的照片。二零零一年中共不准她出國接受全球衛生組織頒給她的曼恩衛生與人權獎,二零零三年又禁止她到菲律賓領取麥格塞塞獎。這就是高醫生這 樣的民權鬥士必須付出的代價,因為她揭發了不可告人的內幕,例如賣血人平均一次可賺五美元,經常還附帶感染愛滋的慘痛後果。
         二零零七年,高醫生以八十歲的高齡受邀赴美領取婦女組織「生命之音」的獎項。當時她仍被軟禁在河南家中,無法前往北京申請簽證。在國際社會的施壓下,河南 政府終於停止軟禁她,她才取得簽證前往美國。回國後她又被軟禁,電話也被切斷。她對路透社表示,「我寧可死了算了,這樣政府也省得花錢監視我。」
         悲哀的是,她的故事並非特例。其他愛滋鬥士也有類似的遭遇,例如萬延海。他是愛滋救助團體愛知行研究所的負責人,愛滋運動者打算站出來抗議不公之際,他就 遭到了當局的威嚇。警方趕到愛知行的北京辦事處,強行取消兩天後就要舉辦的愛滋研討會,之後他就失蹤了。失蹤前他曾跟一名同事短暫交談,說到自己遭到質問。三天後他才又出現,並被迫取消愛滋研討會,原本他希望藉此會議召集各國專家,幫助中國解決問題。
         胡佳本身也是愛滋工作者,他呼籲國際媒體關注中共對待高醫生的方式,後來自己也遭到軟禁。胡佳的妻子曾金燕走到哪裡,警察就跟到哪裡,這是中共對麻煩分子 的家屬一貫的騷擾方式。警察跟蹤她去上班、購物,不是跟在後頭就是擋住她的路。不管她開車到哪裡,都會有一兩部警車跟著她。
         未來之路似乎很不樂觀。二零零七年四月,清華大學愛滋病研究中心的景軍教授表示,「我認為中國漸漸走進抗愛滋疲乏階段。現在政府官員都質疑該在這個領域投 入多少資金,有些研究愛滋的學者也轉到其他領域.....政府投入的資金不夠。」他說,「去年投入約三十億元,僅相當於北京二十公里長的高速公路。」
         到二零零六年底,根據衛生部的資料,愛滋病歷增加了三十%,到該年度十月為止達十八萬餘人。其中有四萬人發病,四千零六十人死亡。但是在二零零五年底,衛 生部的報告是說中國約有六十五萬愛滋帶原者,發病者約七萬五千人。據說這比二零零三年的數據〈八十四萬愛滋帶原者,發病者約八萬四千人〉準確。
         梅毒在一九六零到一九八零年間幾乎已經消失,如今卻漸漸成為中國的一大問題。一九九三年時,每十萬人僅零點二個病例。到一九九九年增加到每十萬人6.5個病例,二零零七年北京每十萬人有24.9例,上海更驚人,每十萬人有55.3例。梅毒分一期、二期、三期。二零零五年,前兩期梅毒患者每十萬人有5.7例。已開發國家的比率通常低很多,例如美國是每十萬人2.7例。先天性梅毒〈胎兒在母親子宮中即感染〉一九九一年每十萬新生兒僅0.01例,二零零五年卻增加到19.68例。這可能造成死胎或各種身體上的毛病。中國曾經成功消滅梅毒,上述的數字表示現今中國人民對梅毒的自然抵抗力較弱。再加上年輕一代的性觀念越來越開放、貧富差距大,以及男女比例嚴重失衡〈導致妓女大增〉都使梅毒快速擴散。
         肝炎患者也快速增加。肝炎是病毒引起的,會對肝臟造成損害,主要有A 型、B 型和 C 型,較少見的有 E 型、F 型和 G 型。A 肝通常會自然痊癒,但 B 肝和 C 肝可能對人體造成一輩子的傷害,甚至致死。A 肝通常經由食物傳染,B 肝和 C 肝經血液傳染。中國有一億二千萬 B 肝帶原者,發病者有三千萬人,臨床的症狀類似感冒,例如全身疲累、肌肉酸痛,嚴重者可能肝衰竭甚至死亡。中國每年約有三十萬人死於這種併發症。
         有種疫苗可使人類對 B 肝產生抗體。但某份調查訪問了三百三十四名非傳染病專科醫生,發現五個中就有四個對 B 肝的傳染途徑沒有充分的理解,也不知如何有效預防。就算是傳染病專科醫生也只有三分之二熟悉肝炎的完整療程。
         一半以上的 B 肝患者表示自己受到親友、同事和社會大眾的歧視。有 B 肝的主要傳染途徑是未戴保險套跟帶原者發生性行為、一起吸毒、共用針筒,或母親生產時傳染給胎兒。它並不會經由食物或水、共用餐具、哺乳、擁抱、親吻、咳 嗽、打噴嚏或不經意的身體接觸感染。但中國很多工作單位都排斥 B 肝帶原者,包括公職在內,這讓帶原者要謀生更加困難。
         二零零三年四月,浙江省某大學生殺了一名公務員,因為對方知道他是 B 肝帶原者〈非患者〉就不准他入公職,即使他已通過全部筆試和口試。二零零七年有次調查訪問了三千五百人,其中四九%拒絕跟 B 肝帶原者一起工作,五五%以上不願雇用 B 肝帶原者。
         中國的 C 肝帶原者約四千一百萬人。北京地壇醫院肝病專家徐道振教授表示,C 肝是「無聲的傳染病」。目前並無 C 肝疫苗,不過最近的研究指出五年內可望出現 C 肝疫苗。C 肝最大的危險是患者初期往往不知道自己罹病。二零零四年徐教授呼籲將 C 肝納入健康檢查中。但無人理會他的訴求。兩年後,肝病學會主任委員莊輝又提出相同的呼籲。二零零五年全國共有三萬個新感染病例,二零零三年時僅二萬。但中國醫院目前仍末例行性篩檢 C 肝。
         C 肝感染人數激增的一個原因是,中國藥廠生產的一種血液藥會活化 C 肝。當局回收了約九萬劑新藥,並對涉嫌此案的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前局長鄭筱萸展開調查。鄭在二零零五年六月被免職,隔年十二月接受調查,因為他「未善盡監督藥品市場的責任、濫用職權批准新藥、收受賄賂,並放任親戚和下屬營私舞弊。」我們在第七章提過,後來他被處以死刑。
         其他幾乎已經消失的疾病又重新席捲新中國。目前中國最致命的疾病不是愛滋或肝炎,而是肺結核和狂犬病。
         跟梅毒一樣,狂犬病在展開經濟改革之前很少聽見。毛澤東時代,狗是「資產階級腐敗墮落的象徵」,但現今中國的中產階級崇尚西方的生活方式,狗也成了很受歡 迎的寵物。可是,養狗許可證的費用很高。以廣州為例,一張許可證要一萬元,之後還得繳年費六千元。因此很多人沒去申請,這「肯定增加了罹患狂犬病的風險」,南華農業大學寄生蟲學教授朱興全說。這就是廣州五萬隻狗中只有一千隻注射疫苗的原因。在上海養隻狗每年可能要花一萬四千元,因此全市四十萬隻狗有登 記的很少。據估計,中國總共約有一億五千萬隻家狗。
         公共場所嚴禁溜狗且禁帶寵物進大眾運輸系統,更使狗主人寸步難行。他們堅持下去有兩個原因,一是養狗花費不低,也算是種地位象徵,二是一胎化家庭把狗當成 生活上的伴侶,代替搬出家裡的孩子。但人大〈領導階層有時會參考此政治機關的意見〉代表非但不簡化養狗的規定,以便國家管理,反而還提議對狗主課稅以增加稅收。雖然養狗限制不少,但都市的路邊攤常販售健康狀況不明的小狗,售出時也未附獸醫紀錄。
         一九九六年,有一百五十九人死於狂犬病。的二零零六年增加到三千二百一十五人。於二零零七年頭兩個月,光湖南省就有六十一人死於狂犬病,湖南省省長於是下 令撲殺野狗。二零零六年雲南省牟定縣傳出三宗狂犬病死亡病例,當局於是撲殺了逾五萬隻狗。當時縣內只有四千二百九十二隻狗打過狂犬病疫苗。
         肺結核也日漸成為中國人民主要的健康殺手。根據衛生部的數據,二零零六年全國有三千三百三十九人死於肺結核。這裡同樣要注意的是,中國有關疾病的報導經常 落差很大。二零零四年,媒體曾引用北京肺結核胸部腫瘤研究所研究員吳啟秋的話說,肺結核每年造成十三萬人死亡、六百萬人健康受損。不過,所有的報導都同意 感染病例多半發生在鄉下地區。因為接受治療避免症狀惡化的費用很高,鄉下人付不起。
         患者咳嗽、打噴嚏、說話、親吻、吐痰都可能把病菌傳染給人,接觸到患者未消毒的餐具也會。
         一個噴嚏可能就含四萬滴具傳染性的飛沫。
         排在肺結核和狂犬病後面的健康殺手是:愛滋、B 肝和 B 型腦炎。二零零六年 B 型腦炎造成四百六十一人死亡,是前一年的兩倍。淋病和痢疾病例也有增加趨勢。二零零六年共有四百六十八萬八千宗傳染病病例,造成一萬零七百二十六人死亡。
         中國日漸增加的中產階級越來越盛行出國旅遊。據估計,到二零一零年出國旅遊的中國遊客將達五千萬人,到二零二零年達一億人,而且說不定更快。中國民眾的健康常識普遍不足,理所當然令人擔憂這波指日可待的觀光潮將擴大健康問題。早就有社評家指出這些隱憂。
         此外,越來越多中國勞工湧入非洲,往後中國在抗愛滋行動上將會面臨比目前更大的考驗。中國大手筆投資的非洲國家中,多數愛滋病猖獗,再加上中國民眾對愛滋的認識有限,中國社會也不認為嫖妓有什麼大不了,中國勞工返國後將愛滋病毒傳染給他人的危險性勢必提高。
         中國可能成為瘟疫中心除了有技術、科學和經濟上的理由外,還有其他無形的原因將導致中國成為下個超級病毒的培養皿。而筆者指出的四個無形的理由,幾千年來在中國社會已經悄悄累積力量。
         .無知
         .自私
         .守舊
         .要面子
         無知是教育的一大敵人。大人和父母無知的程度,甚至兒童在學校裡對著彼此咳嗽,都很令人訝異。很多教育報告、電視紀錄影片、報紙,甚至一般常識就是明證。連咳嗽這種簡單的動作所隱藏的危險,中國民眾也覺得難以理解。
         這裡所謂的自私是說,一般人對旁人都很冷漠,無論是男人、女人或小孩。本書不斷指出,中國無法成為偉大的國家,很多問題都出在自私上。將某些信念奉為最高圭梟可能對社會造成負面影響,但全無圭梟又可能成為傳染病擴大的有利條件。
         現今中國社會盲目跟隨傳統,帶來的痛苦遠大於幫助。另外政治人物也利用傳統美化歷史。有些飲食和衛生習慣延續了幾千年卻有害健康,勢必使細菌到處肆虐。
         要面子也許是中國人面對生活的方式,但世界漸漸變成一個國際村,面子也成了多餘甚至有害的堅持。表面上安定和諧,實際上問題重重,更使中國顯得缺乏現代認知下的國際觀。
         中國處理 SARS 的方式、不願提供目前病毒傳染病的資料,以及拒絕接受所有世界公民〈如台灣〉都該有發聲管道,清楚證明了其一國獨大的心態。中國彷彿一直還活在帝國時代,一直以世界中心、天下霸主自居。不幸的是,下一場瘟疫很可能就打破這種假象。

《原文摘錄:中國無法偉大的五十個理由〈第四十一章〉》 撰文.David Marriott & Karl Lacroix(2015-09-25再修訂)

第四十章 共產主義擁抱資本家


中國決不是從來就這麼窮的。直到清代中葉以前,中國經濟都在世界上佔據舉足輕重的地位。清朝乾隆年間的國民生產總值佔世界的51%,遠遠高於現在的比重(4%)(大紀元圖片)
         二零零二年國家主席江澤民在第十六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應該是中共最坦白承認中國共產制度失敗的一次。
         他說:「 我們要把承認黨的綱領和章程、自覺為當的路線和綱領而奮鬥、經過長期考驗、符合黨員條件的其他社會階層的先進分子吸收到黨內來,增強黨在全社會的影響力和 凝聚力。」這些枯燥乏味的文字背後,隱藏了相當驚人的訊息,因為江說要吸收入黨的「其他社會階層的先進分子」,指的其實就是私人企業主。換句話說,就是資 本家,這裡指的就是中國的有錢人。
         中國媒體自然把這看成社會主義目標的一大進步。有意在中國上市股票的某財團董事聽了之後,表示感覺很像「吃了顆定心丸,所有疑慮都一掃而空.....我們希望成為國際知名品牌,為國爭光。」
         這個也許是全世界最封閉的俱樂部,如今門戶一開馬上有富有民眾大排長龍,迫不及待想衝進去。權貴階級張開雙臂迎接富裕階級。事實上,這不啻於承認中國共產主義已經拿不出實質的東西給國內人民或全世界〈只是全世界還執迷不悟〉。所謂的「定心丸」並不表示中共將大力幫助國內商人,只是說中共不會再像以前一樣任意沒收私人財產。
         中共也在這次大會上第一次「引進財產權的觀念並承諾立法保障私人財產」。媒體指出,國務院總理溫家寶說「加強立法保障私人財產將有助於加快中國的經濟發 展、緩和就業壓力並刺激人民創業。」不過,中共接納資本家的真正動機也許不是想幫助他人,而是出於控制欲和貪欲。今日的中共什麼都想掌控。過去他們打壓經商者,現在卻張開雙臂迎接他們。畢竟,經濟引擎的燃料就來自這些新鈔票,而這些新鈔票就是中國的新上帝。
         從尹明善的例子就可以看出政府對商人的態度明顯轉變。政府態度轉彎之際,國營媒體就報導尹加入《財星》中國五十大百萬富翁的行列。他是重慶力帆控股有限公司的董事長、重慶市工商聯合總會會長,也是全國政協委員。不過媒體沒說他大半生都慘遭中共迫害。一九六零年他因發表「右派言論」被退學,三年後入獄,出獄 後過著社會邊緣人的生活,後來到農場工作直到一九七九年平反。中共葬送了他將近二十年的歲月,卻一聲抱歉也沒有。然而當他開始創業,成為國內數一數二的摩 托車製造商之後,中共突然豎起耳朵聽他說話了。發財和發達對現今的共產主義者來說遠比道德重要,當然也比個人自由重要。
         中國社科院私營企業研究中心主任張厚義撰文指出,「從經驗中我們得知,私人企業跟經濟繁榮是相輔相成的。國內一半以上的私人企業都集中在北京、上海和廣東 這類富裕地區。相比之下,所得較低的內陸省分,私人企業就少很多。但目前經濟成長的方向已經趨於平衡,私人公司的發展空間也會更寬廣。私人企業已經是一股 不可抵擋的力量,在不久的將來也會更加成功茁壯。」
         中共在第十六屆全國人大上為滾滾錢流打了綠燈號誌〈或者該說是愛國為民的共產紅燈標誌?〉,也許只是為貪官污吏又開了一扇方便之門。二零零七年中紀委前特 約研究員劭道生說,「過去四年黨內高官被調查和逮捕的人數比任何時候都多。」他指出「〈近來〉貪污案最驚人之處,就是黨官商勾結盜取高達數十億元。」
         政府打擊公務員集體貪污的方法,就是禁止官員經營私人公司。媒體報導,「其他列入賄賂行為的還有:高薪的掛名工作〈通常是官員的親屬〉、以遠低於市價的價 格購置地產或汽車,甚至企業人士故意輸了賭局再把錢塞進官員的口袋也算。」拿了錢的交換條件通常是「政策讓步、核准利多土地交易案或招標案,誰叫這個封閉 排外的政治體系缺少分權制衡的機制。」
         二零零七年,媒體公佈了政府的肅貪新「行動」〈已經不是第一次〉。這一次,這個做做樣子的行動鎖定商業賄賂,「一般指公司行賄,經常是公司賄賂官員要求特別關照。」媒體指出從二零零五年以來,共查辦了二萬一千八百八十九宗商業賄賂案,累計總值達五十二億元。
         打從中共張臂接納商業活動之後,媒體報導越來越著重於私人企業對國家發展的重要性。而企業人士快速致富,企業主的名聲日漸響亮,意味著創業經商在今日中國是件很酷的事。因為如此,中國年輕一輩很多都想讀商,都說將來想當老闆。
         然而,這股商業熱潮把中國帶上令人哭笑不得的方向。二零零六年,福建廈門市的廈門大學宣佈將高爾夫球納入課程。這門課並非休閒管理系底下的課程,根據校方 的說法是為了「拓展學生的前途」。校長朱崇實說,「主修管理、法律、經濟和軟體工程的學生一定要修高爾夫課」,其他學生可選修。他認為「把這門課列入必修 對社會有益.....教育制度最具體的功能,就是用一流的教育栽培社會菁英。」
         後來上海財經大學也跟進。該校教職員陳曉教授說,「我們學校專門培養商業人才。現在商人都喜歡在高爾夫球場上談生意,我們希望學生也能精通高爾夫。」據媒體報導,上海其他大學正跟陳教授討論興建校內高爾夫球場事宜。共產主義者打高爾夫,這本身就是史無前例的事。
         在這種嶄新的重商氣氛中,有些社會部門突飛猛進,有些卻落後不前。例如,社會主義時期,中國人民幾乎對個人所得稅毫無概念,如今不管政府怎麼努力教育人 民,並給予這種資本主義常規適當的尊重,大家對納稅這件事仍一知半解。二零零七年初,年所得十二萬元以上的國民必須申報個人所得這條新法正式實施。但申報期限即將截止,申報人數卻只有二成。逾期申報者最高罰款一萬元,逃稅者可能坐牢並罰款五倍稅金。
         中國政府心中的緊張拉踞,看國稅局新聞中心主任牛新文的回應就知道。牛表示國稅局預期的稅務收入是機密。資本主義所需的開放社會,跟一向作風神祕、擅於掩 飾的中國政府就是格格不入。所幸現在在中國,聽到「同志,你納稅了嗎?」,已經不像文化大革命期間聽見紅衛兵問「你是走資派嗎?」那麼令人膽寒了。
         在高度發展的資本主義社會所習以為常的其他面向,中國也同樣患了適應不良症,例如慈善捐款。據中國媒體報導,二零零五年底中國企業僅1%捐過款。中國的國內生產總值僅約0.05%貢獻給慈善事業,美國是2.17%。
         不過這顯然不是因為中國企業缺乏善心。中華慈善總會的發表人說,他們不捐款行善主要是因為國家稅法的限制。某商人說,「捐得越多,納的稅就越多。」中華慈善總會副會長徐永光說,「中國的稅收政策對捐款的免稅率太低,尤其對企業起不到激勵作用。」媒體也報導,目前只有捐款給七個有登記的慈善團體才可免稅,這也使情況更加惡化。這當然意味著北京政府對生活各個層面都想控制。
         中國的稅法也許還有很大的改善空間,但政府卻想盡辦法掌控每一塊錢的流向。
         如今中共對資本家敞開大門,日後他們會立法掌控人民的錢包,當成榨取資本家肥油的途徑嗎?接納商人其實是中共精打細算之後的偽善策略。自古以來,共產主義者多半看不起商人、為錢而活的生活態度。接納資本家明顯偏離了社會主義的目標。但中共暗地裡一點一點向資本主義靠攏,表示兩種制度間早已明顯的緊張關係, 未來只會更加緊張。
         中國政府滿口社會主義理想,實際上只要能增加財富或鞏固權力,任何政治策略它都會張開雙手擁抱。廣大的中國人民,那些未入黨、經濟能力有限的人民,如今已經越落越遠。

《原文摘錄:中國無法偉大的五十個理由〈第四十章〉》 撰文.David Marriott & Karl Lacroix(2015-09-25再修訂)

第三十九章 紅色犯罪


人前說自己如何清廉,轉頭便因貪瀆被捕。
         紅色犯罪是城裡最有綽頭的遊戲,不過你得先入黨才能拿到「入場券」。紅色犯罪是第四個危險族群最後一個組成分子,自從中共掌權之後就大行其道。偏袒自己人基本上也許不算犯罪,但層層而下鈔票終會進了某人的口袋。
         幹部〈公職人員〉和黨部高層嘴上大談政治理想,同時也在構思新方法和新政策,利用高明的手段一點一點從成千上百萬人民身上榨取好處。另外,紅色犯罪也為中國大報和世界媒體提供頭條新聞。舉凡盜用公款、賄賂、敲詐、性交易、任用親信都算是紅色犯罪,這些在黨部裡已經司空見慣,而且黨員的配偶、情人、子女和親戚也成為共犯。貪腐對現今的中共政府不過是種生活方式而已。
         中國刑法列出五十五種跟玩忽公職有關的罪行。每年國內調查的貪污舞弊案近四萬宗。根據中共中央紀律檢察委員會〈簡稱中紀委〉委員幹以勝指出,二零零六年黨內有九萬七千二百六十人因貪污受懲戒,其中三千五百三十人吃上官司。貪污黨員可能被開除黨籍,或進行察看後才決定要不要除名。二零零七年前半年,有二萬四千八百七十九宗貪污案進入調查,貪污金額累計約九億美元。
         二零零七年六月一日,第一次明訂貪污賄賂罪的法律才正式實施。新法規定,公職人員若貪污、組織「迷信會」、嗑藥、從事性交易或有其他瀆職事項,可予以解職或降級。濫用權力惠及情人也會受罰。中共的思考邏輯有時令人傻眼。新法還規定,末對長輩盡孝道的公務員也適用相同的懲罰。好好照顧爸爸媽媽,黨就會照顧你。
         據商務部指出,一九七八年〈中國開始對外開放〉到二零零四年間,約四千名黨員涉嫌貪污,計有五百億美元公款流向海外。雖然近來中國提議跟已開發國家簽訂引渡協議,但因被引渡者會被判死刑而受阻。
         二零零四年以來的情況無疑更加惡化,因為連負責肅貪的官員也貪污。二零零七年四月,湖南郴州紀委書記曾錦春被控收受三千萬元賄賂,名下還有五千萬元來源可疑。他會被捕是因為另一名高官李大倫將他抖出來。李本人因收受逾一百六十萬美元賄賂被捕,另有近四百萬美元的不明資產。意想不到的是,二零零六年曾錦春三度被調查都成功脫罪。調查發現,涉嫌李大倫貪污案的官商人士共一百五十人。某地方官說,「如果你不同流合污,就會覺得被孤立。」
         李曾兩人的貪瀆案在二零零八年四月送審。媒體報導「法院未做出判決」,理由為何並未說明。到目前為止〈二零零八年底〉,筆者還找不到此案的進一步發展。中國特色的貪污案,最大的特點就是參與盜用公款的人數。貪污集團運作的時間、從國庫裡盜取的金額,都跟參與這場騙局的人數有直接關連。
         紅色犯罪是個無底洞。二零零七年,湖南省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黨委書記周政昆被免職,因為他「利用職務之便牟取私利」。另一名紀委高層杜湘成曾以「反腐鬥士」聞名。二零零四年,他負責查辦某高官收賄近十萬美元的弊案,當時他說高官幹部「也是人,也有各種慾望,必須經受得住考驗。」彷彿是對未來的預告。二零零五年,警方發現他在北京某飯店跟一名白俄羅斯女子進行性交易,或許杜正是在「考驗自己」。二零零七年他被撤職,可見黨的正義巨輪轉得多慢。中紀委下令徹查他的資產和財務狀況。
         大家都想擠進公職抱鐵飯碗,現今的大學畢業生也是,甚至願意放棄薪水更高的私人企業,選擇公職。原因想當然是「額外」的機會多多,更別提舒服的皮椅、一個半小時的午休時間,還有輕鬆的工作氣氛。中央組織部前部長張全景便表示,「年輕一輩的〈新進〉人員跟老一輩上過戰場的資深人員不一樣。他們比較自我中心,想要的不外乎權力、薪水、地位、房子和醫療保險。這種心態很容易見人好就眼紅,也會助長買官的風氣。」不用說,花錢升官的人日後只要放任同事貪污就能回收資金。他們集權力和財富於一身,也為子女打開公職之門,下一代模仿上一代,形成週而復始的惡性循環。
         貪污名單長之又長。
         二零零六年十月,國家統計局局長丘曉華因捲入一百億元社會保險基金詐欺案而被革職。同一年,國家指派的體育彩票中心副主任張偉華也被控濫用權力。張作惡多端,其一就是成立空殼印刷廠賺進一億二千萬元。上海市黨委書記陳良宇二零零六年涉嫌濫用四億元社會保險基金,遭撤職查辦,成為十年來被免職查辦的最高官員。二零零八年四月他被判十八年徒刑。二零零七年,山東省委副書記杜世成因收賄數百萬元而被停職。
         在任何一個民主國家,以上這些弊案都足以使民主方式選出的政府垮台。但中國並沒有獨立的監察機關,國庫裡的錢還是會滾滾向外流。
         表面看來,第四個危險族群底下的紅色犯罪者似乎是最邪惡的一群。可是目前中國共產黨黨員已經超過七千萬人,而且黨每年會吸收約二百三十萬人,這麼一來,「邪惡的外表」說不定就要變得跟隔壁的叔叔阿姨一樣熟悉了。

《原文摘錄:中國無法偉大的五十個理由〈第三十九章〉》 撰文.David Marriott & Karl Lacroix(2015-09-25再修訂)

第三十八章 什麼都「大」






中國飲用水致千萬人患病。
         不論版圖大小或人口多寡,每個國家都覺得自己的國家利益最重要,甚至是無可取代的。連世界最小的國家都覺得自己的問題至關緊要,中國當然也不例外。從一九四九年起,中共就發現了自己最重視的問題和考量。
         中國自認為是一個正在崛起、開發中的國家,這種認知其實隱含了過去歷史上的種種問題和矛盾。但目前的領導人很多時候都使這些「老問題」更加惡化,導致國家踏進永遠找不到出口的迷宮,手中的對策也十分有限。
         部分問題出在中國現在就想變成發達國家,現在就想要現代化,現在就要一個科技進步的社會。但領導人飛速帶領國家前進,沒看見「前有危險」的警示牌。有些警 示,例如中共在五零年代偽稱經濟成長結果導致大飢荒、毛澤東鼓勵大家庭,還有毛澤東鼓勵學生加入紅衛兵,點燃十年文化大革命的火苗,在在顯示中國對簡單的 因果概念缺乏深刻的理解,以致常常引發嚴重的後果。
         本書指出很多妨礙中國成為偉大國家的嚴重現象和問題。也許最根本的問題是,中國什麼都大。本章篇幅只有五千字左右,實在很難充分說明困擾中國的「大」問題。
         世界各地的發達國家通常不看好「大政府」。當資本主義制度衰退、經濟蕭條時,人民第一個批評指責的,通常就是大政府。喔懊,可是中國政府就是個大政府,而且大得不得了!
         根據官方的數據,一九二一年創黨時只有五十名黨員的中國共產黨,到二零零八年為止黨員已經增加到七千三百萬人。據中共中央組織部的某官員說,「黨組織涵蓋越來越多新興的經濟組織、社會組織、都市地區和市鎮。」過去中國共產黨是以農民和勞工為主要後盾,現在則重新把目光轉向商業。目前中國九萬八千多家私人企業中,高達97.9%設有黨支部。
         在中國感覺上跟共產主義有關的組織,永遠不會覺得「大」是個問題。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簡稱共青團〉成立於一九二二年,當時是直接由中共領導的青年群眾組織,被視為黨的「助手和後備軍」。從二零零零年到零五年,每年有超過八十萬青年加入共青團。二零零八年六月,媒體宣佈共青團人數在二零零七年底已達七千五 百四十萬。該報導還說,中國共產黨和共青團是「兩大最吸引中國年輕一代的政治組織」。這些數據沒提到一個問題:這麼一大群人的思考模式都相似,想出的對策 經常也缺乏想像力、深度和新意。
         現今的經濟、社會和統治問題漸趨複雜,民間浮現的各種負面現象都有許多可以深入研究並大書特書的地方。幾年前,中國百姓一起床想到的第一件事是怎麼填飽肚子。如今,問題層面已經截然不同,大家要擔心的反而是要把生產的糧食賣給誰才好。你知道嗎?中國的:
         大蒜產量佔全球75%;蔬菜產量佔全球50%;水果產量佔全球15%;蘋果產量佔全球47%;中國也是世界第一的小麥〈二零零五年生產九千六百萬噸〉;稻米〈一億八千五百萬噸〉和啤酒〈一年二千四百萬噸〉生產國;中國生產和消耗的菜籽油也是世界第一,佔世界產量的三分之一;棉花產量也是世界第一;奶粉也是:還有羊奶;中國養殖的雞佔全世界25%;鴨佔65%;鵝87%--所以最可能引發禽流感。
         中國產量稱冠的還有青豆、蠶豆、蕎麥、甘藍菜、香瓜和甜瓜、花椰菜、栗子、紅番椒和青椒、大黃瓜和小黃瓜、茄子、薑、蜂蜜、高苗、洋蔥、水蜜桃和油桃、西洋梨、柿子、李子、南瓜、南瓜屬植物和葫蘆、芝麻、地瓜、茶葉、核桃和西瓜。
         不過,「大」要比較才看得出來。二零零五年,中國生產了五百九十萬噸蘆筍,第二名是秘魯,產量十九萬三千噸。胡蘿蔔呢?八百三十萬噸,居次的俄羅斯聯邦是 一百七十萬噸。磨菇呢?一百四十萬噸,第二名美國,三十九萬一千噸。馬鈴薯呢?七千三百萬噸。哇塞!俄羅斯只以三千六百萬噸位居第二。番茄呢?三千一百六十萬噸「美國第二,一千二百七十萬噸。
         這些數字令人讚嘆。但是,中國人口佔全球五分之一,可利用土地卻只佔全球十分之一。中國的人均耕地為0.09公頃,不到世界水平的40%。可見對人口十三億的國家來說,食物產量比質量還重要。
         這就是中國每年使用逾一百二十萬噸農藥的原因。過度使用農藥是中國農村常見的現象,一來政府一直刻意壓低農藥價格,農民當然就沒有必要省著用。再者,農民不會每次都仔細讀過使用說明,有時也會不小心買到摻雜不明化合物的假農藥。而且,農民常把農藥空罐丟在田裡,再次污染了土地。世衛國際化學品安全規劃署的科學家特里徹〈Angelika Tritscher〉表示,「必須改善生產過程、教育農民,必須立法規範農藥取得方式,當然還得建立監督機制。」
         另外,據中國環保總局指出,每年約有一千二百萬噸作物受重金屬污染,造成的損失超過二十五億美元。還有,中國消耗了全球三五%的肥料。雖然中國的肥料產量佔全球30%,二零零六年卻還得進口約一千二百五十萬噸肥料。過度使用肥料是河流、湖泊和海口受污染的主因。
         中國耕地至少有一千萬公頃遭污染,佔全國土地的十分之一。中國的土地總供應量也日漸減縮。一九九六年頒佈的國土使用計劃,定下二零零零年為止可用耕地不得低於一億二千九百三十萬公頃的目標。但到了那年,可用耕地卻降至一億二千八百二十萬公頃。後來政府又定下二零零五年為止要守住一億二千八百萬公頃的目標, 最後還是沒達成,實際可用耕地減至一億二千二百萬公頃。近二零零六年底完成的一項調查發現,農地總面積減少更多,光二零零六年前十個月就少了三十萬六千八 百公頃。專家指出,維持基本糧食供需穩定至少需要一億二千萬公頃耕地。
         耕地流失的主因是大興土木。急於募集資金的地方政府常徵收農民的土地,而只給他們極少的補償金。對腐敗的政客來說,金錢的誘惑凌駕了為國為民的責任感。這股大興土木狂潮,就是中國水泥產量如此之大的原因。
         二零零三年中國成為世界第一大水泥生產國,光是那年的水泥產量就超過七億噸。二零零六年又增加到約十二億噸。製造水泥十分耗費能源。根據荷蘭環保局的調查,中國供應全球44%的水泥。該局指出水泥製造過程排放的二氧化碳,是中國二氧化碳總量的9%,等於說中國每年製造的六十二億噸二氧化碳,有五億五千萬噸來自水泥。中國因此成為二氧化碳第一大排放國。
         中國使用能源的方式很沒效率,採集能源的效率更差。中國的礦藏採集率〈即有用礦物開採率〉僅六成,已開發國家高達八成。礦物共生區〈即不同礦物混雜〉甚至只有三成到五成,僅已開發國家的一半。
         據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說,二零零六年中國九種有色金屬的產量居世界之冠。該協會會長康義說,預定二零零七年鋁、銅、鉛、鎳、錫、鎂、鈦、銻和水銀的總產量將達二千二百萬噸。
         中國工業發展面臨的最大問題也許是石油,世界強權都積極探尋這種珍貴的液態資源。但中國由於煉油廠技術落後,經常導致石油滲入土壤。效率差的生產方式也使 中國煉油廠平均提煉率僅五成八,亞洲平均提煉率是八成。此外,提升工業實力的要素--石油探勘,由於使用已開發國家早就不用的老舊設備,導致在新疆地區平均油田回復率僅四成,陝西省僅二成。
         中國的鋼產量和消耗量都居世界之冠。它每年出口約五千萬噸鋼,光二零零七年前四個月就佔世界產量的36%。二零零六年,中國的鋁產量達九百三十四萬九千 噸,是二零零三年五百五十四萬七千噸的兩倍。鋁產量世界第一,主要用於汽車和飛機。中國的銅消耗量也是世界第一,二零零五、零六年的消耗量大到導致國際銅價飆升,二零零五年世界各地的期貨價格漲逾50%。二零零六年中國就進口了二百零六萬噸銅。
         聽起來很驚人,不過表面看來經濟快速成長,實際上卻造成了可怕的後果。中國對金屬的需求永無止盡,導致廢金屬回收--還有偷竊事件--大幅增加。二零零四年《國際先鋒論壇報》報導,「市場的力量掃除了亞洲四處可見的蘇聯時代廢五金。」這顯然是件好事,但有些蒙古人表示希望由自己國家來回收這些廢鐵。報導上說,「在蒙古,公墓的柵欄不翼而飛,公共噴泉的水龍頭給人拆了,人孔蓋也不見了。」蒙古首都庫倫的某居民說,「一覺醒來發現電話不能用實在很火。原來有人趁夜偷走了電線。」
         再來看一些工業數據。中國生產的電子產品居世界之冠,二零零六年對美出口總值達七百八十億美元。二零零三年一年製造約七千萬台 DVD 播放機,全球市佔率達七成。世界九成的電動腳踏車來自中國,二零零五年約生產三百萬台,預計二零一零年達成三千萬台銷售量。
         廣東省潮洲市生產的結婚禮服和晚體服佔世界第一。浙江省溫州市二零零四年生產了全球70%的打火機。另外,中國每年製造的情趣商品也佔全球一半以上。
         聽起來很不錯。中國製造的很多商品都領先全球。然而,它卻沒有善加利用自己製造的產品,甚至是最好的產品,例如省電燈泡。中國是世界第一大省電燈泡生產 國,但僅三成供應內銷。如果中國全面使用這種生產效率高的燈泡,一年就能省下六百億瓩電。再加上其他省電措施,那麼中國一年就能少用三億噸煤炭。但國家發 展和改革委員會〈簡稱發改委〉二零零六年表示,為了節省成本而採用基本節能措施,對於未來發展「沒有幫助」。
         二零零七年,發改委能源研究所所長周大地說,「中國必須發展新的工業化方法,更有效使用能源和其他資源,甚至要比世界效率最高的方法更有效率。」可是落差這麼大,中國要怎麼在短期之內趕上、更何況是追過其他國家。
         在工業生產上,中國的單位產值能耗比美國高五倍,比日本高十一.五倍--兩國都是中國競爭世界領袖的對手。我們把以上數據換算成現金來看。《中國經 濟評論》雜誌指出,在中國用一公斤煤炭發電製造工業產品,只能得到36分美元的產值;在日本,則能得到5.58美元的產值。
         中國最嚴重--沒錯,也是最大--的問題是水,而且各種水問題都有。水太多、水不夠、水污染等等。不可思議的是,中國政府在四十八小時內提出了兩份報告,以度量衡的兩個極端指出水問題在中國有多嚴重。
         首先,二零零七年七月二十六日,新華社報導東北地區乾旱日漸嚴重,造成八百六十八萬人沒有飲用水可喝。逾一千一百萬公頃土地、七百六十萬牲畜受影響。因缺 少雨水、地下水和其他灌溉來源而受影響的作物多達65%。隔天,七月二十七日,新華社報導了國家防沉抗旱總指揮部提出的數據:
         二零零七年六月十五日的水災摧毀了逾一百萬公頃土地,二千二百七十二萬人受害,直接經濟損失達八十九億二千萬元。防沉抗旱總指揮部必須根據兩種極端的災變所需的救援金額,把預算分半。後來他們宣佈已投入一億元救災,水災救濟金額累計達三億七千七百萬元--只佔經濟損失的4%。
         但就算有水也不保證可以喝或作其他用途。二零零六年有份調查發現,對中國北部近七十個地方所作的水質檢驗,有一半以上亞硝酸鹽過量〈肥料使用過量的副作用〉,這可能導致糖尿病和腎臟衰竭。同年的另一份調查發現,二百四十三個受檢的供水站,只有9%符合含菌量標準。
         二零零六年另一份調查鎖定廣東省一百一十二個污水排放口。結果發現七成五排出的污染物超過許可標準。該省還將八十三億噸污水倒入海中,比五年前增加六成。二零零八年媒體報導,廣東省沿海有五分之一遭廢水污染,「九千三百平方公里海岸.....污染程度也一樣。」
         如今企業丟進水域裡、且早已臭名滿天下的工業廢料,更加重了污染程度。在中國任何一個城市,你都不能保證家中水龍頭流出的水可以安心飲用。
         就連最珍貴的資源也快速毀壞,超過大自然能夠控制的程度。青藏高原曾經擁有世界最大的高山沼澤,也是地球上生物多樣性最豐富的地方。但近幾年因為人類的開 發活動,面積已經縮減四成。該地的興措湖原本有四百六十九公頃大,現在只剩十公頃。沙漠化的程度每年增加12%,另有十三萬五千三百三十三公頃土地有沙漠化的危險。勞布偺〈音譯〉,西藏人,在當地出生長大,他說「保護區的沼澤變很少,我有時候騎馬跑了五十公里都沒看見一個。」
         中國不論什麼事情都有個通病:有些單位小看了大問題,有些單位又放大小問題,鑽牛角尖的程度令人難以想像。媒體報導,雲南省一片二千八百平方公尺長的山坡 「自從變成採石場後就變得很醜,有礙觀瞻。」當地一名杜姓商人認為只要把整座山「塗綠」就能萬事順利。媒體解釋說,基於「風水」考量,這麼做可能會改運 --傳統中國人很重視周圍環境的「和諧」。也有報導指出,這是地方政府的噱頭;當地林務局命人把山塗綠,讓它看起更有生氣。
         以上事件如果讓你想來杯酒,我們可以送上很大一杯。廣州珠江雲峰酒業有限公司是杭州市的納稅大戶,每年貢獻國庫一千三百萬元,但當地銷路仍然不佳。因此他們跟政府談成了一筆生意。政治首長發文要一百零五個地方政府部門買下價值共二百萬元的酒,當作「對其投資的支持」。於是,杭州警局訂了二萬五千元、招待部訂了十萬元。把酒都喝光的部門可以得到現金價10%的回饋,沒喝完的就會被盯得滿頭包。
         這類事情很容易變成鬧劇。也許最大問題是,沒有哪個腦筋靈活的傢伙,不但敢也願意站出來說:「我不幹!這麼做對國家沒好處,對土地沒好處,對水、對空氣都沒好處。」
         最重要的是,中國需要的是拿出意志力,不要只看見政府目前認可的未來。商業、工業和科技與西方經濟體齊步並進,光這樣並不夠。從二零零九年西方企業帶領的經濟體兵敗山倒,就證明了公司越大,摔得越慘。有時候我們需要的只是一點點常識:「大」離「偉大」還有很長一段距離。

《原文摘錄:中國無法偉大的五十個理由〈第三十八章〉》 撰文.David Marriott & Karl Lacroix(2015-09-25再修訂)

第三十七章 中國品牌


中策董事長沈金榮





Made-In-China
         你可以在讀完本章之前,說出三個中國的國際廠牌嗎?很難?別擔心,我們會一路給些暗示。
         中國政府現在很重視創造國際品牌這件事。二零零七年夏天,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呼籲國內企業提高產品品質、創造國際水準的品牌。但由《財星》雜誌中文版和一家 顧問公司進行的二零零七全球企業領袖調查發現,受訪者中有八成三體認到創造全球品牌的重要性,但只有二成二具備打入全球市場的必備條件。另外,受訪的企業領導人中七成五出過國,但大多只是短期出國,而且只有四成五是商務旅行。
         令人意外的是,只有三分之一的領導人在中國以外有人脈,可見中國企業領導人的封閉心態。媒體指出,「這份報導顯示,在國內市場能呼風喚雨的企業領袖,和有能力立足國際市場的企業領袖,兩者之間存在實力上的差距。」
         賓州大學華頓商學院副院長史密坦〈David Schmittein〉談到中國企業國際化時曾表示,想要打進國際的中國企業必須回答三個問題:
         .公司為什麼要建立國際品牌?
         .公司想建立什麼樣的國際品牌?
         .公司商品的獨特性、可跟對手區別的特色是什麼?
         今日中國的企業領導人,能夠具體回答其中一個問題的並不多,但要確立公司未來走向,必得要回答這些問題。
         那麼現今中國有哪些國際品牌?《商業週刊》列出了中國二十大國際企業。我們先給你五個提示。當然了,我們假定你現在還沒想出三個中國的國際品牌。
         .第二十名:中國海外地產公司。大型房地產開發公司,全球有一萬六千名員工,公司資產總值約十八億美元。
         .第十九名:中國網通。直接由中國政府經營的電信公司。
         .第十八名:格力電器。《商業週刊》上說,格力「是全球最大的冷氣製造商,已經成功轉型為高價位、數位化的冷氣,並日漸擴大海外市場。」
         .第十七名:萬科。不動產公司。
         .第十六名:張裕。根據公司網站資料,「一開始以生產葡萄酒和相關產品為主,後來積極跨足其他領域,包括養身葡萄酒和中藥草、酒類飲料加工、進出口、包裝、機械和玻璃製品。」
         有你熟悉的名字嗎?你正在努力回想時,讓我們再告訴你一間你可能沒聽過的公司--杭州中策橡膠有限公司。這家公司專門製造輪胎,出口國之一是美國, 經銷商是紐澤西的外國輪胎銷售公司。二零零六年五月,據說有輛安裝中策輪胎的救護車因爆胎而造成車禍。雖然無人傷亡,但美國進口商庫斯金〈Richard KuSkin〉要求對輪胎進行檢測。
         檢測工程師懷疑中策漏裝了可避免輪胎鋼帶從胎體脫落的橡膠層。但中策向庫斯金保證輪胎品質符合標準。後來工程師在檢查救護車的輪胎時,肯定發現胎內沒有橡膠層,但庫斯金說中策還是堅稱輪胎「沒有問題」。所以他只好親自飛往杭州調查。跟中策談過之後他發現,決定不再使用橡膠層的人是該公司的總工程師,因為他覺得橡膠層並不重要。
         後來使用中策輪胎的車輛又傳出交通意外,其中一宗鬧出人命。發生事故的廂型車裝了三個中策輪胎,一個不同大小的米其林輪胎。外國輪胎銷售公司決定回收中策輪胎,回收費用估計要九千萬美元,他們希望中策分擔一些回收成本,畢竟中策也有部分責任。但中策仍堅持輪胎並無瑕疵,甚至擺出了「中國式傲慢」。一般大公 司會避免這種處理方式,交由公關部門出面表達歉意,但在中國可不一樣。據《紐約時報》報導,中策法律事務部主任許友名表示,「很多人為了要搞垮中國製造商,什麼事都做得出來。我認為各位應該更徹底思考這件事。」中策董事長沈金榮說,「我們已經調查過此案,發現我們的產品符合美國的進口安全標準。這次事故的真正起因是不當使用輪胎。」當美國消費者在晚報讀到中策怪罪死者不當使用輪胎時,很多人都因此特別注意一下死者購買的產品是哪一國製造的。
         中國的輪胎品質檢驗中心主任馬良清後來提出意見。他說,「只因缺少橡膠層或橡膠層不夠厚就說輪胎有瑕疵,是沒有道理的。」此人很明顯從沒學過公關技巧。當 大型製造商說省去一些成本極低的零件無所謂的時候,消費者就得自己判斷產品是否安全,或要求政府加以規範限制了。
         為《輪胎評論》撰稿的史密斯〈Jim Smith〉指出,「中策輪胎跟這麼多輪胎大廠牌有往來,我想應該不至於生產劣質產品。我也很確定美國的民間企業會願意為他們的中國製輪胎擔保。但是,出 錯在所難免,在這裡也一樣。如果說中策有什麼錯的話,就是錯在不了解這裡的運作方式、不懂得珍惜寶貴的客戶關係。」
         「中國人不喜歡丟臉,但他們一定也討厭接受詳細查驗。中策不肯讓步並不令人意外,但是大眾對中國製產品疑慮重重:有毒的狗食、牙膏、出口食物、玩具火車, 現在又多了輪胎,這種情況下〈他們〉應該配合調查,不該再擺高姿態才對。」史密斯認為,「中國想繼續發展出口事業,就必須達到西方的產品安全標準。」問題 是,就算是安全商品,中國跟海外消費者建立的品牌關係,仍然得在有禮、尊重和「顧客至上」這個古老觀念上,多下點功夫。
         回到我們一開始的問題,再看看五個提示假設你還沒想到的話。應該還沒。
         .第十五名:中國國際航空公司。國營運輸公司,也是世界品牌實驗室列出的世界品牌五百強的第四百六十一名。
         .第十四名:五糧液集團。釀酒商,員工有一萬人,年產量十二萬噸。頂級酒一瓶三千五百美元,而且據公司說「在國內外市場都大受歡迎」。你喝過--或聽過--他們要價三千五百美元的頂級酒嗎?
         .第十三名:中興。通信設備製造商。
         .第十二名:國美。家電零售商。
         .第十一名:網易。中國最大的網路遊戲公司。
         聽過輪胎的故事之後,再來聽聽名稱充滿朝氣的汽車製造商--華晨的故事。二零零零年該公司表示,「我們希望在五到十年內,把華晨汽車打造成具有國際 競爭力的汽車製造商。」二零零五年公司總裁說,「中國汽車業唯一的選擇就是學習全球的先進科技,自己從事研發工作,從中自我成長。」這是邁向國際品牌的第一步。
         二零零六年,華晨在大型車展上展出產品。國營媒體在二零零六年底報導,「中國汽車製造商今年在北京車展推出跑車和概念車,令參觀者為之驚豔。這些汽車多半 都冠上外文商標。參加二零零六年北京國際車展的國內車商.....顯然想要告訴全世界,他們已經準備好要投入這種優美誘人的高科技產品的競爭市場,而且不 會滿足於推出方方正正的家庭房車。」
         在政府的強力支持下,華晨於二零零七年宣佈即將在歐洲推出旗艦車型:中華尊馳。這時華晨作了一個明智的決定,將尊馳〈Zunchi〉這個令人聯想到蔬菜的 名字改成較有科技感的 BS6。華晨董事長祈玉民說,「歐洲市場是中國汽車的試金石。」。在二零零七年初的上海國際車展上,華晨經理劉志剛對路透社表示,華晨「目前正在進行準備 工作,希望今年底或明年初將第一批 BS6 運到美國。」
         所有傑出產品都要歷經曲折才能完全打入消費者內心,成為他們心中的偉大品牌。華晨將發現這條路確實曲折。德國汽車俱樂部〈德國極具聲望的汽車組織〉對 BS6 進行安全測試,車內放置撞擊測試的人偶,結果「車子嚴重損毀,駕駛人逃亡機率渺茫,最終只得到一顆星的評價--最低的評價。」「正面衝撞測試是用來 模擬正面碰撞的情形,結果踏板往駕駛座內潰縮了十八吋,毀壞情形太嚴重,一定要把車門切開才能將駕駛人〈假人〉移出車外。」有鑑於慘不忍睹的測試結果,歐洲經銷商取消了銷售計劃。華晨從紐約證券交易所下市,想當然也譴責德國媒體「惡意渲染」測試結果。
         在內部進行一連串測試對所有成功品牌都不可或缺。消費者相信製造商會不厭其煩測試產品的安全和品質,才可能對產品有信心。不過,中國的國營企業、部門和組 織往往在尚未成功之前就先自吹自擂一番。面對各方指責,華晨表示會努力提升汽車品質,在一年內達到三顆星的安全等級。我們猜測中國的汽車業要達到世界水 準,還有一段長路要走。
         無獨有偶,由奇瑞汽車推出的車款旗雲,接受俄國汽車雜誌《汽車觀察》的撞擊測試時,也拿下有史以來的最差成績。《華爾街日報》報導,該雜誌人員說,在每小 時六十四公里的速度衝撞下,汽車前門門檻「皺得跟報紙一樣」。因為損壞嚴重,試車假人跟殘骸糾結在一起,只能一塊塊取出。雜誌的記者說,「我們從來沒看過 車身扭曲變形成這樣。」奇瑞抗議測試不公,公司發言人聲稱對手玩弄「骯髒的把戲」。但他並未詳細說明測試如何被人操縱,而且測試時也在場的奇瑞人員當時並 未表達任何不滿。
         底下《商業週刊》列出的五個廠牌,也許你會比較熟悉。
         .第十名:聯想。這家電腦製造商在二零零五年買下IBM的筆記型電腦部,成為僅次於惠普和戴爾的全球第三大電腦製造商。
         .第九名:交通銀行。中國成立最早的四大銀行之一。
         .第八名:茅台。《商業週刊》指出,茅台跟第十六名的張裕和第十四名的五糧液,佔了中國六成的酒類市場。該公司自稱「茅台酒廠有四千名員工,已經從事釀酒 長達二千年。」二千年?不大可能。他們還說,「茅台還有蘇格蘭威士忌跟干邑白蘭地,是世界三大知名酒類。」你最喜歡哪一種,威士忌、白蘭地還是茅台?
         .第七名:招商銀行。也是間大型銀行,一九八七年成立。
         .第六名:平安。據《商業銀行》說,這家保險公司「從人壽保險跨足到信託、債券,發展多元,而且跟高盛、摩根史坦利和匯豐是策略合作夥伴。」
         中國之所以想打造國際品牌,背後的心態似乎是認為自己有權利擁有這種榮耀,而不是覺得有必要爭取這種榮耀。不幸的是,每次碰到權益的問題,中國就會出現「受害者心態」,而且這次真的出現了受害者。
         中國產品頻頻出問題,中國政府的反應是怒指有心人士蓄意「抹黑」。二零零七年夏天中國駐美大使館表示,「將問題放大、複雜化或政治化都是不負責任的行為, 對問題毫無幫助。」「中國式傲慢」的語彙在此發揮極致。「甚至有人利用毫無根據的藥物和安全問題,惡意抹黑中國。」
         其中一個「安全問題」發生在二零零六年。中國製的有毒止咳藥在巴拿馬造成一百人死亡。此藥以二甘醇代替甘油〈gylcerine〉,而且商標就叫 「Glierine」〈音跟甘油相近〉,混淆消費者。這些二甘醇來自中國江蘇省的一家工廠,他們將生產的二甘醇標名為「TD甘油」,並把產品賣給一家西班 牙公司。該廠表示曾告知西班牙公司不得將該產品用於藥物,但巴拿馬商人買下TD甘油之後,把名稱改為「純甘油」並延後保存期限。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 〈簡稱質檢總局〉副局長魏傳宗說,由此可知「最大責任在於巴拿馬商人,因為他們更改了產品的適用範圍和保質期限。」
         考慮到消費者還有死者家屬的心情,說這些話之前至少該表達遺憾和抱歉,這點中國還有得學。
         中國製的牙膏也發現含有二甘醇。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發現進口的中國牙膏含 4%二甘醇,馬上警告民眾停止使用。中國的反應呢?不承認這是個問題。中國衛生部 請專家評估此種化合物的危險性。國營媒體報導,「結果顯示二甘醇屬於低毒類化學物質,進入人體後由於代謝排出迅速,無明顯蓄積性,迄今尚未發現有致癌、致畸和誘變作用的證據。」不過,國營媒體、政府或生產此化合物的公司都未指出一點:中國的檢驗標準和對安全的認知,其他國家的消費者可能難以認同。
         中國質檢總局進出口食品安全局局長李元平表示,近兩年中國外銷美國的食品合格率達 99.9%,比美國外銷中國的食品合格率略高。除了譴責「外國媒體挑起大 眾對中國食品和藥品的疑慮」之外,他隻字未提這些出問題的中國出口食品。他說國際媒體「過度」報導所謂的中國食品不安全的問題。
         據中國媒體報導,李表示「九成九的合格率對食品來講是很高的合格率。不少媒體不實報導中國產品不安全的問題,但透過合格率數字可見這是炒作。任何事情都不可能零風險,同樣,食品也不可能是百分之百合格。一個企業的問題不能說是中國的問題,一批食品不合格,不能說所有的中國食品都不安全。」
         應該有人提醒李先生,九成九的合格率表面看來確實令人滿意,但實際上卻要小心看待。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指出,從中國送達美國的貨品超過九成八未送檢,令人 懷疑中國提出的食品合格數據。事實上,李任職的質檢總局二零零七年前半年在國內查驗了各種各樣的中國製產品。結果發現有 19.1%「含毒性或過多添加物, 或者沒有安全防護、未按規定標明產品資料。」
         此外,美國海關指出,二零零六年他們查獲的假冒產品中有八成來自中國,使全球消費者對中國有毒產品更加恐懼。中國的專家和官員眼中所見,好像跟全球消費者 所見的完全不一樣。全球消費者想貼近畫面,清楚看見每處細節,中國卻偏愛拉長距離看遠景,細節在全景對照下,就顯得不那麼重要。
         最後五個公司你一定知道,不過我們猜想如果沒有提示,你可能連一兩個都想不到。
         .第五名:中國人壽。中國最大的人壽保險公司。
         .第四名:中國電信。看名字就知道是家電信公司。
         .第三名:中國建設銀行。
         .第二名:中國銀行。你可能聽過中國銀行。每個國家都有「某某銀行」、「某某航空」,就像中國航空。
         .第一名:中國移動通信。顧客多達二億,據《商業週刊》說,它是全球最大的手機業者。
         以上,你熟悉任何一家公司嗎?
         目前中國在創新發明上面臨嚴重問題,看似無法跨越的障礙其實是國家心態造成的。中國面對問題產品的一貫反應是生氣、自保,只說人錯不認為自己錯,擺出「中 國式傲慢」的常見姿態。無論誰對誰錯,中國都很少冷靜處理問題,只急於「脫罪」或「怪罪他人態度惡劣」。對中國來說,全球消費者的合理疑慮不值一顧。目前,國際市場正在推動國際村的概念,但中國卻對共同合作解決問題的興趣不大。
         關於「中國品牌」和它對待消費者的方式,我們還有個故事要告訴你。
         二零零六年,甘肅省嘉裕關有個女孩發生車禍,腿部受傷。當地醫生建議家屬趕緊飛往省會蘭州市讓女孩動手術。家屬帶著她趕到機場時,海南航空卻因她躺在擔架 上而拒絕讓她登機。「根據國內的民用航空規則,病患和行動不便乘客需得到航空公司許可才能登機,而航空公司有權拒絕。」
         馬上要得到許可當然不可能,海南航空便決定拒載。天下父母心,女孩的父親心急如焚,甚至跪下來求航空人員,但機長還是拒絕,其他機員也支持他。不幸的女孩 只好乘車趕往蘭州。抵達時已經太遲,只剩截肢一途。後來家屬控告海南航空,但法院以航空公司只是照著飛航規則行事為由,駁回該案。
         即使是這麼危急的情況,再加上其他乘客也在一旁看著,航空公司還是拒絕了苦苦哀求的患者父親,寧可選擇:「海南航空害童截肢」這個可能的標題,而不是另一種可提升品牌形象的標題:「海南航空救童免於截肢」。
         中國必須體會到,建立品牌的重點不在遵守產業規範,而是滿足人的需求。

《原文摘錄:中國無法偉大的五十個理由〈第三十七章〉》 撰文.David Marriott & Karl Lacroix(2015-09-25再修訂)

第三十六章 國界紛爭



中共為一個不起眼礁島,不斷尋釁滋事,藉故踐踏別人國境污染地球,而江澤民送出與40個台灣等量的大片國土海參崴予俄羅斯則不聞不問,可見中共只是一幫欺善怕惡的流氓小輩而已。
         德文字 Lebensraum〈生活空間〉是個意義深遠的政治用語。要能貼切譯出它的意涵,還有它在其他國家引發的不安,非譯出其中隱含的擴張欲、正當性和優越感不可。中文裡等同於 Lebensraum 的詞語是「生存空間」,即一個人生活或存在的空間。
         中國史書上還有另一個含意類似的詞--自強。十九世紀中葉,西方國家強大的科學實力對中國的威脅日增。有個人跟某位政府高官建議,中國文化可以「吸收其他國家富國強兵的方法」,後來這個策略就在「自強運動」中付諸實行,不過是中國特色的自強運動。二十世紀初,中國還建立了強大的軍隊,就稱『自強軍』。
         今日,「和平崛起」或「和平發展」是中共安撫周圍國家疑慮的一慣用語。但中國無論在軍事或經濟上都越來越龐大,已經對十四個與中國在陸地上比鄰、甚至跟中國有歷史恩怨的國家形成很大的陰影。目前中國是全世界陸上鄰國最多的國家。這十四個陸上國家如下:
         .阿富汗〈人口三千一百八十萬,兩國邊界七十六公里〉
         .塔吉克〈人口九百萬,兩國邊界四百-十四公里〉
         .寮國〈人口六百五十萬,兩國邊界四百二十三公里〉
         .不丹〈人口二百三十萬,兩國邊界四百七十公里〉
         .巴基斯坦〈人口一億六千四百七十萬,兩國邊界五百二十三公里〉
         .吉爾吉斯〈人口五百三十萬,兩國邊界八百五十八公里〉
         .尼泊爾〈人口二千八百九十萬,兩國邊界一千二百三十六公里〉
         .越南〈人口八千五百三十萬,兩國邊界一千二百八十一公里〉
         .北韓〈人口二千三百三十萬,兩國邊界一千四百-十六公里〉
         .哈薩克〈人口一千五百三十萬,兩國邊界一千五百三十三公里〉
         .緬甸〈人口四千七百四十萬,兩國邊界二千一百八十五公里〉
         .印度〈人口十一億三千萬,兩國邊界三千三百八十公里〉
         .俄羅斯〈人口一億四千一百四十萬,兩國邊界三千六百四十五公里,包括西北部四十公里的一小段不連續邊界〉
         .蒙古〈人口三百萬,兩國邊界四千六百七十七公里〉
         此外,中國還有海上鄰國,如日本、馬來西亞、印尼、汶萊和菲律賓,如果把南海的爭議領土算進中國的話,中國劃出的界線如一根巨大拇趾截斷海面。
         陸上和海上鄰國加起來,中國總共要跟十九個國家做好「睦鄰」工作。由於台海隨時可能爆發戰爭,因此我們不把台灣算在內。中國的「睦鄰」工作有時會演變成武力擴張行動。以武力控制西藏和新疆、堅持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還有近幾年要回香港和澳門都是很好的例子。
         先不管中國嘴上說的「和平崛起」。一九四九年至今,短短數十年中國就跟四個陸上鄰國交過戰,分別是韓國、印度、俄羅斯和越南。
         一九五零年六月,北韓攻打南韓。以美軍為首的十五國聯合部隊前去支援南韓,把北韓軍隊趕回北邊,逐出南韓,最遠攻至中國與北韓的交界:鴨綠江。後來中國出兵反擊,擔心聯合國部隊會越江入侵中國,最後成功把聯合軍逼回原來的南北韓邊界。中國人對這部分歷史很熟悉。但他們不知道後來中國軍隊越過國界,進攻南韓,甚至在一九五一年一月四日短暫佔領首都漢城。據估此役有一百萬解放軍犧牲。
         一九六二年十月,中國攻擊印度喜馬拉雅山的邊界區。雖然中印邊界一直模糊不清,但中共在一九五四和一九五六年表示對目前情況覺得滿意。然而六零年代初,中印邊界發生一些小衝突,最後導致中共在一九六二年十月二十日全面攻打印度。中共軍隊成功佔領大多有爭議的邊界區,並從其他地區撤兵。中印雙方都損失慘重。一九六二年十一月雙方宣佈停火,中共獲得部分佔領的領土。
         一九六九年,中國無端攻打蘇聯,意圖攻佔中方稱珍寶島、蘇方稱達曼斯基島的小島。此島就位於中國東北邊的中蘇邊界上。第一波攻擊造成三十二名蘇軍、多達一百名中軍死亡。蘇聯迎戰,對中國發射飛彈,造成八百人死亡。中國軍事專家預測蘇聯將侵略中國,經政府奔走協商,才免除了一場生死之戰。
         一九七九年,中國攻打越南,當時國家領導人鄧小平說是為了「給越南一個教訓」。因為越南擔心屠殺百萬人的赤棉《譯註:即高棉共產黨,柬埔塞古稱高棉〉會染指越南,所以出兵攻打東埔寨。不過,有人懷疑中國暗中提供赤棉大量資金和援助,儘管知道他們正在進行血腥大屠殺。後來,眼看身經百戰的越軍繞勇善戰,中軍識時務撤退。中國史書上又添了筆「光榮戰役」。
         這些戰爭造成的影響存留至今,不過中國人民大多不知道真相。比方說,一般中國民眾就算聽過中越戰爭,一定會不疑有它地說當初是越南先打中國的。不用懷疑,中國人民對美國越戰的了解勝於自己的越戰。
         中印邊界爭議從未正式解決。中國一九六二年佔領的地區叫做東北邊境行政特區〈編按:這是英屬印度時期的名稱〉,現在稱為阿魯納恰爾邦〈印度共和國的第二十四個邦〉。雖然後來中國自動撤離該區,但至今仍稱該地主權屬於中國。
         中國外交部副部長武大偉二零零五年訪問印度時,中國媒體報導「此行的目的是促進相互信任、加深友誼、擴展合作,以及秉持「好鄰居與好夥伴」的精神計劃未來的發展。」,他說,「中國期望看見一個和平、繁榮、團結和安定的南亞大家族。」然而,二零零六年中國駐印度大使孫玉璽卻說,「中國的立場是,你們所說的阿魯納恰爾邦全部是中國的領土,中國對其全部擁有主權。這就是我們的立場。」印度怒斥此說,阿邦首長辛格〈S.K.Singh〉表示「中國這種協商方式很傲慢。這已經不是第一次了,這種方式很不尋常。」中國外交部長楊潔箎對印度外長穆克吉〈Pranab Mukherjee〉說,定居該地的人口「也不足以」改變中國的立場。後來穆克吉對此發表回應:「希特勒的時代已經過去了。二次大戰之後,沒有國家在目前的全球背景下搶奪其他國家領土。」
         但如果從充滿政治和歷史意涵的「生存空間」脈絡來看,除了印度以外,其他國家也該小心提防中共。
         中國也說釣魚台是他們的領土。外交部發言人孔泉二零零三年表示,「釣魚台和周圍小島歷來都是中國的領土,中國對這些島嶼擁有無可置疑的主權。」,釣魚台距離日本一百七十公里,距離台灣一百八十六公里,面積只有七平方公里,島上無人居住。互為宿敵的中日雙方都很看重釣魚台。
         二零零四年中國媒體指出,「日方對中國提出「共用釣魚台」的可行方案並無積極回應,甚至放任日本右翼及偏激團體登上釣魚台。」有個事實輕易就被忽略,那就是中國激進分子也登上釣魚台。更意想不到的是,北京口口聲聲說「資源共用」,卻在二零零六年拒絕日方有關天然氣共用的提議。日本提議在爭議區域劃一條中間線,但中國不予理會,仍然在界線以外開採天然氣。最近的中日協商始於二零零七年夏天,進展不比過去的協商多,雙方都在海上畫出界線。不過二零零八年七月中國外交部長劉建超又重覆同樣的強硬說法:『釣魚台和鄰近小島歷來都是中國的領土。』
         中國也說南沙群島〈共約一百個小島〉是他們的。南沙群島位於南海,面積也很小,總共不到五平方公里,但分佈極廣且蘊藏豐富石油和天然氣。這次中國的競爭者較多,有越南、馬來西亞、菲律賓和汶萊〈以及台灣〉。中國堅稱他們對此島擁有「無可爭辯」的主權,主要根據是中國地圖早在西元一二七九年就指出了此島的位置,這說法倒不如說這地球自古以來都是中國的。中國「染指」的南海區域一路從越南而下,延伸到印尼附近的納土納群島,然後沿著馬來西亞西北岸發展,相當接近馬國海岸,越過汶萊,幾乎涵蓋菲律賓群島全長,連呂宋島海岸附近都不放過,接著又把整個台灣包含在內,然後繼續往日本領海蜿蜒而上。二零零四年,外交部發言人章啟月說,南海「幾世紀以來」都是個「中國湖」。
         所有臨海國家都對離岸十二海哩的海洋擁有主權。但中國一直依照「專屬經濟區」的規定來宣示主權,國際法允許這類國家擁有多達二百海哩的經濟海域。中國宣示主權的基本方針,就是在珊瑚礁、火山島和小島間玩三級跳,節節擴大主權範圍,有些小島甚至只在退潮時才看得到。值得一提的是,跟中國起衝突的其他國家也很清楚地宣示主權,指出二百海哩以內屬於自己的經濟海域。然而,中國畫出的海域卻往南延伸到馬來西亞沿岸的濟猛暗沙,離中國最南的領土海南島超過九百海哩,甚至侵入其他國家的合法海域。例如中沙群島中的黃岩島,就位在菲律賓的經濟海域內。
         中國也稱納土納群島是他們的領土。此群島共有二百七十二個小島,散佈在婆羅洲以外二百四十公里。華盛頓中東研究中心的學者達利〈John Daly〉指出,「一九九三年中國在印尼泗水舉辦的研討會上展示一張地圖,指出中國對南沙群島的「歷史主權」,不只把整個南海包含進去,還有印尼在納土納群島外的部分經濟海域。」納土納群島的石油和天然氣蘊藏量想當然非常豐富。
         一九七四年,中國也控制住越南中部和菲律賓北部之間三分之一距離的西沙群島而且是武力控制。台灣和越南也在爭奪此地的主權。目前中國在島上部署了多種部隊。
         中國總是很快否決許多爭議領土的相關討論或協商。二零零七年外交部發言人秦剛說,「中國對南沙群島和附近海域擁有無可爭議的主權。」因此,任何國家在這些海域的單方面行動都是「非法、無效的」。中國還提出「證據」支持自己的主張,比方漢代曾有人到該地探勘。
         中國本土有漢人帝國主義政策撐腰,不斷搶奪其他國家的土地、政治和經濟主權,這是中國周圍的十四個國家最大的擔憂,其中很多自古就跟中國就有領土糾紛,直到二零零七年似乎還是無望解決。
         .不丹:據《不丹研究期刊》說,「一九五四年中國出版的《中國簡史》中,把大片不丹領土歸於遠古中國的範圍。一九五八年另一份地圖又把大片不丹土地納入中國領土,後來中國更占領不丹北部和東北部約三百平方英里的土地。」「一九六零年中國故態復萌,公開宣稱不丹人、錫金人和拉達克人在西藏組成一個大家族,而且一直受西藏和「大中國」統治,應該再度統一,接受共產主義的薰陶。」兩國的邊界問題至今尚未解決。
         .緬甸:目前兩國並無領土爭議,雙方政府在政治上攜手合作,緬甸軍政府軟禁民運領袖翁山蘇姬就得到中國的支持。二零零七年一月中國行使否決權,反對要求緬甸釋放政治犯、回歸民主制度的聯合國決議。華盛頓的緬甸解放運動負責人伍德倫〈JeremyWoodrum〉認為,「翁山蘇姬既是緬甸政府的囚犯,也是中國政府的囚犯。」
         .哈薩克:跟許多中亞的新國家一樣,哈薩克在一九九一年蘇聯解體後獨立,此後就跟中國發生國界紛爭。爭議領土面積九百四十四平方公里,一九九八年雙方終於達成協議,哈國獲得五成七的爭議土地,剩下四成三歸中國。二零零六年,哈國環保人士抗議中國過度使用伊犁河和額爾齊斯河,兩條河都發源於中國,流向哈薩克。哈國的保育運動領袖艾呂希左夫〈MelsEleusizov〉說,「再這樣下去會出現生態難民,那裡會變成沒有生命的荒土。」
         .北韓:界河鴨綠江上的幾個小島、白頭山《編按:中國稱為長白山》附近的土地,還有兩國邊界都存在主權爭議。中國與北韓只有一邊接壤,但中國稱朝鮮古國是漢民族建立的,令南韓大怒。韓國分析家認為萬一北韓瓦解,中國就會利用此說重劃中韓邊界。中國為了遂行己願,把線上歷史資料庫上關於高句麗的資料刪除,此朝鮮古國曾經攻佔位於中國北部的廣大土地。這些動作違反了雙方二零零四年為平息歷史詮釋問題所達成的協議。
         .吉爾吉斯:同樣是在一九九一年獨立的國家。吉國一九九一年與中國簽訂邊界協議,但二零零一年通過協議時,很多議員表示不滿,認為國家割給中國太多土地〈約十二萬五千公頃〉。於是古國國會否決此協議,甚至有人揚言要彈劾負責協商的阿卡耶夫總統〈Askar Akaev〉--傳言說他跟中國私下達成協議。二零零四年邊界紛爭終於告一段落,中國獲得約二成的爭議土地。
         .寮國:一九九一年,中寮雙方在建交後三十年簽訂邊界協議,此後中國在寮國的經濟活動激增。《經濟學人》指出,「鄰近雲南省的數千名中國勞工湧入寮國種植玉米和甘蔗,再輸回中國。」寮國人口少,現在又到處充斥中國移民,傳統農業生活也因此改變。中國擴張行動在此一覽無遺。
         .蒙古:目前中國將內蒙古劃為特別行政區。原本外蒙古〈通常稱蒙古〉也由中國直接統治,一直到一九二一年外蒙宣佈獨立。後來外蒙落入蘇聯手裡,八零年代中以前,中蒙關係緊張,外蒙聲稱中國有意併吞外蒙。今日雙方關係較友好,中國在外蒙投入大量資金。但中國資金創造的工作機會多半被中國勞工佔去,而且有些蒙古人擔心中國會藉由經濟力量箝制外蒙。
         .尼泊爾:中尼兩國一九五五年建交,雖然也有邊界爭議,但雙方在一九六一年和解。不過協商期間,中國想把聖母峰整個納入中國領土,稱中國擁有整座山脈的主權。尼國辯稱該山橫跨兩國邊界,雙方各半。北京駁斥此說的理由是,當時的地圖都以英文名或西藏名來標誌聖母峰,從未標示其尼泊爾名。尼國進一步提出該山脈的尼泊爾名時,中國又說該名晚近才出現,不能算數。幸好尼國目前還擁有世界最高山的一半主權。但誰知道未來不會出現哪個「有為」的中國研究員,在某座陰暗的圖書館找到足以搶走尼國自然遺產的歷史資料呢?
         .巴基斯坦:一九六三年雙方解決邊界紛爭後就相安無事。這麼快講和的一個原因是,巴國知道要跟中國建立友好關係才能抵禦印度。不過,印度主張巴國讓給中國的部分喀什米爾土地是印度領土,因此三國未來的協商肯定更加棘手。
         .俄羅斯:經過四十年的協商,中俄終於在二零零五年解決所有紛爭。最後一塊爭議土地為共三百六十五平方公里的群島,雙方各分一爭。中俄之間的邊界長達三千六百四十五公里,俄國要巡邏並不容易,因此經常有數千名中國人民非法越境經商,有時甚至超過俄人在當地的人數。這勢必會提高雙方發生衝突的機率。
         .塔吉克:中國「主張」塔國有一萬七千平方公里的土地屬於中國,但二零零二年決定讓步,條件是帕米爾高原有六百一十八平方公里要歸中國。這麼點大的土地似乎不算什麼,但這顯示出中國高超的「談判」手腕,因為原本屬於塔國的土地,竟然就落到中國手裡。
         .越南:二零零五年中越就最後的陸地邊界糾紛達成和解,但領海爭議仍未解決。中越紛爭也可能導致南海爆發武力衝突。
         一九四九到一九七九年間中國跟鄰國發生四場大戰時,中國周圍的獨立國家比現在還少,資源需求也較現在低很多。如今中國正大口併吞全世界的物資和能源資源,而且國家認同也比過去強橫許多。綜合以上幾點,未來中國跟鄰國的關係有幾種可能的走向:
         .可能一:鄰國境內紛爭擴散到中國。中國一直對中亞各國推翻共產主義後發起的「顏色革命」戰戰兢兢。二零零三年喬治亞的玫瑰革命還有二零零四年烏克蘭的橙色革命都和平進行,尤其對照二零零五年吉爾吉斯爆發的鬱金香革命來看--其中的一個導火線就是中吉的領土爭議。舉例來說,要是中亞某國爆發顏色革命並擴及中國領土甚至造成傷亡,那會引發什麼後果?中國統治者會以「保衛人民」為藉口,入侵外國領土、介入紛爭並在該地駐軍嗎?此外,中國也擔心人民學會革命的老方法,發起紅色以外的顏色革命。
         .可能二:中國日漸增加的能源需求,可能因為鄰國不願出售資源而無法滿足。例如,中國越來越覬覦蒙古的豐富礦產,但蒙古又擔心中國會主導該國經濟。到時雙方可能因價錢、運輸或礦物分級方式起爭執。於是蒙古跟中國斷絕貿易關係,轉跟俄羅斯做生意。雖然只是貿易糾紛,但蒙古人口稀疏,地形平坦一望無際,中國輕易就能將之擺平。到時候誰會對蒙古伸出援手?全世界會同聲譴責,無庸置疑。但沒人會出手援救。記得西藏的例子吧?
         .可能三:鄰國〈中國在該地發展製造業〉的暴發戶華僑受到不公對待,中國可能採取強硬手段抗議以「保障僑民的生命和財產安全」。中國對海外僑民遇到的小不公,往往比國內人民遇到的大不公反應更激烈。這是面子問題和藉口。為了保住「面子」,中國可能以「人民幸福」為由,採取武力並跨過邊界。
         .可能四:動盪不安的鄰國爆發種族紛爭或「恐怖攻擊」,也可能導致中國採取強硬手段,尤其是鄰近西藏的尼泊爾〈毛派政權〉和緬甸〈軍政府統治〉。此外,中國邊境日漸茁壯的伊斯蘭教組織,也使中國對蠢蠢欲動的新疆省更加提防。新疆生活條件較差又受到壓制,說不定維吾爾穆斯林會因此跟跨國解放組織結盟。中國見情況危急遂跨過邊界,掃平問題核心。
         中國就像個剛加入馬戲團的小伙子。他負責表演雜耍,團長要他比之前的雜耍人耍更多顆球或說「國家」,以這裡的情況來說。他的表演要「拿捏得當--平和穩定--沒有威脅性」,要讓大眾看了敬佩又讚嘆。這件差事相當吃力,不過我們的雜耍人可以練習。失敗了,球掉了,重新再來就行了,觀眾也會為他的謙虛態度鼓掌喝采。
         這就是中國的真實寫照,只不過它沒有時間練習,沒有觀眾會鼓掌讚美它的精彩演出。而且,中國覺得自己真正的歷史使命不是當個雜耍人,而是馬戲團團長。中國只要有一個球-- 一個國家 --耍不好,便很可能對自己、亞洲甚至全世界造成毀滅性的後果。

《原文摘錄:中國無法偉大的五十個理由〈第三十六章〉》 撰文.David Marriott & Karl Lacroix(2015-09-25再修訂)

第三十五章 漢語的限制



中共將曾經受盡他們羞辱的孔子思想「重新包裝」,復興孔學,為黨服務,讓人不禁有「文化大革命」又借屍還魂的感覺。現今國外多地也禁絕中共統戰宣傳工具--孔子學院了。
         控制語言就等於控制思想和觀念,最終目的就是控制自由。中國政府嚴密監控語言的使用方式,因此領導人的談話不是直接了當切入重點,就是兜來兜去留下很多詮釋空間,或者也可能說了等於沒說,就像所有政府發言一樣。
         政府也許會監控語言政治的意義和使用,但外文的強大影響力導致中文〈一般稱「普通話」〉產生許多「漏洞」。世界上很多語言都面臨英語入侵的問題。美國流行文化的出現,是促使英語以自由社會用語之姿態,站上國際舞台的原動力之一。
         有些人認為這是件好事,例如時事評論家薛涌。他認為使用英語可以豐富中文、增加中文的創造力,應該把在中文裡加入外來語「看作吸收新知的必要語言策略」。 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副所長董琨表示,吸收外文字創造了一股趨勢,這種趨勢會激發並開展中文演化的新方向,國人也會更容易接受獨特的英文字彙。
         但這類意見只佔少數。今日中國真正的掌權者--政府,堅決反對這種自由彈性的語言創新發展。前教育部長劉冰說,「放任混亂不管,會嚴重破壞國家母語的健全發展。」他還說中文報章雜誌「濫用」CD 或 DVD 等英文縮寫,「令人擔憂」,而且違反了《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此法規定,漢語出版品中需要使用外文字或外文縮寫的,應當加上中文注釋。實際上,報紙和流行雜誌最後都刪除外文字或外文縮寫,只留下漢字。
         劉還表示,「漢字的造字功能其實很強大,能把任何英文字或縮寫轉成精準的中文翻譯。」理論上也許沒錯,但這麼一來英文字都化為面目模糊的音節。一般的無生命事物可能不會覺得被冒犯,但其他文化的城市名、國家名和人名卻失去了自己的特色和獨特性,不受帝國主義式的拼音系統尊重。
         於是,Karl Lacroix〈法語發音〉變成「卡爾.拉克魯瓦」、David Marriott〈英語發音〉變成「大衛.馬里奧特」。如果你說出 David Beckham 這個名字,很多中國人都不知道你在說誰,要說「大衛.貝克漢姆」大家才聽得懂。如果你想提起 Arnold Schwarzenegger〈德語發音〉這個人,你就得說「阿諾德.施瓦辛格」。結果就是,大部分中國人發現自己跟非中文人士能談的不多,連英語能力強的人也不例外,因為在中國政府的限制下,他們對他國語言的了解很有限。
         劉冰當時是人大常委會委員,也是人大教育科學文化衛生委員會委員,職責就是對人民強力灌輸他對語言的刻板解釋。但還有些人的想法更偏激。上海極具聲望的復 旦大學,有位胡守鈞教授稱濫用英文字嚴重威脅漢語的純潔性。胡教授也認為中文夾雜英文已經破壞了漢語的內在和諧。也許是為了回應這類學院意見,中國的廣電 總局發佈了限制主播在中文節目中使用英文的規定,有效消滅世界各地語言的原本發音--當然了,中文除外。
         中文是種古老的語言,有些評論家幾乎把它視為一種古董。為《中國日報》撰稿的王述達〈音譯〉說,「學中文一定要有基本的背景知識。」任何語言應該都是。但 他指的「基本背景知識」是什麼?「你知道「五行」嗎,就是五種重要的元素:金木水火土,它們之間的關係你知道嗎?」王問,意味著掌握中國人對這五個元素的 了解,等同於掌握了中文這種語言。「你知道中國古詩嗎,例如唐詩?你會背幾首唐詩?」他在文章中間,好像是說應該尊重現代語言的根源。照他的說法,學英語 不能不先了解莎士比亞的十四行詩。
         語言學家指出,中文每年都會增加一千個新詞〈外來字〉。事實上,逾二成全球人口使用的漢語,在很多方面已經走到末路。漢語沒有新字產生,而且新詞一定要結合原有的漢字才能產生,這是象形文字〈一個音節就是一個字〉的一個問題。
         中文也從來沒有達到跟英文相同的影響力。過去,很多日文字都源於中國,但日本書寫文字後來走上了自己的道路,跟漢文字分道揚鑣。韓國文字也是。
         英屬哥倫比亞大學的語言學副教授波瑟〈Bill Poser〉指出,「一四四六年以前,很少人會寫韓文。韓國使用的書寫文字是繁體中文。因為使用的是外國語,再加上記取數千個漢字也很花功夫,所以只有少 數菁英識字,主要是貴族男性。百姓大多都不識字。」「少數需要書寫的情況,寫的也是漢字,一半取其音,一半取其義。這種複雜的文字系統很難普及。」他解釋。為了解決這個問題,韓國人在一四四六年創造了新語言:韓語。波瑟在文中說,「韓語是第一個方便韓國人民讀寫母語的書寫系統。」,中國專家比斯特菲爾 〈Jacob Von Bisterfield〉也提到韓國的例子,並強調中文的書寫文字「複雜、花時間、不好學,而且不夠靈活,因為只能用一個字代表聲音。」
         很難估計中文字究竟有多少個,因為很多字都在漫長歷史中漸漸脫離日常生活。不過根據哈佛大學東亞語二言及文化的研究,某一當代中文權威字典大約收錄五萬六千字,但中國的國高中生學習的中文字約三千五百個。現在的中國學生花很長時間在教室不斷練習漢字。寫得好的人也許可以接著學書法--中國人將之視為一種藝術。
         新字要加入漢字語彙並不容易。漢語因應國際脈動的能力有限,主要是因為漢語拼音系統較小--放在字首的聲母有二十一個,放在字尾的韻母有三十五個。 於是乎,漢語奮力在語音和語意之間取得平衡,取代原來的外國商名品。例如,「可口可樂」盡可能譯出了 CocaCola 的音,意義上則代表「好喝又能帶來歡樂」;家具零售商 IKEA 則譯成「宜家」,意指「舒適的家」。這些商品名都是新詞。 CocaCola 這個名字是從兩種製造原料來的--古柯鹼〈Cocaine和可樂果〈Kola〉。不久,古柯鹼這種成分被拿掉,但名字留了下來。IKEA 則結合了瑞典創辦人〈Igvvar Kamprad〉、他從小長大的農場〈Elmtaryd〉和農場座落的村子〈Agunnard〉這幾個字的第一個字母。,其他國際品牌也同樣改頭換面。例 如冰淇淋廠牌 Haagen-Dazs中文譯作「哈根達斯」,雖然是美國品牌,但當初取這個名字是想「傳達一種舊世界〈即歐洲〉傳統和工藝發出的光暈」。
         問題來了,當譯者想查詢外國商標的意義時,往往會發現它根本沒有意義,只能硬著頭皮把這些沒有意義的音節譯成中文。其他外國語譯成中文也有同樣的問題。雖 然中文的缺陷清楚可見,但我們訪問的人多半認為中文成為國際語言是「理所當然」的事。媒體提出一個調查數據:將近八成受訪者認為該是「捍衛」中文的時候了。
         政府堅持維護中文的純潔性,再加上中文吸收新字的能力原本就差,那麼未來幾十年中文要如何應付國際變遷?它有能力回應日新月異的科學和科技嗎?據《青年日報》指出,從科學表現來看,中文已經落在後頭,成了科學研討會上的「觀眾」。
         中國媒體報導,「不少中國教授以英文發表演說。二零零六年在北京舉辦的國際弦理論研討會就沒有使用中文。」《青年日報》也指出,該領域的研究由英美研究人員打頭陣,所以無可避免會使用英語,而且學院人士也覺得「不重視英文很難達到學術顛峰。」
         網際網路也試探了中國政府面對新溝通工具的態度。網路取代電視節目,成為語言革變的媒介。這種媒介具有互動性,因此特別吸引年輕人。在電腦上輸入漢字相當費力,很多使用者便自創新法。事實上,利用羅馬拼音系統輸入的文字比較方便。
         現在很多使用即時通訊的人〈網路或手機都算〉都自創新詞,例如PLMM代表漂亮美眉,或者舊詞新用,例如「恐龍」指醜男或醜女。西安市西北大學的副教授林 允富十分開明地說,這類新詞充分反映了年輕人的創造力和個性。林教授認為大眾頗能接受網路語言,而且「因為使用範圍有限,所以網路語言對中文的負面影響不大。」
         但前教育部長劉冰並不同意。他說,「有些語言學家對混亂失序的網路語言抱持的態度不正確,竟然呼籲大家接納這種不標準的用語,不去干涉。只要是有責任的語言學家都應該批評並幫助矯正這種語言亂象。」中國政府口中的漢語並不是一種民主的語言。
         北京也發現有些父母發揮巧思為孩子取了獨特的名字,希望孩子與眾不同,但這卻對政府電腦系統的統一作業造成困擾。中國政府正在建立一個名字資料庫,列入官 方認可的漢字,規定父母從這些字當中為孩子取名。因為電腦常常無法辨識少見的漢字。二零零四年中國重新發放身分證,有四萬名北京人因為名字太複雜而無法申請,因為標準化的政府電腦讀不出他們姓名中的漢字。
         儘管中文書寫文字既複雜又有先天的限制,卻仍然隨著經濟發展的步伐快速往外擴張。政治高層的動作反映了這股趨勢。人大代表胡有清說,「在海外華人中推廣漢 語的運用已經不單純是文化事務,這將有助增強中國國力,而且這應該被視為發展我國「軟實力」的一種手段。」中國政府最近在世界各地成立「孔子學院」,以世界聞名的中國思想家命名,目的就是將漢語及漢文化推廣到全世界。
         不久前,中共才將孔子思想打入冷宮。孔子被視為封建中國的象徵,在中國現代史上成了過街老鼠。文化大革命期間更演變成明目張膽的破壞行動,稱作「反孔運 動」。根據亞洲研究協會的解釋,這次運動「目的是藉由焚書和批判流傳已久根深蒂固的孔教思想,抹除孔子思想對中國社會的所有影響。無數佛教和道教典籍和寺院都燒成了灰,許多古籍和古建築也是。」
         然而,中共現在卻重新擁抱這位思想家。這是因為孔子思想強調「尊重權威」,以及遵守人在社會中的本分。孔子思想也強調中共目前的口號:和諧。中共領導人擔心人民對其政治哲學日漸疲乏,只希望能找到一套替代的規範,幫助他們穩住政權--這次要有別於共產主義,而且最好源於本土。
         中國國際戰略基金會研究員秦曉鷹指出,「中國政府決定大力推動「孔子學院」的建設。」二零零四年底全球只有六家孔子學院,目前則已超過一百五十家,而且中 國計畫到二零-零年要達到五百家。教育部預測到時候全世界學習中文的人口將從二零零六年的四千萬人,增加到一億人。
         秦表示,「對外漢語教學的不斷強化和有利推廣,勢必帶來中國文化在世界的傳播,這也是應有之意。正是因為有了這樣明確的目的,所以建設「孔子學院」也有了明確的性質定位,即『在全世界推廣漢語』。」另外,國家對外漢語教學領導小組組長孔琳也說,「這麼作是為了因應漢語學習需求快速增加,越來越多人體認到中國在世界扮演的重要角色。」孔子學院就是該小組協助成立的。
         北京聲稱孔子學院是傳播漢語和漢文化的管道,但這些由國家贊助的學院,日後很可能變成宣傳中共其他政治政策的中心。孔琳表示,「孔子學院越來越多,將有助於將中國語言和文化推廣到全世界。」胡有情所說的「軟實力」快速擴張,暗示了中國的公關新攻略。
         中國政府在國內所有私人企業幾乎都設黨支部。這些快速增加的學院,不可能沒有監控意圖。中共將曾經受盡羞辱的孔子思想「重新包裝」,復興孔學,為黨服務,讓人不禁有「文化大革命」又借屍還魂的感覺。

《原文摘錄:中國無法偉大的五十個理由〈第三十五章〉》 撰文.David Marriott & Karl Lacroix(2015-09-25再修訂)

第三十四章 白領犯罪


二零零五年,中國建設銀行行長張恩照被控以批准貸款為條件,收取四百萬元賄款。
<         第四危險族群分三種罪犯,第二種罪犯就是穿白襯衫、戴黑領帶,可以直接掌握公司財務和進出銀行的人。
         中國的白領犯罪很少是單人犯案,因為反咬公同一口幾乎是社會認可的行為。這些人雖然屬於第四個危險族群,卻因為社會地位不同,反而很少跟藍領罪犯接觸。白領犯罪在中國十分猖獗,尤其在銀行業,因為看得到摸得到的錢都集中在那裡。
         二零零五年銀行詐欺金額高達九百五十億美元,比前年增加31%。先是一月份,中國銀行黑龍江分行爆發弊案。當地的東北高速公路股份有限公司聲稱在該行的三千五百萬美元存款不翼而飛,之後分行行長高山就逃往海外,數名行員也下落不明。調查發現其他公司也有共八千五百萬美元存款去向不明。警方後來逮捕東北高速董事長張曉光,懷疑他詐取公款。二零零七年二月分行行長高山終於在溫哥華落網。
         二零零五年,中國建設銀行行長張恩照被控以批准貸款為條件,收取四百萬元賄款。張閃電辭職,二零零六年底被判十五年徒刑。也是同年,中國懲處了四大銀行將近八百名失職行員,其非法或擅自放款金額總計達七百三十億美元。這些銀行經理藉違規放款得到汽車、房子、旅遊或其他非貨幣形式的優厚回扣。
         二零零六年,上海浦東發展銀行宣佈發現行內不當放款金額達五千萬美元。貸款人曲滬平利用他人的身分證申請貸款,再拿錢去購買高級公寓。同年,交通銀行的華北分行也爆發金額達二千五百萬美元的詐欺案。
         警方不斷追緝白領犯罪,也在二零零六年取締了七家地下錢莊,查獲一百四十億元。其中一家位於上海的地下錢莊涉嫌五十億元的洗錢案,是中國目前為止破獲的最大洗錢案。
         說到取締行動,公安部調查員韓浩說「毒品交易、走私、貪污、詐騙等犯罪現在都緊密相連,對國家的政治、經濟和社會穩定構成嚴重威脅。」韓並未提出確切的洗錢總金額。但中國人民銀行反洗錢局副局長蔡憶蓮表示,沒有精確數字是因為「中國的反洗錢工作起步很晚。」
         二零零七年爆發中國最大的現金竊盜案〈相對於藉貸款等管道貪污〉。河北省兩名銀行行員盜取五千一百萬元現金,把四千三百萬元用來買樂透。人民幣紙鈔的最大面額是一百元。也就是說,這兩名行員得把五十一萬張紙鈔塞進口袋、餐盒和公事包裡。兩人表示銀行並不會每天點收現金,所以要偷錢很容易!他們買的樂透並未中獎--鉅款入袋後,並沒有比當行員時過得好。
         零售業也頻傳詐欺案。一九九七年,一群中國商人經美國連鎖超商普馬〈PriceSmart〉授權,得以使用其名字和商標在中國開設分店,除此之外雙方關係不大。外國品牌在中國深受青睞,可能因為如此,到二零零四年普馬在全中國已有四十一家分店。由於擴充速度太快,導致公司負債累累,經理階層開始說謊,非法挪用公款並假造合約申請銀行貸款。公司倒閉前累積了高達二十億元債務,而固定資產只有六億。二零零四年倒閉後,創辦人劉五一逃亡海外,至今在逃。經理人就沒那麼幸運了,總裁吳衛東二零零七年初被判無期徒刑,另外七名經理最多被判十六年。但沒人提到很多供應商和會員〈預付了幾百或幾千元的卡片儲值金〉可否拿得回損失的錢。
         二零零六年前十一個月,警方在全國商業界〈不只是銀行界〉共破獲五萬八千宗金融詐欺案,追回將近二十億美元。確寶的竊盜金額當然不明,但案件數比前年增加 6%。
         二零零七、零八年富商張榮坤和周正毅涉嫌的弊案登上頭條。張被控以標下高速公路建案為條件,賄賂官員逾四百萬美元。二零零三年他還拿竊自上海社會福利基金的三千萬美元開了一家投資公司。隔年四月他被判刑十九年。周正毅原是中國首富,二零零三年因操縱證券交易被判刑三年,從此身敗名裂。二零零六年出獄後不久,他又因盜用近三千萬美元公款及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以獲銀行貸款被捕。二零零七年底他被判刑十六年,媒體雖然報導了此事件,卻未提張周兩人都跟上海政治高層關係密切。
         不只大企業貪污圖利,連小規模企業也不遑多讓。二零零七年中媒體報導了假幣的問題,指出越來越多便利商店購入大量假幣作為找零。跟其他犯罪一樣,假幣犯罪鏈運作周密。據媒體報導,首先中間人會以市值的三分之一買進一元假幣,再轉賣給商店。記者訪問了兩名中間商手下的員工,其中一人說他負責銷售,要在大街小巷和網路上張貼廣告。警方查抄了多家假幣工廠,有一家設在豬舍底下,警方從中搜出八噸假幣。媒體說假幣製造中心是河南省〈常被歸罪的省分〉,但又強調二零零六年前十個月警方在湖北省共查獲近一千一百萬枚假幣。
         各個公領域似乎都傳出弊案。警方搜查山西省離石市某賭場,結果發現屋主竟是該區的法院庭長馮建群。開賭場和其他賭博行為在中國都是違法的。但馮的賭場竟離派出所才二百公尺,大多警員都到那裡聚賭。當地警察不敢介入也不想失去非法獲利來源,因此才由外地警察進行搜捕。離石市的賭場已經營運一年,為了方便內部放高利貸的人討價,還建立了自己的仲裁制度。欠錢不還的人會被丟進地窖直到還錢,馮也縱容這種作法。
         司法弊案--另一種白色犯罪--在中國也日益猖獗。二零零六年,深圳中級人民法庭五名法官因慫恿行賄和收賄被捕。同一年,安徽省草陽市中級人民法院三名最高法官被控收賄。二零零四年,被控貪污的法官有四百六十一名,二零零五年有三百七十八名,二零零六年二百九十二名。雖然遭起訴的法官人數逐年下降,但最高法院院長蕭揚卻說,他還是很擔心司法貪污的「情況嚴重」。法官貪污的技巧高不高明,就看他是不是能比他代為執行的法律搶先一步。
         往後數十年,中國白色犯罪的規模會越來越大,因為要加入並「分享」這塊肥油出奇地容易。新人只要有個高級職位、會玩數字遊戲,並願意吸收更多人加入這個龐大網路就行了。經濟急速成長失去控制的壞處是,中國的犯罪產業也會跟著急速成長、失去控制。

《原文摘錄:中國無法偉大的五十個理由〈第三十四章〉》 撰文.David Marriott & Karl Lacroix(2015-09-25再修訂)

第三十三章 前進的目標


田漢一九六八年遭人批鬥毆打後就下落不明,沒有留下任何話語,連骨灰也不知淪落何方。所以有云:『誰哪方面相信或幫助共產黨,必在哪方面失去自己性命或惡報。』

聶耳一九三五年在日本游泳不慎溺斃,這也許是塞翁失馬,要不然他可能像田漢一樣被鬥死,但也應了:『誰哪方面相信或幫助共產黨,必在哪方面失去自己性命或惡報。』
起來!不願作奴隸的人們!
把我們的血肉,築成我們新的長城!
中華民族到了最危險的時候,
每個人被迫著發出最後的吼聲。
起來!起來!起來!
我們萬眾一心,
冒著敵人的砲火,前進!
冒著敵人的砲火,前進!
前進!前進!前進!
         以上是中共國歌,一九三四年由詩人及劇作家田漢填詞。他跟很多中國人民一樣死於文化大革命。中國國際廣播電台指出,「田漢一九六八年遭人批鬥毆打後就下落不明,沒有留下任何話語,連骨灰也不知淪落何方。十年後終於平反。」,但中間經過了百般曲折。
         國歌的譜曲人是聶耳,這首曲子本是電影《風雲兒女》的插曲。聶耳一九三五年在日本游泳不慎溺斃,這也許是塞翁失馬,要不然他可能像田漢一樣被鬥死。
         當初譜寫國歌時,「前進」的目標一清二楚:入侵中國的日本軍隊。人民解放軍自一九二七年成立以來,就是靠著「抗日戰爭」立下威名。但現在「前進」的目標較不清楚明確,因為解放軍長期休兵而模糊,也常因為冠冕堂皇的辭令而變得政治化。
         .中國的軍事力量不會用作進行戰略擴張的工具。但這並不意味著中國沒有權利或者不應該發展進攻性軍事能力,中國的軍事能力建設必須是攻防兼備型的。〈海軍少將楊毅,二零零七年六月〉
         .軍隊應該「對建構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和堅決保衛國家作出更多貢獻.....也應該增強捍衛國家安全、主權和領土完整的實力,同時跟下屬士官加強聯繫,促進民主發展,更加關懷士兵。」〈中共中央軍事委員會,二零零六年十二月〉
         .堅持自衛防禦的核戰略.....中國始終奉行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政策,無條件地承諾不對無核武國家和無核武地區使用或威脅使用核武器。〈《二零零六年中國的國防》白皮書〉
         .要在二零一零年前打下堅實基礎,二零二零年前後有一個較大的發展,到二十一世紀中葉基本實現建設信息化軍隊、打贏信息化戰爭的戰略目標.....立足於 打贏信息化條件下的局部戰爭,著眼維護國家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的需要,做好軍事鬥爭準備。」〈《二零零六年中國的國防》白皮書〉
         .新白皮書充分體現中國國防維護和平發展的基本理念。走和平發展道路,對內建構和諧社會,對外推動建設和諧世界,這已經成為我們的基本國策,決定了我們必須實行防禦性國防政策。〈人民解放軍軍事科學院研究員陳舟〉
         .新白皮書增加國防政策和戰略意圖的透明度。增加國防透明度的目的,就是增加國家間的相互信任。新白皮書在安全環境判斷、安全戰略思想以及國防政策和軍事戰略的許多方面都作了公開闡釋,有力駁斥了「中國軍事成脅論」。〈人民解放軍軍事科學院研究員陳舟〉
         .資訊科技日新月異,解放軍也加快著眼於機械化和信息化的現代化腳步,並宣佈將在二十一世紀中實現建立信息化軍隊及打贏信息化戰爭的目標。〈《中國日報》的解放軍建軍八十週年專題〉
         .我們要繼續以最大的誠意,盡最大的努力,促進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爭取和平統一的前景.....絕不允許任何人以任何名義任何方式把台灣從中國分割出去。〈中國國防部長曹剛川〉
         你也許發現以上聲明很多都想說服世界相信中國的和平目標。但中國政府和解放軍的行動戳破了這些謊言。比方說,二零零五年中國通過「反分裂法」,明訂若「和 平統一的可能性完全喪失,國家得以採取非和平方式及其他必要措施,捍衛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但如何判定「和平統一的可能性」完全喪失?文字的詮釋空間如 此之大,中國想怎麼解讀都行。領導者隨時可說他們認定可能性已「完全喪失」,便出兵鎮壓所謂的「分裂」省分。
         解放軍的很多聲明都利用了這種詮釋空間大的語言。中央軍事委員會指示解放軍應積極「捍衛國家安全、主權和領土完整」,即有效賦予解放軍政治和軍事上的權 力。像中國這樣的國家,動不動就把日常的負面事件說成「對中國的侮辱」或「反中國行為」,很多事到他們那裡也可能變成「主權問題」。
         例如,二零零七年七月底,亞洲男籃錦標賽在日本德島縣進行決賽,會場卻奏出台灣國歌,激怒了中國。中共要求以「中華台北」代表台灣,只能升奧委會會旗,奏 奧委會會歌。中國外交部後來還嚴厲譴責日本駐華大使,稱日本奏台灣國歌「嚴重違反《中日聯合聲明》等三份政治文件的精神,也違反奧委會關於中華台北參賽的 有關規定。」外交部表示,「中方對此表示強烈抗議,要求日方立即採取有效措施,消除惡劣影響,防止再次發生類似事件。」
         如果這種小疏忽都會引發這麼強烈的「中國式傲慢」,想想如果發生更嚴重的事會有什麼後果,比方誤入國家領空、飛航意外,或軍演太過投入誤闖領土。還有我們 該怎麼解讀中國「無條件」承諾「不對無核武國家使用或威脅使用核武器」,還有「中國始終奉行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政策」這些話? 「不對無核武國家使用或威脅使用核武器」,難道暗示依照國家政策可對核武國家使用核武器嗎?
         別忘了,二零零五年中解放軍少將朱成虎曾說,如果中國對台動武,而美國出面阻擋,「我們一定會用核武器予以還擊」。他還說,「我們中國人準備好西安以束的 城市全部被毀,但美國人也要準備好數百個城市被我們中國人摧毀。」有趣的是,朱表示這是他個人意見,北京雖說他的言論不代表國家政策,但政府內部對朱少將 的批評卻出奇的少。已開發國家的高級將領要是發表這種煽動性言論,十之八九會被降級甚至強迫退休。但朱少將顯然末受懲處,仍是國防大學防務學院院長,二零零六、零七年也照常宣告國防政策。朱成虎會不會無意說出「國家真正的政策」,預示台灣也許在二零一五到二零二零間就會被毀?奪回台灣很明顯是解放軍的主要 目標之一,而且不管政治領導人是否批准,解放軍最終都會設法實現目標。
         從國際的觀點來看,解放軍還有其他較不明顯的目標。其中一個鎖定二零零二年獨立的東帝汶。中國是第一個跟東帝汶建交的國家,而且還介入東帝汶的內政--中國自己當然不允許別國干預中國「內政」。此後中國即不斷增加對此貧窮國家的援助。二零零七年他們甚至開始幫助東帝汶興建總統府和外交部大樓, 而且完全免費。可以想像這些建築物裡應該裝設了「電子竊聽器」。中共駐東帝汶大使蘇建對《紐約時報》表示,「東帝汶領袖把中國當成老大哥和最可靠的朋 友。」
         筆者認為,十年內東帝汶就會出現軍事港口,中國軍艦就在裡頭「訓練」,海軍陸戰隊也會進駐,內陸更肯定會部署戰鬥轟炸機。此外,中國想必會以「維護地區安全為由」,不斷往來航道巡邏,隨時隨地宣示對南海的主權。
         蒙古最近與美國建立軍事關係,可能延後中共和解放軍設想的內外蒙統一遠景。目前內蒙的漢人遠超過蒙古人,但中共很可能操作中蒙的歷史淵源,展開擴展「生存空間」的行動。
         解放軍五零年代介入韓戰凱旋而歸,現在只要北韓政治局勢惡化,中國覺得有必要出面「維和」,解放軍絕不會錯過立下汗馬功勞、表揚英勇戰士的機會。
         本質上,軍事競賽也是種猜測競賽。未來,中共一定會聘用軍事專家,構想引起未知征戰的各種可能理由。而所有衝突都是從語言交鋒開始的,目前中共似乎樂此不疲。只是等中共不再逞口舌,麻煩就真正開始。
         中共國歌有句歌詞是:「中華民族到了最危險的時候。」全世界正等著看中國要往哪裡「前進」。

《原文摘錄:中國無法偉大的五十個理由〈第三十三章〉》 撰文.David Marriott & Karl Lacroix(2015-09-25再修訂)

第三十二章 肥胖和健康問題


21歲的朱曉明,是上海師範大學的在讀大學生,260斤的肥胖體型,和男性身份不搭調的細膩聲線,讓他一度因同學的嘲笑而陷入自卑。

史上最胖男嘉賓震撼登場。
         中國三十年來的開放改革帶來的顯著改變之一,就是人民的健康。
         一九八二年,開放政策才開始三年,就有研究員指出,「從飲食的角度來看,中國食物政策規劃者的表現比西方好很多,同時也避免了肥胖和心血管病歷增加的相關問題。」
         一九八五年,七到十八歲的都市男孩只有 0.2% 超重,到二零零六年竟然增加到25% ,增加幅度超過一百倍。另一方面,二零零五年時,中國鄉村五歲以下兒童逾 9% 體重過輕,最貧窮的農村有14.4% 過輕。另外,鄉村兒童有 17% 發育較正常標準緩慢。
         上海是全國最胖的都市,肥胖男童佔 15.1%,肥胖女童佔 9.2%〈非過重〉,全國肥胖男童平均佔 11.9%,肥胖女童佔五%。男童比女童肥胖的一個原因是社會普遍重男輕女,父母、祖父母、親戚較寵男生。媒體在二零零八年指出,十到十二歲的中國都市兒童有8%肥胖,15%過重。同年十月媒體又指出,到二零一五年全國會有 10%肥胖人口,到二零二零年則有 60%運動量不足。
         北京有五成以上的中學生和六成高中生血壓過高。根據某次對一千三百萬名學生進行的調查發現,學生的肺活量〈整體健康的關鍵指標〉自二零零零年以來降低三百毫升。實際上,六歲兒童的平均肺活量約 2100 毫升,十四歲青少年約 3600 毫升。
         根據中國衛生部的資料,中國六歲都市兒童比三十年前高 2.5 吋、重 6.6 磅,平均身高約 4 呎、體重 47 磅。美國同齡的都市小孩平均身高跟中國一樣,體重則多三磅。中國緊追在後。
         中國普遍認為小孩白白胖胖就是健康。再加上現代兒童運動量銳減,看電視和打電動等久坐的「活動」增加,想不碰上體重問題都難。此外,中國兒童的遊樂場地日漸縮小也是一大問題。都市發展突飛猛進,導致很多戶外遊樂場消失,有些成為建地,有些成為需求日增的停車場。根據二零零七年對二千五百名學生進行的調查,五成三的學童只能在家玩,四成五在住家附近或公園裡玩,因為沒有適當的遊樂場。其中有一成九很少運動,因為缺乏設施器材。
         北京師範大學體育與運動學院院長毛振明指出,中國小孩的「關節硬、肌肉軟,缺乏運動導致動作不協調。」教育部體育衛生與藝術教育司司長楊貴仁認為,現代人的生活非常依賴汽車,更使問題惡化。習慣使用手扶梯和電梯,以及缺少體力勞動也一樣。
         天津市社會科學院研究員王曉波說,「很多中國父母不喜歡讓孩子到外面玩,因為交通和治安問題日漸惡化,他們放不下心。」還有以考試為重的中國文化也是問題之一。很多學校縮短甚至取消體育課,認為體育課是「浪費時間」。學業表現比身體健康要緊。體育衛生與藝術教育司副司長廖文科指出,「近幾年學生長得更高更壯,但體力卻下降。」
         教育部體育工作處調研員王龍龍說,「很多父母和老師都很功利主義,只關心孩子能不能找到好工作、賺大錢。目前很多學較都有「成績勝過一切目的心態,這意味著學生只專注於考取好成績,忽略了身體健康。」
         以北京女童珠珠〈音譯〉為例。她今年十二歲,星期一到五每天要在學校待九個鐘頭,比爸媽的工作時間還長。到了週末,爸媽可以躺在床上休息,珠珠卻得早上學鋼琴、下午補習英文和數學,而且六日兩天都要。六日晚上她有一小時玩玩具的時間。她母親安惠〈音譯〉今年四十二歲,表示「上大學之後她就有很多時間可以玩了。」
         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二零零七年的調查發現,珠珠並非特例。該調查訪問了中國大城的二千五百名學童,發現越來越多孩子童年不快樂、負荷過重,他們平均一天上學八.五小時,有些甚至多達十二小時。受訪父母中約一半表示他們常禁止小孩到外面玩,怕讀書時間減少,有六成孩子說他們沒有玩伴。超過一半的孩子說他們最大的願望就是能「好好睡一覺」。
         楊奕凡〈音譯〉也是一個例子。他今年九歲,平常六點半起床,五點半到家,回家還要上三小時的家教。週末他八點起床學鋼琴和國畫。星期天下午是自由時間,他通常都在睡覺,因為累壞了。他說就算去找朋友玩,朋友也在睡覺。
         很多父母都知道小孩很辛苦,但又覺得自己別無選擇。珠珠的母親說,「如果她現在放棄,不用功唸書,將來失敗一定會後悔。」楊奕凡的大學教授父親則說,「這樣鞭策他有沒有意義我不知道,可是我們好像非這樣不可,就跟其他人一樣。因為如果不督促他考上好高中,其他小孩就趕上來了。這樣他們考大學、找工作,甚至到最後選擇人生的時候,就永遠比我們兒子佔了更多優勢。」
         這些孩子就算有休閒時間,大多也把時間花在看電視或打電動上。有份全國調查發現七成六高中生和八成三大學生已患近視。上海的一項調查發現,七成一學生有視力問題,比二零零零年的調查增加了 9.25% 。上海公共衛生單位負責人劉新〈音譯〉表示,「我認為視力惡化是因為學生普遍沉迷電玩和缺乏眼部運動所致。」十六歲的北京男孩李曉〈音譯〉說,「上學、做功課、看電視和上網就是我每天的生活。我只有體育課才做運動。現在我們一個禮拜大概有兩堂體育課。」
         飲食習慣當然也是一大關鍵。國際速食業巨人,像是肯德基、麥當勞和必勝客都要負很大的責任。不可思議的是,高熱量飲食有害健康的觀念並不普及。山西省省會太原市的中小學生衛生保健所專家研究發現,很多父母認為生活水平提高,自然就會吃得更好、更加健康,所以就放任孩子吃高熱量食物,全不知道這對健康的影響。還有一位北京家長高貴珍〈音譯〉說,「我兒子很愛肯德基和麥當勞,他們考得好我就會帶他們去吃當獎勵.....小朋友很流行.....應該不會怎樣。」
         營養知識在中國普遍低落。中國最進步的城市上海,只有一百名營養學家,很多甚至沒有執照。上海的一項營養調查發現,每天喝牛奶的小孩不到四成,一週當中有好幾天沒吃早餐的小孩有 8%;年輕人口逾一成太胖或太瘦,而且有缺鈣或貧血的毛病。上海的營養學家蔡美琴指出,「不當的飲食和生活習慣會造成健康問題。」她說父母應該以身作則,讓孩子保持良好的飲食習慣。上海計劃到二零零九年每間學校都要設營養師,目前只有三成學校有營養師。
         但西方連鎖速食店並沒有放慢擴張的速度。例如肯德基考慮把加盟金從八百萬元降到二百萬元,推進年開四百家分店的計劃〈目前在中國共一千七百家〉。麥當勞也不斷擴充得來速的數目,不眠不休地開設分店,目前這個漢堡巨人在中國已有七百七十家分店,預計每年新開一百家。乃有項調查發現中國是全世界最愛速食的五大國家,三成中國民眾每月吃一兩次速食,21%一週吃一兩次, 6%每天吃, 3%一天吃一次以上。
         除了速食還有其他問題。早上沿著中國任何一個城市的大街走,一定會看到很多賣中式早餐的小販,而且很多都是油炸食品,例如粢飯糕〈編按:將煮好的米飯放冷定型之後切塊油炸〉、油條。還有很多各式各樣的煎餅和油炸圈餅,以及內餡包著肥豬肉的煎包。
         中國城市大多生活步調快速,大家沒有時間坐下來好好吃頓比較健康的傳統中式早餐,比方像米熬成的粥。不管是小學生或白領階級,早餐都是在上學上班途中解決的。根據二零零八年的一份研究指出,「富含蔬菜和碳水化合物、肉類含量少的中國傳統飲食,已經不復存在。」
         成年人的情況也不樂觀,五個有一個過重,有高血壓和貧血問題的人也是五個就有一個--至少在大城市如此。但根據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二零零五年的調查,住在貧困鄉下地區的三千萬居民超過三分之二營養不良。糖尿病患者也日漸增加,北京的糖尿病患者每二十個就有一個在十三歲以下。但該調查卻說,「國人不健康的營養攝取方式,可能會阻礙國家長程的經濟發展,應該認真處理。」
         令人懷疑這份報告究竟是從人道關懷還是經濟考量出發。
         除了年輕人的飲食問題以外,愛好菸草的中國文化也指向數十年後將浮現的重大健康問題。目前中國吸菸人口約三億五千萬,比美國總人口還多,平均一年抽掉1.7兆根香菸,佔全世界年香菸消耗量的三分之一。大多抽菸者相信抽菸對健康的影響不大,有些甚至認為抽菸有益健康。小孩要買到香菸很容易,雖然是違反法律的。
         中國男性有六成抽菸,女性只有 4%,這是包括十五歲以上的抽菸者人數,但十八歲以下的抽菸人口就超過一億。另外,每年有三百萬人染上抽菸的習慣。根據二零零五年的調查,每年死於抽菸相關疾病的人有七十萬,估計到二零二五年會增加到每年二百五十萬人。二零零八年十月發表的一份報告將框架拉大,指出中國二零零二年有二百二十萬人罹患肺癌,一百六十萬人死於肺癌,到二零二零零年肺癌患者會多達四百萬人。
         二零零五年,跟抽菸相關的疾病耗費了中國二千五百億元,比菸草業的稅前利潤多出一百億元。其中約一千六百六十億花在治療抽菸引起的二十三種主要病症。另外,壽命減短、工作時數減少、吸入二手菸、環境污染和抽菸引發的火災,造成的損失共八百六十一億一千萬元。
         據估,只要中國將每包香菸的價格提高零點四元,一年消耗的香菸量就會少掉四十五億包。中國目前的菸草稅率是世界平均菸草稅率的一半。但金錢再度凌駕於中國的大眾健康之上。中國菸草專賣局張保振表示,「禁菸可能影響社會穩定。」二零零七年三月他說,「前蘇聯解體時,沒有菸,菸民大鬧,這也可能在中國發生。」「中國是個開發中國家,還需要菸草工業。」他說,並指出二零零六年菸草工業每天貢獻國庫八百億元。菸草稅佔中國每年總稅收的一成。
         同一月份,中國修法禁止外國公司在中國販售菸草,根本是為了「滿足貪慾」,以國人健康為代價撈取最大利益。像沃爾瑪和家樂福這些大型零售商都被迫停止菸草買賣,連中外合作企業也是。這些企業的菸草執照到二零零八年就失效,之後就不再補發。中國政府似乎只想打擊錢會流到別人口袋的抽菸習慣。
         本章一開始引用了國際科學家團隊所作的研究,該研究的結論是:「中國還有很多地方值得學習。這個國家靠著植物類食物餵飽了十億人民,並快速從農業社會轉變成工業社會,目前為止卻都避開了衝擊西方國家的幾大病症。」這段話寫於十五年前。令人痛惜的是,中國幾乎徹底浪費了這個優勢。中國原本佔了上風,結果卻任由自私、貪婪和對國民健康的漠視,釀成了嚴重危害社會大眾的問題。

《原文摘錄:中國無法偉大的五十個理由〈第三十二章〉》 撰文.David Marriott & Karl Lacroix(2015-09-25再修訂)

第三十一章 台灣,民主藥丸


香港人已看清了中共是什麼。

中共欲統戰台灣及香港(澳門已失陷),近年港台兩地也有大型抗爭,台灣的太陽花學運,香港的佔領中環(又稱:雨傘運動,於2014年9月28日因中共江派官員張德江、梁振英、張曉明、王光亞等人圖謀落閘拒絕真普選,而警方當日拋擲87枚催淚彈想驅散示威人群,而市民手無吋鐵,遂用雨傘抵擋如雨擲來的催淚彈,而佔中三子於凌晨宣佈佔領中環正式啟動,而市民走避之下分別佔領金鐘、銅鑼灣及旺角,維持達79日方暫作結束)等,佔中更凸顯出香港地政府及警員只是與匪同伍出力賣港無甚作為。
         民主是種苦口良藥,對於某些執政者來說,要吞下這種藥很難。民主這種藥,可以保護個人權益,避免黨爭的迫害。民主這種藥,就跟其他藥物一樣,有很多副作 用,但也讓個人得以存活、茁壯。民主有很多種方式可以進入一個政治體系中,例如人民起義爭取自由、推翻殖民控制,或是大規模戰爭。大多數的民主政體都是歷經艱辛才誕生的。
         還有一種更獨特的、將民主注入極權或共產國家的方式,那就是服用「民主藥丸」。而在限制公民自由的國家中,政治領導人可能低估了他們即將服用的民主藥丸的威力。現今中國的政治體制正等著服下兩顆民主藥丸。一是香港,一是台灣。顯然,中國把這種民主藥丸視為「毒藥」。其實中國老早就可以佔領香港,用不著等英國放手。另一方面,中國並未跟台灣正式簽訂和平協議,因此中國隨時可以提高對台灣的武力威脅。但中國並沒有選擇這兩條路。
         目前,香港享有有限的民主,人民自由受北京政府嚴控。從香港一九九七年回歸中國以後,北京曾三度對香港的基本法提出釋法,而香港媒體也為了討好北京進行自 我監督。中共對香港的態度就像貓抓老鼠的遊戲,迴避香港境內的民主聲浪,讓香港人一等再等。他們很清楚只要再等四十年左右,香港自治五十年不變的承諾就會期滿,到時候中共領導人臉上就會重現笑容,告訴這世界「情況變了喔」,然後收回前殖民地香港境內的所有民主。
         你覺得香港能夠完全民主化,然後香港人得以行使自己的權利,在六月四日上北京紀念天安門事件週年嗎?香港的民主派人士能夠運用這份自由,在中國其他大城成立民主政黨嗎?或者,香港記者可以問共產黨內的政治人物可能洩漏「國家機密」的問題嗎?答案顯然是「不行」。北京絕不曾容許這種事發生。筆者認為北京永遠不可能讓香港完全民主化。
         令人意外的是,英國有豐富的殖民經驗也熟悉外交事務,竟然不知道香港永遠不可能民主化。畢竟民主藥丸的藥性太強,共產國家是吃不消的。一旦服下這顆「毒藥」,民主就會像病毒一樣擴散,一城接著一城,所以中共一定會想盡辦法阻止這種事。
         目前香港普選毫無進展,當局給的藉口是,香港人民無法同時專注於民主和經濟發展。北京會強制香港專注於維持經濟穩定,而不是爭取民主、造成社會不安定。只 要讓香港實現民主訴求,中國其他大城就可能有樣學樣。不過,比起整個省要求政治民主,城市的民主訴求就相形見小了。
         台灣如果維持目前的民主政體回歸中國,則中國將面臨極大危險。其他「自治區」,例如新疆、西藏和內蒙,看見台灣實施民主制度,也會想為自己爭取民主。這麼 一來,中國的行省制度會被民主分裂,紛紛瓦解。屆時,中共將無力防堵民主滲入,因為民主制度會開始「治療」共產黨之前的弊端。看看中國對台灣前任和現任民 選總統的態度,就知道北京無論如何都不可能服下民主藥丸。
         台灣前總統李登輝就兩岸關係提出「兩國論」時,中國媒體將他打為「民族敗類」,說他是「國家最大垃圾」,並稱「支持統一反對分裂必勝,抵抗這種歷史趨勢的 人必亡。」即使在李卸任後過了很久,中國媒體照樣諷譭他。二零零七年李參拜靖國神社,因其兄長也是神社祭拜的二百五十萬陣亡將士之一。李稱這是「他家裡的 事」,而日本內閣官房長官則表示對「個人行為」不表評論。台灣外交部長也說,「李前總統現在是平民,我們尊重他個人的決定,這件事跟政府無關。」但北京對 李毫不尊重。中國媒體報導,靖國神社之行暴露了李『台獨分子的醜惡嘴臉』,而不知它自己才是暴露了醜惡嘴臉及自私心態,這些謾罵更顯中共的小家心理。
         當台灣巨商許文龍發表支持台獨人士的言論時,中共媒體又顯「本色」,勃然大怒地甚至運用法西斯語言貶低他。《人民日報》說「許跟人交談喜歡說台語或日語, 很少說國語」,暗示唯有漢語才是文明的語言〈亦暗示了中共的宗族歧視心態,而它們不知道自家人民也流通約八十多種方言,而不懂聽說「漢語」〉。
         媒體還嘲弄他的經商成就,說「支持台獨的台灣商人其實常玩些見不得人的把戲賺中國大陸的錢。」《人民日報》也引了某不具名商人的話:「在中國大陸賺錢卻支持台獨實在不合理。」
         台灣前總統陳水扁同樣遭到無數諷譭和辱罵,比方說他是個有「邪惡動機」的「麻煩製造者和和平破壞者」。前副總統呂秀蓮則是「露出了極端分子和無可救藥的台獨煽動分子的醜惡面目。」她也是「民族一大敗類」。
         這些用語背後帶有直接的武力威脅,警告台灣人民不能肆無忌憚決定未來的走向、擁抱他們積極推動的民主。中國不了解的是,台灣跟香港和澳門的情況不一樣,台灣人根本沒把自己看成「中國」的一省。事實上,台灣人大都認為自己是「台灣人」,不是「中國人」。
         人民解放軍少將彭光謙談到台獨的可能性時表示,「如果台灣分裂分子想賭一賭〈搞台獨〉,必然付出慘重的代價,必然遭到可恥的失敗。」對中國政府來說,國家 的最大目標是統一。統一比任何問題都要重要,甚至比我們在書中提到的各種嚴重問題還重要。中共說願意賠上奧運、世貿組織會員國、外資,當然還有士兵的性 命,奪回「叛變的省分」,又顯出病態心理。
         二零零五年中國更明確提出「反分裂法」,明訂若台灣宣佈獨立,中國將「採取非和平方式及其他必要措施,捍衛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更令人憂心的是,此法容 許當中國認定「和平統一的可能性完全喪失」,那麼它得以「採取非和平方式及其他必要措施,捍衛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這表示中國隨時可以斷定和平統一的可 能性已喪失,並把這當作『合法』攻台的藉口。
         反分裂法中提到「台灣問題是內戰的遺留問題」,可見北京只能從歷史角度去看待兩岸問題,毫不考慮當前的狀況。國民政府一九四九年撤退來台後,台灣在五十年 內實現了中國「五千年」來〈中共常把「悠久歷史」及「從來都是」掛在嘴邊〉都無法實現的民主政治--而中共不認為這跟兩岸發展有何關係。

中國和台灣最後會怎麼發展,我們可以合理推論出七種可能:
         一、中共全力開戰,摧毀台灣。這會造成嚴重的政治紛亂。中國會受全世界排擠。外資紛紛撤出中國,使中國的貿易和工業受重挫。很多國家會拒絕跟中國貿易往 來,對中國企業造成衝擊。也有國家會拒收中國學生,破壞中國的學術、知識和創造性發展。台灣軍隊反擊,重創中國的基礎建設,若是使用核武還會破壞自然環 境,土地經數十年才會復原。說不定還有其他主權國家加入戰爭,因而擴大了戰爭規模。台灣人民會遭殲滅。
         二、中國怕就怕台灣軍隊成功打敗協調不佳、經驗不足又龐大笨重的解放軍。這種情況下,成功反擊的台灣軍隊可能得到其他主權國家的幫助,中國其他地方〈從西 藏和新疆開始〉也會群起反抗共產統治。眼見各方全力抗戰,中國將大受震撼。中國歷史將陷入長期動亂,各方勢力爭搶政權,外國軍隊又會踐踏中國土地,帶來「國恥」。不過,這一次前來的是聯合國軍隊,而且中國戰敗可能就是民主政治的開始。
         三、中共發動有限的延長戰,人力和資源都損失慘重,台灣人民對中國和共產主義更加深惡痛絕。世界將明顯分裂成支持台灣和支持中國兩個陣營。支持中國的國 家,軍武和商品貿易會蓬勃發展。支持台灣的國家,要面對國內公民不合作/反戰示威的問題,以及要求遠離「他國戰亂」的聲浪。全球經濟會因為航線縮減而受害,進出口貿易也將受影響,台灣資訊科技產業減產,將導致全球經濟衰退。最後聯合國會出面調停,兩方回歸常態。
         四、中共決定放棄台灣主權,讓台灣宣佈獨立。台灣得以全面自治,並獲得世界認同。一開始中共會覺得自己顏面盡失,但全世界會對中共的決定予以高度肯定。國 際一致認為世界避免了一場戰爭,中國不愧為泱泱大國,作出了最好的選擇。全球經濟蓬勃發展,台灣也蓬勃發展,台海兩岸建立友好關係。中國未受民主政治侵擾,維特「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五、兩岸達成外交協議,台灣重回大陸懷抱。不管經由暴力手段或和平協商,台灣終於接受中國的提案,接受自己是中國的一省。中共逐步取消台灣之前進行的憲政 改革,台灣自治區的民主將漸漸消亡。戰爭解除,經濟蓬勃發展,但台灣的民主成果--中國歷史上前所未有--將化為烏有。
         六、台灣接受「一國兩制」回歸中共。但台灣終究跟香港或澳門這類特區不同,而且接受「一國兩制」等於把自己當成被殖民的國家。如果性喜干預的中國共產黨, 真的允許台灣維持民主政治,台灣對中國將是危險的藥物。中國要是服下這顆「民主藥丸」,其他省分將質疑自己為什麼不能享有同等的民主。中國媒體至今並未討論這個選項,但這對中共也許是最危險的一個選項,因為台灣民主可能是治療中國共產主義的良藥。
         七、台灣跟中國分家,加入不同的政治架構中。台灣認為兩岸協商應該以國與國協商為基礎。「變節」的台灣人民就好比家族裡的浪蕩子,在祖國附近成立了自己的家族、自己的家規,還有自己的家系。中國把台灣看成一個出外闖蕩的孩子,靠自己的能耐想看看能闖出什麼名堂。於是中國任由台灣實行民主制度〈無論成敗〉, 維持中華民族認同,中共也可以延後服下這顆民主藥丸的時間。這種新架構就是「一族兩國」。
         還有一個理想解決方法:中國放棄共產制度,開始仿效台灣模式採用民主政體。這種情況下,台灣人民一旦認為中國已經徹底改變,就會願意跟自由、民主、開放的新中國統一。
         暫且不論理想方案。儘管兩岸維持現狀符合北京目前的利益,但中共顯然一直在為「武力犯台」作準備。中國的軍事支出相當驚人。根據美國國防部情報局二零零六 年的中國軍力報告,中國該年度的軍事經費介於七百億到一千零五十億美元,是中國政府公佈 的預算的兩到三倍。該局也指出「中國把最精良的設備部署在台灣對面的軍事區,可見因應台海可能的衝突,確實是他們近期的著力點。」該報告指出,「二零零五 年九月,解放軍進行了大規模、多部門的演習,明顯在為侵台作準備。而且中國六年來為侵台行動進行了十一次兩棲軍事演習。」
         二零零七年的報告則指出,「中國長期為因應台海衝突作準備,預防美國干預也包括在內,這似乎是中國現代化計劃的重要推動力。不過,針對中國的軍購和戰略思 維進行的分析指出,北京同時也在增加面對其他地區性衝突的能力,例如資源或國土方面的衝突。」而且,「國防部情報局估計,中國二零零七年的軍事相關經費介於八百五十億到一千二百五十億美元。」
         中國對此反應激烈,氣沖沖表示『中國是個愛好和平的國家,堅持和平發展的路線,只採取防禦性的國防策。』
         但台灣人民從不相信中國的「和平論調」。約十萬名台灣民眾走上街頭,抗議中國持續威脅犯台《編按:此處指的是二零零六年三月十八日發起的遊行》。當時的執 政黨民進黨主席游錫堃對此表示,「台灣人民絕對不會向中國日漸升高的武力威脅低頭。」上街民眾高喊「護民主、反併吞」口號。台灣人民認為,如果重回中國版圖,他們在政治上的損失會比經濟上的收益更多。
         台灣反對黨〈親民黨〉主席宋楚瑜受邀到中國訪問《編按:宋楚瑜是在二零零五年五月五日至十二一日訪問中國》,正在發表直播演說時因未維持台灣是中國一部分 的假象,反以「中華民國」指稱台灣而被「消音」,採訪記者也從三十名減為十名。中國媒體也因為宋暗示台灣非中國的一部分,不再稱此行是「搭橋之旅」。有趣的是,台灣人民從中國限制台灣政治人物發言自由這點,就清楚體認到就算回歸中國,北京也絕不會任台灣自由發展,但黨內決策者卻還是執迷不悟。
         同樣的,二零零八年十一月,中國海協會會長陳雲林來台參加兩岸自一九四九年以來最高層級的政治會談,卻拒絕稱現任台灣領袖馬英九為總統,再一次拒絕對台灣 社會和文化表達起碼的尊重。台灣民眾發起抗議,認為這次會談將立下危險的先例,台灣也得跟著中國一起說謊,稱台灣是跟中國「分離的一省」,不是擁有主權的國家。如果中國重新佔領台灣,這種強烈的政治訴求肯定會被中共禁止。
         台灣人也持續觀察香港的變化。一九九七年香港回歸中國,他們聽到了香港政治人物的談話,如政務司司長陳方安生--香港權力第二大的政治領袖。到了二 零零七年六月,陳對香港回歸後十年毫無進步表示遺憾。她接受法新社專訪時說,「我不知道理由何在.....為什麼香港人還沒準備好迎接普選。」她認為北京應把香港當作民主的試驗場,別再阻止改革。
         提醒各位一點,根據中英移交香港前提出的聯合聲明:「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保持香港原有法律中所規定的權利和自由,包括人身、二言論、出版、集會、結社、組 織和參加工會、通信、旅行、遷徙、罷工、遊行、選擇職業、學術研究和信仰自由、住宅不受侵犯、婚姻自由以及自願生育的權利。」但中國似乎不懂以上文字,雖然這是雙方正式簽署、聯合國登記有案的正式文件。而且這種情況並非第一次發生。二零零七年,人大常委會委員長吳邦國說,「香港的高度自治不是香港固有的, 而是中央授予的。」他表示「中央授予多少權,香港就有多少權。不存在所謂『剩餘權力』的問題。」意思當然就是說,中央未授予香港人民追求民主的權利。
         二零零三年北京嚐到了民主藥丸的苦味。中央硬要香港接受『反顛覆法』,結果促使一百萬人〈香港人口的七%〉走上街頭,是一九八九年天安門事件以來中國最大 的遊行。香港《基本法》雖然規定香港政府須禁止「叛國、分裂國家、煽動叛亂」的行動,但中國提出的新法等於強迫香港接受北京箝制,香港媒體必會變得跟中國 媒體一樣膽小順從。此外,此法也要求香港取締在中國遭禁的組織,並嚴重限制了學術和勞工自由。香港大學指出,香港民眾僅一成六支持此法。就連『中央精選』 的代表、平常都乖乖聽話的香港立法會,這次也起來反抗。中共無法掌握自由慣了的香港人民的思考方式,急著想操作他們想要的結果,卻反而造成了反效果。
         中共常告誡他國應該「記取歷史的教訓」,自己卻不願記取過去的教訓。一九九六年台灣即將舉行總統大選,北京對台灣海峽發射飛彈,欲阻止台灣人民選出支持台獨的總統候選人李登輝。此舉不僅釀成國際事件,導致美國派遣兩艘航空母艦前往監控,而且弄巧成拙:台灣人力挺李登輝,最後他高票當選。
         二零零零年陳水扁參選總統時,北京並無採取軍事威脅,而是使用激烈話語相逼。當時的國務院總理朱鎔基說,「中國人民準備好要流血犧牲生命,捍衛祖國統一和中華民族的尊嚴。」北京最看不順眼的陳水扁得以險勝,也許是拜這些威脅之賜。
         共產制度建立在抗拒改革的規則上。民主制度則奠基在不斷分析、改變和重新規劃上--換言之,民主是種不斷進展的過程。但香港親中派立法委員卻否定了 民主制度這種富於彈性的特質,梁愛詩〈港人稱「香港江菁〉就是一例。二零零七年六月中國媒體報導,「梁委員坦承經過一百五十多年的殖民統治,導致有些香港 人的認同模糊,有些沒有清楚的認同感。她表示這需要時間改變。」梁愛詩的這番話尤其令人反感,因為話中暗示香港人不知道什麼對他們才好。她真正想說的是, 在英國統治下,香港人的自我認同產生偏差。
         民主帶來的挑戰,使認同感對每個國民來說,都是種有彈性、可移動、可改變的過程。梁梁愛詩不了解的是,香港跟很多脫離殖民統治的地區一樣,經過一百五十多 年的殖民統治,人民只會更加渴望民主,而對前殖民體制念念不忘,顯然是反映了對民主的渴望。梁梁愛詩這樣暗示香港人有自我認同偏差,等於是說香港人真正想要的是擺脫殖民主義的鐐銬,戴上共產主義的鐐銬。
         其實有自我認同問題的是中國自己。中國政治人物以為自己是醫生,可以治好香港這樣的後殖民地區或台灣這樣無外強殖民的分裂領土,其實他們自己才是病入膏肓、無藥可救的病患。

《原文摘錄:中國無法偉大的五十個理由〈第三十一章〉》 撰文.David Marriott & Karl Lacroix(2015-09-25再修訂)

第三十章 文 盲



簡體字是文盲用的記事標記,由文盲毛澤東改動刪去原本漢字而打造一套非文化字體,繁體字(或稱正體字)已在大陸淪陷了六十多年,所以不懂正體字的大陸人堪稱文盲並無不妥。根據中國的標準,會讀會寫的漢字(簡體字不屬傳統中國漢字)低於一千五百字即屬文盲。
         .羅先生:我祖父沒學過識字,我父親也是,我也一樣。幹嘛要學?我是農民,該了解的是動植物的知識,不是識字或寫字。
         .王女士:我們村裡大部分人都不識字。我們這裡沒學校,最近的學校又遠又貴。我想去上學,可是我爸媽覺得花錢在我身上不值得,因為我是女生。我想識字,但不知道誰能幫我。
         根據中國的標準,會讀會寫的漢字低於一千五百字即屬文盲。
         一九四九年「新中國」成立之初,全國文盲率超過八成。到一九九二年,中國成年人僅22.3%是文盲。十年後降到8.72%。8.72%感覺上不多,但換算成實際人數等於:本世紀初中國仍有八千五百萬文盲。其中女性佔七成,年齡介於十五到五十歲的佔二千萬。
         二零零二年媒體報導,政府計劃在二零零五年前「掃除青壯年文盲」。教育部官員王湛說,掃盲的主要工作是推動貧困地區、少數民族和婦女的教育工作。兩年後即二零零四年,中國教育部部長周濟表示,中國要在二零零七年之前將西部省分的青年文盲率降到五%以下。他說中央政府會撥更多經費支付約六成的當地鄉村教育經費,以及七成八的地方教師薪資。
         二零零四年,中國總理溫家寶利用九月十日教師節這天指出「百年大計,教育為本。」他還說,「唯有人人能受教育,才能達成社會平等、提高人民素質。」並承諾政府會在五年內掃除文盲,讓所有兒童都能上學。
         中國領導人常藉著提出社會普遍的問題,搬出偉大動聽卻無實質成效的說詞,不過是要趁機留下照片,維持黨憂國憂民的形象。中國近年經濟興旺,外匯存底破兆,但二零零零年起用於掃除八千五百萬文盲的經費,一年卻只有八百萬元。溫家寶說的「百年大計之本」只值零點零七元/每人,拿來買課本甚至鉛筆或一張寫字紙都不夠。
         也難怪到二零零七年文盲人數不減反增。自從二零零零年中國第一次進行人口普查,正式公佈文盲人數有八千五百萬後,中國文盲增加的人數等於全加拿大〈人口三千萬〉漸漸失去讀寫能力的人數。目前,中國有一億一千六百萬文盲。雖然每個人的情況都不一樣,但這一億一千六百萬人中,每一個都因為不識字所產生的障礙,失去了對他〈她〉個人或國家來說,得以發揮潛能的機會。
         把框架拉大來看:二零零零年全世界的文盲有11.3%住在中國,到二零零五年竟然增加到15%。政府撥下的掃盲經費有限,又不願正視問題,導致情況越來越危急。問題是,政府提出的對策只針對局部,很少思考提出立即的因應之道以阻止問題持續擴大。中國的掃盲行動徹底失敗,背後的問題錯綜複雜,沒達成的目標、錯失的機會和對策全都糾纏在一起。
         掃盲運動一開始是鎖定貧窮的西部省分,當時中國文盲有一半集中在那裡,政府對剛開始的成效沾沾自喜,傲稱政府往哪裡施力,那裡的文盲比率就會下降。然而,只針對局部地區進行掃盲,結果也只收到零落分散的成效。雖然達到了初步目標,政府也開心宣佈政策成功,卻忘了要守住初步的成績,到頭來反而使中部和東部省分的文盲激增。為什麼?
         教育部基礎教育司掃盲教育處主任高學貴,指出文盲增加的原因:「市場經濟之下,人們對知識的認知出現變化。農民往往能靠外出務工掙錢,因此忽視了九年義務教育。」想盡早發財的心態不是城市的專利品,而且中國逐漸變成世界的工廠就表示到處都有不要求學歷的職缺。有人會說,「現在就可以出去賺錢,為什麼還要在學校浪費九年?」所以才有年輕一代還沒「入學」就先「休學」的例子。
         高還說文盲之所以再度增加,一個原因是地方政府認為掃盲已經成功,便撤了掃盲工作機構。由此可見,政府在各種場合上宣告掃盲成功的照片太有說服力了,想不相信都難。
         二零零七年,政府一年仍只撥給掃盲教育處一百零三萬美元,文盲率要降低當然很難。高指出實際經費要將近一千三百萬美元。然而,回頭看二零零五年,中國倒是有錢成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孔子掃盲獎,年撥經費十五萬美元並贊助最高獎金二萬美元。中國媒體雀躍地引用高學貴的話說,這「證明政府全力投入掃盲工作」。沒想到兩年後高還是得懇求政府多撥一些掃盲經費。
         諷刺的是,孔子掃盲獎的資金來自山東省,即現今文盲的集中地之一,該地符合中國對文盲定義的人近一千萬。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光環下,山東的政治人物得以抬頭挺胸站上國際舞台,但掃盲目標實際上卻一天天失守。
         中國數億多半住在鄉下地區的貧困人口還有一個很大的問題:不會說普通話,即官話。中國自一九五六年將普通話訂為官方語,不過目前中國仍繼續使用的語言和方言約八十種。雖然使用的是同一套書寫文字,但不同地區的發音差別很大。傳統的中國人不喜歡改變自己的口音,但由於數億人的書寫能力喪失,因此來自不同地區的人往往無法溝通。
         不會說普通話的中國人整整有四成,而且受害最深的仍是鄉村人口,而非城市菁英。在人口十三億的國家只會說家鄉的方言,難免會被孤立,國家也會分裂成不同陣營。
         .劉女士:我爸媽負擔不起學費,所以我十四歲就輟學了。為了供弟弟唸書,我南下找工作,可是我聽不懂他們的話,他們也不懂我的話,最後我只好回家。現在我在家鄉工作,可是賺的錢不夠供弟弟唸書,他大概也得休學了。
         二零零五年媒體報導,教育部普通話推廣部處長袁鍾瑞指出,「不會說普通話的人多半學歷較低或不識字,其中大多是鄉下居民。」
         語言的差異,導致政府無法對全民發送清楚統一的訊息。貧窮人口也因為不會說共同的語言及不會讀寫,獲得的機會注定比一般人少很多。如果他們決定離開貧窮的家鄉到外地打工,基本上就會變成無法跟人用語言溝通的異鄉人,儘管他們仍是這個國家的國民。
         等中國的經濟趨緩、和平發展動能減弱,學會說國語和寫漢字的必要性勢將降低,不同文化的語言差異也會拉大,進一步將中華民族打散。文盲是打擊國家統一的利器。

《原文摘錄:中國無法偉大的五十個理由〈第三十章〉》 撰文.David Marriott Karl Lacroix(2015-09-25再修訂)

第二十九章 藍領犯罪



時移勢易,現今公然拿證作惡犯事的多為城管、武警及徵地流氓。圖為武漢城管人員用鋼管暴毆業主,民眾怒掀執法車。(網絡圖片)
         上海街頭一片昇平景象。自用汽車滿街跑〈有些是公器私用的公司車〉。你可以說這是個「富庶城市」〈fat city〉,從人口來看,它也的確日漸膨脹。
         而且,上海女人舉止優雅,穿著體面,教養也佳。男人自信滿滿,氣勢非凡。很多人手中都拿著最新型的手機,美好生活的配備。商店擺滿華麗商品,黃金、白金、鑽石,還有伸手可及的閃亮名錶。不管是法國名牌內衣或義大利皮製品,都可以在這個「富庶城市」裡買到。令人稱羨的工作讓你口袋滿滿-----包包也滿滿。時髦女性把包包垂在肩上,都會型男則夾在腋下。
         週末沒人待在家,都出去瞎拼了。買更多東西妝點自己或小孩或房子。所謂的房子就是他們多半工作沒幾年就買下的公寓大樓。去大吃一頓吧!好多高級餐廳館子任君挑選。別害羞,盡情享用,不過可別把整盤外國料理吃光光。剩下食物是上海人的習慣,背後的心態是「我們想點什麼都可以.....而且你看.....有沒有吃都沒差,反正我們有錢。」
         酷喔。
         如果你有養狗更酷,楚楚可憐的犬類體型越小,越能展現主人的闊綽,一定會讓鄰居看了嫉妒--或祖父母看了皺眉頭。鄉下地區還吃狗肉〈奶奶年輕時說不定也宰過幾隻〉。但在大城市裡,有錢太太花在狗寶貝身上的錢比一般農民一年的收入還多。有時候這些不幸的小狗穿得還比農民好。
         上海什麼都有。所有東西都在上海等人來拿、來抓、來偷、來搶、來盜。上海街頭一片昇平。目前上海治安還算很好。上海人仍然是中國的「特權階層」,上海不像中國其他地方已經成了犯罪的溫床,因此多了一層保護,在中國很多繁華都市已經看不到這種景象,例如香港對面的深圳。在深圳如果你死命抓著皮包不放,歹徒可能割破你的喉嚨。但筆者在上海住了超過二十年,從來沒碰過或看過這種事。皮夾被扒或手機被偷這種事當然有,不過通常是自己粗心大意,而不是歹徒蓄意犯案。那麼真正的犯罪活動呢?收看深夜新聞會比較清楚!
         真正的犯罪活動、殘暴的多重殺人案、輪姦、晚上下班走路回家看見有人打破櫥窗非法闖入商店搶走東西,還有歹徒拿槍指著你的臉說,「把錢、珠寶和狗交出來!」這類歹徒還沒找上上海的有錢人。但歹徒一定會入侵上海。而且年輕一代正在接受犯案訓練。這就是藍領犯罪,第四個危險族群中最可怕的一群。白領和紅領犯罪可能對經濟體制造成長遠的傷害,但令一般大眾聞之喪膽的卻是這批使用暴力的藍領大軍。
         上海到二零零六年底人口已達一千八百五十萬,民工約佔六百萬,當然也傳出犯罪事件--而且跟中國各地一樣越來越多。不過,上海人會面臨多少犯罪案要視乎犯案者而定。但多少犯案者會被捕、受審並定罪,無疑要視政府和執法單位而定。二零零七年初,有三個政府機關公佈了二零零六年的犯罪數據,分別是法院、警方和公安部。掌握犯罪趨勢和執法成績在中國並不是件容易的事。
        
以下就是藍領犯罪的數據:
         二零零七年一月十七日,中央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委員會〈簡稱中央綜治委〉公佈的數據指出,中國警方二零零六年破了一百九十四萬七千宗刑案,調查了四十八萬四千宗「嚴重」刑案,即縱火、搶劫、殺人、強暴和綁架案。同年二月七日,公安部在例行記者會上公布了自己的數據,稱刑案總數達四百六十五萬宗。
         公安部分列了「嚴重」刑案數:爆炸七百八十二宗,謀殺一萬八千宗,搶劫五十萬二千宗,縱火六百七十一宗,強暴三萬二千宗,總共五十五萬九千三百八十四宗〈不包括綁架案〉。
         同年三月十三日,輪到最高人民法院院長蕭揚在第十屆人大第五次會議上,公佈他的數據。他說中國各層地方法院審理的刑案達七十九萬八千五百七十二宗,「嚴重」刑案佔二十四萬五千二百五十四宗,指的是爆炸、殺人、搶劫、強暴和綁架案件〈如前〉。審判期間,法院共羈押了三十四萬零七百一十五名罪犯。
         三個單位都提出各種增加或減少的比率,指出政府打擊犯罪的不同成效。然而,這些數據存在幾個令人憂心的落差。這些落差可會使誤以為自己的城市很安全的居民感到不安,例如上海。
         二月七日的報告說警方處理的嚴重刑案有五十五萬九千三百八十四宗,但三月十三日法院公佈的嚴重刑案卻是二十四萬五千二百五十四宗。那麼就有三十一萬四千一百三十宗顯然由歹徒犯下的嚴重刑案,仍末結案。另外,一月十七日的警方報告說,二零零六年調查的嚴重刑案有四十八萬四千宗〈不包括綁架〉,但比二月七日公安部給的數據少了七萬五千三百八十四宗。以上數據都不包含幫派犯罪、毒品走私、賣淫、賭博、侵佔和賄賂。還有一點值得注意:一月十七日報告指出警方破了一百九十四萬七千宗刑案,但公安部二月七日的報告卻說刑案總數達四百六十五萬三千宗。以上都未提到有二百九十二名法官濫權圖利,其中一百零九位受到法律制裁。三月十三日的法院報告也提到法院將一千七百一十三名刑事被告無罪釋放,「秉持符合法規的懲治罪犯、釋放無辜原則」。總計三十四萬零七百一十五名被告中,只有一千七百一十三人無罪釋放。比例僅零.五零二七%!一月十七日,中央綜治委還說,「社會整體治安穩定。」
         公安部治安管理局副局長鮑遂獻指出,「中國存在很多紛擾和不和諧的因子,面對這樣的壓力,我們不可能只靠一百八十萬警力維持人口多達十三億的國家的穩定。警方需要更多人力。」不管實際刑案數字為何,逍遙法外的罪犯肯定會對國家的經濟和社會安定構成威脅。
         這裡還要考慮新一批犯罪力量:青少年。經濟上的弱勢導致大批青少年從事犯罪活動。根據二月七日的報告指出,二零零六年警方共逮捕了六十七萬九千名未成年刑事嫌犯。更糟糕的是,五月三十一日最高人民檢察院公佈數據指出,二零零六年共逮捕九萬二千五百七十四名未成年罪犯,從二零零三年以來增加了三成三。檢察院某官員還說,二零零零到零六年間,十八歲以下被定罪的刑事犯超過四十三萬人。檢察院指出,二零零六年起訴的刑事犯中每十個就有一個未成年,而且幫派犯罪也明顯增加。該官員說,「這是破壞社會安定的嚴重問題。」
         執法單位彼此間缺乏共識,國內又缺乏社會救助組織,導致數十萬青少年落出社會安全網,第五個危險族群於是增加了大批新血。
         中國社會似乎想不透青少年犯罪的原因。二零零六年他們把錯推給網路。公安部發言人武和平說,「青少年涉嫌搶劫、性侵害和詐欺案的比例很高,網路是主要原因。」但中國兒童中心在二零零六、零七年提出的報告,又為大量未成年刑案提供另一種解釋,認為原因在於家庭破碎、學校的道德教育不足,還有受「壞朋友」影響。該中心指出,這些青少年中只有一六.八%完成九年「義務」教育。另外,未成年犯的平均年齡是十五到七歲。不可思議的是,二零零四年連抽菸都被視為未成年犯罪的原因。當時媒體報導,逾九成五少年犯是因為抽菸才開始犯案。
         中國常以中庸和平之國自居,但在步上發達國家的過程中,國內的連續殺人案和集體殺人案越來越多,令人憂心。最近不斷傳出震驚全國的校園學童襲擊案、滅門案、員工攻擊案,閱報人連喘息的時間都沒有。
         二零零六年十一月,貴州省地方官文建剛一家六口被殺,連家中保姆也遇害。警方很快逮捕四十二歲的兇嫌曹輝,他供稱自己純粹是為了金錢糾紛而犯下滅門案。但外界流傳文建剛負責取締地方上的非法礦場,可能是礦主策劃謀殺案以洩心頭之恨。同一月份,廣東省東莞市某餐廳老闆和他的三個家人也被殺。
         十二月,廣東省佛山市一家五口遭滅門,包括一名七歲男童和孩子的母親。蔡姓婦女家裡經營餐廳和藥局,警方懷疑她跟顧客結怨而惹上殺身之禍。後來證實凶手是她丈夫,另外有名客人也遭殃,共六人死亡。同月份又有一宗滅門案。甘肅省地方官陳義明和他的妻子、七歲孫子和女傭遇害。
         二零零七年五月,廣東省再爆一家六口滅門案。一群盜賊闖入民宅,強迫屋主打開保險箱,財物到手之後就殺了在場所有人,包括四名孩童,最小的年僅四歲。
         二零零八年一月到七月間,三十七歲的李德興在遼寧和吉林省先後殺害五人、強暴八女。同年七月,二十八歲的楊佳在上海殺了五名警察。他是為了前一年十月,警方攔下他質疑他騎的腳踏車是贓車,所以憤而犯案。
         不是所有殺人案都會上報。有些小村落傳出殺人案,但實際狀況無人知曉。
         公安部副局長余新民說,二零零六年的集體殺人案比前一年少了六成三。中國人民公安大學李玫瑾教授在同一份報告中指出,「像中國這麼大的國家,一年發生十宗集體殺人案,比例很低。」照這麼說,難道集體殺人案在中國不足為奇嗎?
         藍領罪犯形成的大軍,將會變成第四個危險族群最大的力量。不管是成人或注定踏上犯罪生涯的青少年,這批盜賊大軍都沒有效忠對象,而且肯定會令大眾不安,尤其是那些不由自主想耍炫耀財富、顯得高高在上的人。
         貧富差距、缺乏優勢和灰心失意都是激勵他們行動的燃料,這些都無法幫助他們往上爬,也無法說服他們指望涓滴效應《譯注:指不直接救濟窮人,而是透過刺激消費促進經濟發展,讓利益向下滲透,最後患及窮人》,能改善他們的生活。

《原文摘錄:中國無法偉大的五十個理由〈第二十九章〉》 撰文.David Marriott Karl Lacroix(2015-09-25再修訂)

第二十八章 虐待動物





大陸很多令人詬病的節日習俗,同時也是動物的災難日;每年的「廣西玉林荔枝狗肉節」都有很多貓咪、狗隻被虐殺,打造大陸人的盤中餐。(圖片來源:互聯網)
         夏季天快黑時,我們打開窗戶就會聽見慘烈的聲音。是五百公尺外的工地傳來的。那裡的工人養狗,通常只養幾天,可能是工人趁狗主人不注意時抓來的,或引誘走失家狗跟他們回家〈寵物常會接受陌生人的善意〉,再把牠們關起來。
         發出慘叫的這隻狗通常跟大型梗犬一般大,因為在中國很少看見大型狗。牠會哀號好幾天,直到有一晚死期臨頭,曾經是某人疼愛的寵物如今卻再也聽不見別人喊牠的名字。牠只感覺到木棍打在牠身上,越來越急,每個部位都不放過,牠想躲也躲不了。牠並不知道哀號得越久就會被打得越慘,最後木棍會正中牠腦袋,而牠將變成人類的食物。牠越是痛苦掙扎,肉嚐起來就越美味多汁-----至少今晚要煮了牠打打牙祭的工人是這麼想的。
         聽到別人說他們虐待動物,這些工人只會一笑置之,還會說他們很愛自己的寵物啊。怪的是,這些寵物的體型、大小和顏色每隔幾天就會改變一次。
         亞洲企業管治〈一個結合新聞、分析和研究的網站〉的創辦人羅斯〈James Rose〉指出,「全世界最暴力最殘酷的行為,每天都在中國各地城鎮上演。這些可怕行為的受害者無能抵抗、無法說話或完整表達痛苦的程度.....我指的當然就是虐待動物,還有中國在走私及交易動物上-----死的活的都有-----所扮演的核心角色。」
         羅斯撰文指出,「在中國待過一段時間的人,都知道當眾殺狗、貓、家禽、魚很常見,而且有些餐廳還供應猴腦並放在頭骨裡端上來,或是從活著的熊身上砍下的熊掌。」。中國媒體甚至詳細說明了吃猴腦的方法:「一隻活生生的猴子被固定在餐桌中央。廚師把猴腦切開,露出仍在動的溫熱猴腦。然後客人拿湯匙挖來吃,新鮮猴腦據說相當滋補。」
         中國虐殺動物的歷史由來已久。媒體報導,「古代富人會把活鴨子放在熱鐵板上,鴨子會跳個不停直到斷氣。食用者吃的是鴨掌部分,據說這比用普通方式料理的鴨掌美味許多。」還有一道叫做「三吱兒」的殘酷料理,食材是剛出生的老鼠,食用者用筷子夾起老鼠時,牠會「吱」一聲,浸到醬汁裡又「吱」一聲,放進嘴裡嚼又「吱」一聲,故得其名。
         媒體也提到有些人對動物較和善,可能是「害怕虐待動物會得到報應」,因為「佛教鼓勵人吃素不吃肉.....人死後可能投胎變成動物。」,善待動物是因為怕宗教所說的因果報應,而非自然流露的善意。
         中國並不是沒有保護稀有動物的法律,但跟國內很多法規一樣,這些法規都如同虛設。因為如此,在這個滿街都是雜貨店和超商的時代裡,稀有動物就成為獵人捕獵、賣作食材的目標。
         在二零零三年的春雷行動中,警方稽查了一萬六千個牲畜市場和六萬七千八百間飯店和餐廳。僅僅九天內就沒收了八十三萬八千五百隻稀有動物,這些動物僥倖逃過中國府廚,其中約四萬五千隻是一級保護野生動物。
         到了二零零七年,野生動物和外來動物食材的需求量仍高。有十三人因非法買賣數千隻國家列入保護的野生動物而被判最多十四年的徒刑,媒體報導這是國內有史以來最大的動物交易案。涉案的馬維虎非法買進約九百隻貓頭鷹〈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再賣給廣東省的餐廳。同年,警方也處理了逾十七萬二千個「危害野生動物和森林資源的案子,從盜獵者手中救出約一百五十萬隻野生動物。」
         當某一部門努力加強國人對稀有動物的尊重,另一部門卻又助長食用稀有動物的潮流。國家林業局批准某家釀酒廠飼養老虎,利用虎骨釀造「強身」藥酒,也准許另一家餐廳供應中國養殖鱷魚的料理。中國的野生老虎目前只剩約五十隻,野生鱷魚只剩一百五十隻。
         中醫師也積極尋求熊膽作為中藥材。二零零五年媒體報導,中國二百多個農場養了約七千隻熊,這此熊被關起來並插入導管抽取膽汁。亞洲動物基金會負責人羅賓森〈Jill Robinson〉表示,「熊農在剝削、虐待並殘殺中國的.....極危動物。中國飼養場抽取熊膽未使用人道方式,未來也不可能會。政府被利欲薰心-----而且把獲利擺在道德前面-----的奸商給騙了。」
         國際對這種駭人聽聞的虐待動物案發出怒吼,政府的反應竟是完全不承認這是個問題。二零零六年初,林業局野生動物保護司副司長王偉表示,「合法的熊飼養場暫時會繼續存在,因為無痛抽取的膽汁是重要的中藥材。」然而亞洲動物基金會和其他動物福利計劃卻表示,「中藥師強調,所有熊膽產品都可輕易以藥草或合成品取代,這些也更便宜、更容易獲得,而且一樣有效。」試圖提高大眾對養熊取膽案的認知。
         王偉顯然不同意。媒體引用他說的話說,「熊膽是中藥不可或缺的一種藥材,用在一百二十三種藥品中,其功效非代用品可取代。基本上,殘忍的取膽方法已經廢除。」王偉也表現出常見的「中國式傲慢」。他說,「有些人或組織仍然使用過去非法養殖場的影片或照片,誇大目前的狀況。這麼做是扭曲事實並誤導人捐款。」暗示那些只是想減輕熊的痛苦的人,不是些搞不清楚狀況的傻子就是「仇中」人士。
         由此可見,政府並沒有「被騙」,只是壓根不關心動物福利,這應該才是對整件事更切實際的判斷。從二零零六年在上海舉辦的全國動物奧林匹克運動會來看,動物在政府眼中不過只是財源和樂子。據媒體報導,「超過三百名動物選手參加奧運開幕賽。主要比賽有熊打拳擊,猴子、熊和人類比賽騎腳踏車,還有猴子爬高。比賽會持續兩個月,項目從田徑到足球都有,有來自中國二十六個省或城市逾三十種動物參加。」
         被迫表演節目、娛樂中國大眾的不只是老虎、熊、袋鼠和猴子。二零零六年媒體報導〈似乎語帶讚許〉河南省還有人教八哥抽菸。報紙上登出鳥與主人的合照,主人手拿香菸湊近鳥啄,圖說寫著:「鳥主說這隻八哥訓練完後喜歡來根菸,看來已經染上菸癮。」
         中國的瀕危動物保護法顯然起不了作用,而且國內甚至沒有禁止虐待動物的法令。中央社會主義學院助理教授莽萍長期在中國提倡動物權,她主張「不能靠大眾輿論或道德壓力來解決〈虐待動物的〉問題,該要立法規範了。」但中國普遍漠視動物福利,再加上缺少法律規範,而相關法律也要經過多次重修才會正式上路,看來莽萍還得努力很多年。
         並不是偉大國家才會善待動物,只要是文明國家都會!

《原文摘錄:中國無法偉大的五十個理由〈第二十八章〉》 撰文.David Marriott & Karl Lacroix(2015-09-25再修訂)

第二十七章 金牌執迷


中共把國際重大運動比賽的輸贏,看成「生死存亡」的問題,好比一場重要戰役。

李曉霞在比賽中0-2落後,誓跟對方死磕到底。
         我們一個是加拿大人,一個是英國人,很能欣賞比賽中第二名或第三名的表現,甚至認為二、三名不可或缺。銀牌和銅牌也值得眾人的掌聲。但如果你是中國人民就另當別論。除非你拿到金牌,不然再好的表現也只會跟著其他數不清的二、三名消失無蹤。如果你在轉播現場贏得比賽,畫面一定會一再重播。如果你或你的隊伍輸了,體育主播的兩三句評語就是你得到的所有矚目。
         二零零四年雅典奧運落幕後,就可見中國對奪魁多麼熱中。中國選手唯有金牌得主才有幸在政治人物和香港大眾面前慶功。銀牌銅牌得主沒有鎂光燈照耀,回家接受家人祝賀就該滿足。輸贏僅僅是分毫之差,但在中國,贏家和輸家之間的內外差距卻相當大。
         中國把國際重大比賽的輸贏看成「生死存亡」的問題,可比一場重要戰役。二零零七年初中國奧委會主席劉鵬說,「二零零八奧運的戰前準備正緊鑼密鼓進行中。對外我們只是一批普通士兵,要保持低調,但對內我們要激發技冠群倫的恢弘野心,絕對不能鬆懈。」真正作戰也不過如此吧?向真正的士兵精神喊話也差不多是這樣吧?
         也有人識破了這種金牌執迷的弊病。體育專家和體育學院院長宋繼新表示,「中國對運動精神的認知太狹窄了。中國體壇還是一味追求勝利和名次。」
         一味追求名次也限制了運動員的個人自由。二零零六年底,劉鵬宣佈「為了迎接二零零八北京奧運,我國運動員禁止參與各類社交活動,明星運動員也包括在內。」當局維持一貫作風,未明確指出「社交活動」包含哪些項目。雖然媒體報導此規定主要是針對為商品代言的運動明星,但定義不清就表示此規定可用來控制運動員的各式各樣活動。
         中國的運動選手根本就是奪魁機器。他們把時間都用來訓練,讀書排在第二位,但遠不及訓練。如果贏得金牌,未來的收入就會有保障;要是贏得銀牌或銅牌或空手而回,就會很快被遺忘。運動員退休後幾乎什麼也拿不到,而這項新規定意味著,運動員可以在前途看好時趁機賺錢的機會,也一併被剝奪了。
         如果你是奪魁機器,就會有人替你上油、關注你、照顧你,讓你過著像樣的生活。如果輸了比賽,你就會像其他多餘的機器一樣,被丟到垃圾場。
         但限制運動員的社交活動是頭一遭。田亮,奧運跳水金牌得主,二零零五年他接了多部電視廣告和產品代言後,就被踢出國家代表隊。只贏過一次金牌還不夠,而且他跨足演藝事業也馬上受到懲罰。
         未能奪魁的運動員生活多苦,看艾冬梅的例子就知道了。她是長跑選手,在一九九七年全國比賽中拿下銅牌,該項比賽每五年舉辦一次。受訓成為奪魁機器,在中國就表示每週只能上幾小時課,重要比賽之前和期間則完全不上學。艾冬梅連基本學歷都沒有,退休後每月只有三百元「退休金」。她和丈夫迫於生活只好上街擺攤,賺取生活費和育兒費。二零零七年,艾冬梅甚至表示為了生活要賣掉獎牌。她變賣獎牌的一個理由,是要籌錢控告昔日教練王德顯私吞了她的工資。
         據國營媒體報導,「艾冬梅.....不代表所有退休運動員,尤其是前奧運冠軍,退出體壇後他們有的在影藝圈擔任主持人,有的回學校唸書或自己創業。」但這只是模糊事實,奧運冠軍也許得到一定的終身保障,但這樣的幸運兒很少。對數十萬把青春都貢獻給中國的運動員來說,未來等著他們的只有卑微的工作和痛心的失望。
         「勝者為王」的心態在現今中國的許多生活層面都可看見,但最明顯的是教育界。年輕一代最重要的考試是為期三天的大學聯考。考試在高中最後一年舉行,可以說是測量學生學術潛力的唯一標準。得到高分就能上好大學,上好大學就能找到好工作。性向、潛能和創造力完全不在測量範圍內,說不定很多天才被迫從此過著單調無味的生活。由於你上的大學不只代表你實際的學業表現,因此學生從小就要承受「考上好大學」的沉重壓力。現今在中國,學業奴才已經變成了躲不掉的生活現實,實在叫人不敢置信。
         考上一流大學的壓力自然而然引發出國留學熱潮,因為國外大學的評價較高,留洋也較有面子。而教育界的「金牌」當然就是美國常春藤名校。二零零零年,中國作家出版社推出《哈佛女孩劉亦婷》。劉考入哈佛求學,她爸媽在書中紀錄了栽培她的過程。文案上說本書教你:
         .培養素質
         .訓練創造力
         .掌握每個科目的學習技巧
         .有效幫助孩子讀書
         .養成運動的習慣
         .掌握灌輸孩子性教育的方法和機會
         .檢查幼兒心智發展速度
         這本書出版一年就賣出一百二十萬冊,之後仍然暢銷不墜,類似書籍當然也紛紛出現,如《哈佛男孩張肇牧》。
         成功的故事本身就是一大賣點。但這類精進學業的書籍賣得再好,也比不上快速致富或致勝的書籍,這些書儼然成了中國一窩蜂追求金牌的年輕野心家的聖經。
         在中國,努力過程的價值不高,重要的是成果,「雖敗猶榮」的觀念幾乎不存在。「為了成功不計代價」的態度是今日中國很多社會現象的癥結,例如百姓瘋狂炒股、廠商為了賺錢販售劣質或危險產品。這是中國人愛鋪張擺闊的根本原因,也說明了為什麼父母期待孩子追求財富甚於自我滿足,還有為什麼想當畫家或音樂家的學生會遭人嘲笑。
         緊緊把金牌抓在手上,漠視銀牌和銅牌甚至盡了全力卻一無所獲的人,這種「榮耀」毫無意義可言。了解這點,才是真正的偉大。失敗者應該受到尊重。沒有輸家,就沒有贏家!

《原文摘錄:中國無法偉大的五十個理由〈第二十七章〉》 撰文.David Marriott & Karl Lacroix(2015-09-25再修訂)

第二十六章 民工血淚



很多都年紀輕輕就投入幫助「中國崛起」的建設大業,燃燒年輕生命。卻因2013~2015年間因中共經營不力,貪腐越演越烈,假冒抄襲名牌,自製偽劣A貨,連累大陸經濟不景,大批企業現倒閉潮、老闆跑路潮、外商撤資潮,大量民工失業,繼而借春節回鄉不再回來。(互聯網圖片 景鴻UPDATE資料註腳。)
         中國是個經濟強國,而大批民工就是它的步兵。這些人從工作機會少、薪資低的貧困鄉村到快速發展的都市工作,而且很多都年紀輕輕就投入幫助「中國崛起」的建設大業,燃燒年輕生命。
         這些民工興建了使國家晉升為經濟強權的工廠和辦公大樓,興建了道路、鐵路、碼頭、機場,使國家能夠進口並運輸數百萬噸生產所需的原料,再將價值數十億元的 成品出口到別的國家。這些多半是這些人用勞力換來的,而不是高科技設備的成果。鏟子和肌肉是中國工地最常見的景象,而且通常沒有省力的液壓設備。這些民工也在城裡的廚房工作,供應他們自己吃不起的餐點給社會名流和上班族。他們也為較富裕的城市菁英打掃家裡。總之,學歷較高的本地人看不上眼的工作,這些人都 可以做。
         目前中國的民工多達二億,一億二千萬在大城市工作,其他分佈在小城鎮。官方數據指出,這批大軍一年增加一千三百萬人,越來越多農民,尤其是農家的兒子,為了改善生活而離開家鄉。
         民工在城市工作一年的薪水,確實比務農多年的收入要好,但他們面臨了許許多多複雜的問題和歧視,打擊他們想要改善生活品質的希望。例如都市人多半看不起甚 至輕視外地民工,還有黑心老闆積欠薪水長達一年,甚至不付薪水。民工得到的福利也很少,比方沒有工作合約、意外保險,或是公司不遵守工作安全規章,專業的 安全設備就更不用說了。他們對中國崛起的偉大貢獻遭人漠視,而且連家人也受害。他們的妻子難覓差事,兒女無法上學接受基礎教育,得到的醫療服務也低於標 準。一個安全舒適、屬於他們自己的家,根本是遙不可及的夢想。
         中國鄉村居民原本就不好過,甚至還有專門形容這種處境的詞語。英文的 coolie 源於中文的「苦力」,意思是說辛苦的勞力,可見中國窮人受富人勞役長達好幾百年。這樣的用語和態度加深了都市人對外地民工的排斥感,甚至讓民工覺得自己建 造的國家和居住的國家,根本是兩個不同的國家。民工的人數持續增加,當他們認清自己永遠無法跟數百萬都市人共享富足生活時,他們就會形成中國的第三個危險族群。
         二零零二年三月,全國政協委員吳明熙說,「政府應該幫助建立對民工有益的環境,讓這些到城市求職的鄉村居民的權益受到保障。」,同年八月,中國展開所謂的「大膽改革嘗試」。據中國勞動和社會保障部的王愛文說,其目的是「消除所有導致城鄉勞工待遇不平等的歧視性政策,為城鄉勞工建立統一的就業制度,把民工納入社會福利系統。」
         二零零四年夏天,即王愛文宣佈這個「大膽改革嘗試」後兩年,副總理曾培炎指出,全國十二萬四千個建設案中,積欠民工的薪資高達三千六百億元以上。他說, 「有些單位拖欠民工薪水長達十年。」後來他放低語調說,中央政府會在年底付清民工薪資,但地方政府建案的民工要到二零零五年底,也就是十六個月後才拿得到 薪水。二零零五年有份政府報告上說,「國家會建立一套確保民工準時並全額給薪的機制,也會持續幫助他們追討拖欠薪資。」
         一九九五年通過的中國勞動法明訂,「工資應當以貨幣形式按月支付給勞動者本人。」但就像中央政府通過的許多法案一樣,裡頭並末明訂細則、責罰,或說明由誰仲裁和執法。
         而曾副總理騎著時大時小的政府帳目玩具木馬,後來又發表了兩種完全不同的成果。二零零六年七月,他說共有一千七百七十億元,也就是建設公司通報的拖欠帳款 的95.2%已還清。但二零零七年曾又說,政府幫助民工討回「大部分的拖欠薪資,共達三百三十億,這是二零零三年之前累積的拖欠薪資。」同年的其他報導又指出,曾之前說「已還清」一千七百七十億元,其實是一般薪資,非拖欠薪資。
         除了經濟欠缺保障,心理和社會層面的問題也使民工生活大不易。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王春光二零零四年指出,外地民工「生活孤單,遠離家人,沒有社群的支 持,受都市鄰居歧視,沒有人脈。這說不定會導致情緒崩潰。」同年,北京安定醫院精神科醫師陳斌說,「民工較難承受文化的衝擊、不公平的待遇,還有遠走他鄉的辛苦旅程。」
         雖然全國都出現這些問題,但二零零五年媒體卻報導,第十屆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何魯麗說,「從一九九五年元月一日實施勞動法以來,員工的合法權益基本上已經 受到保障。」何女士的說法跟中華全國總工會〈簡稱總工會,由政府掌控〉前一年提出的呼籲不一致。總工會呼籲政府制訂三條法規:雇主應按月或按週支付民工薪資、唯有工會同意才可延遲給薪〈兩週為上限〉,以及詳定扣留薪資之雇主的刑責。這些都暗示勞動法嚴重缺乏效力。
         二零零六年,總工會幫助二百八十萬勞工追討薪資,總數相當於十三億元。何女士也說了,「拖欠薪資引發的社會事件有增加的趨勢,嚴重破壞社會安定,雇主避不 見面的情況尤其是。」何女士顯然道中了民工將會形成第三個危險族群的原因之一,卻還不明白每個勞工的不滿多麼強烈而巨大。
         二零零七年,政府仍稱國家將對民工伸出援手。溫家寶說,政府會盡快建立專為民工設計的社會福利制度-----四年前政府也說要進行「大膽改革嘗試」,把「民工納入社會福利系統」。
         勞動和社會保障部倒是進行了大規模調查,訪問四十個城市、共一萬九千家企業的二百八十四萬名民工,發現79.2%的勞工最擔心收入問題,近40%提到沒有 社會保險,25%以上表示薪資拖欠是他們主要的煩惱。該調查指出,未準時拿到薪水的員工〈未明確指出人數〉,平均被拖欠的薪資是二千一百元。雖然不知道有 多少勞工沒拿到薪水,但我們知道四個勞工就有一個未支薪,擔心拿不到薪水,或懷疑任職公司是否有內幕及政府是否有能力強制雇主支付拖欠薪水。
         該調查也發現,民工一天平均要辛苦工作8.7個小時,平均月薪是一千零二十元。但有8%的勞工一天工作十一個小時,而且35%沒拿到工薪。雖然一九九五年 實施的勞動法第三十六條有規定,「國家實行勞動者每日工作時間不超過八小時、平均每週工作時間不超過四十四小時的工時制度。」但這些文字只是指出一個至今 沒有民工體驗過的「勞工烏托邦」。
         這份報告發表沒多久,其他政府部門就宣佈了好消息。北京勞動和社會保障局表示,二零零六年他們處理了一千九百六十五宗薪資拖欠案,比去年少了六成三。把官方數據當成玩具木馬的官員,這次又把事實踩在腳下。將近二千個薪資拖欠案,涉及四萬多名勞工〈只有北京〉,拖欠金額共九千四百一十八萬元。該局說它罰了四十一個違規企業共十二萬七千六百元--佔總拖欠工資的0.13%。
         也是在二零零六年,任職於北京某民工協助組織的馬陽說,「近幾年情況好轉,尤其是二零零六年。來我們辦公室求助的人數大幅減少。」這種沒有意義的數據根本 無從求證。同樣的,當局直到二零零七年才宣佈,「今年國家將強制全國雇主將錢存入專戶,確保民工都能拿到薪資。」可是雇主到目前為止都不把法規放在眼裡, 這條新法能否發揮效力令人質疑。
         可以肯定的是,拖欠甚至不支付民工薪資在二零零七年仍然相當普遍。是年七月,三百名重慶民工不滿雇主欠薪四個月,遂在廣東省的工地罷工抗議。雇主竟派人持 武器嚇阻勞工。民工劉剛清說,「第一批有三、五十人,統一特嶄新的洋鏟,第二批拿斧頭、鋼管、馬刀.....後面還有人。」而且警察趕到後,他們還繼續打人。
         有名民工身受重傷送醫急救,後來被判斷為腦死亡,不久即辭世。廣東省政府發言人極力要壓下這場衝突,稱這是三十名民工和公司人員間的「鬥毆事件」。但重慶 民工權益維護團體主任李中貴對此說法十分憤慨。他說,「如果是雙方鬥毆,為何只有重慶民工受傷.....我們會向警方提出正式交涉,絕不讓步。」
         二零零六年十二月,另一位民工謝宏生在陝西省某工地結算四萬元拖欠工資時,遭人毆打致死。謝和父親以及其他民工十一月完成公寓建案,卻只拿到一萬一千元工資。謝父也傷勢嚴重,當地醫院的高利軍醫師說他有腦震盪和骨折,需要好幾個月才能復原。
         同樣在二零零六年,湖南省一百三十七名建築工人控告地方法院未善盡保護他們的責任。雇用他們的開發商從二零零二年起拖欠工資逾八十六萬元。法院凍結了建設 公司的財產,但建設公司卻在二零零五年非法變賣。事後公司法人代表廖和平被捕,但他卻把該用來償付工資的十萬元花在訴訟費用上,工人一氣之下控告法院失職。後來湖南省高級人民法院判定該怪的是「市場太混亂」,不是中級法院。
         二零零四年,十八名成都民工在新疆省完成建案卻沒拿到一毛錢。他們決定走回四川,卻在新疆沙漠裡迷了路,一人喪命。當局顯然是看出了人命才伸出援手,四川工會後來也命雇主付清工資。
         「新中國」願意為民工這類弱勢和貧困者說話的人很少!而且保持沉默往往是它們認為的「明智的選擇」。王元成曾經也是民工,後來成為山東省某職業學校校長及 人大代表。他說人民代表大會上每百萬都市居民有四名代表,鄉村居民每百萬只有一名代表。他表示鄉村地區的人大代表往往不願說出真相,因為有大批省長和市長在場。
         政治代表人數不足,民工的發聲管道有限,少數發聲管道也不受重視,例如王元成這類人大代表。王元成從二零零三年以來就不斷為民工爭取更多權益,如平等教育 機會、工作機會和負擔得起的醫療服務。但是到了二零零七年,一個公平而多元的社會該具備的基本條件仍未達成。是年夏天中國媒體報導,「國內受雇者的合法權益,如受雇合約、加班費和安全工作環境等,都未受到充分保障。」
         同年六月,中國科學院調查發現,民工多半沒有加班費,三分之二根本沒有議薪空間。另外,逾三成民工工傷後全無得到賠償。二零零七年科學院又調查了建築業的 五千名外來民工,發現五成三未訂工作合約,但一九九五年上路的勞動法第十六條明明規定「建立勞動關係應當訂立勞動合同」。該調查也發現跟雇主簽訂合約的民工當中,只有四成一持有合約,而且僅一成七了解合約中的法律用語。
         這些民工中,只有三成一準時拿到工薪,同樣只有三成一有醫療保險。民工有八成已婚,但只有二成五跟配偶同住。覺得權益被剝奪的民工有四成四認為都市人瞧不 起他們,大部分都覺得自己被孤立。他們多半整天都待在工地,只有3.7%說自己工作之外還有社交生活,這並不令人意外,畢竟跟人交往就得承受都市人對他們的負面觀感。
         直到二零零七年六月底中國才通過勞動合同法,而且是因前幾週爆發引起國際注目的磚窯奴工醜聞《編按:這裡指的是人口販子在火車站拐騙民工甚至青少年到山西臨汾市洪洞縣廣勝寺鎮曾生村的私人磚窯做奴工的案件》,政府才有所行動。
         二零零七年媒體也披露,民工的生活水平只達一般都市人的53.2%,而且差距越來越大。二零零八年的報導指出,即使在中國最富裕的省分廣東省,也有22.2%的民工工薪只夠維持基本開銷,完全無法存錢。
         由於工資偏低,民工要教育下一代更加困難。光在北京就有四百家為民工創立的地下學校,因為市立學校學費太高,而且常排斥民工子女,說穿了就是學生家長想實 施文化隔離。這種文化隔離也有方法可化解。民工羅洋〈音譯〉本想送孩子到南京市某小學就讀,但校方要他每學期「捐贈」校園八千元。南京市一般民工的月薪是一千元。
         二零零年,趙生傑、董慶雲夫婦在北京郊區辦學,供民工子女就讀。不久,校舍因興建公路遭拆除。遷校後不久,北京教育當局又勒令他們關校。沒想到當局竟然沒 收了校內的所有桌椅。趙說,「那四百名學生怎麼辦呢?沒有學校肯收他們。」結果學生整整一週都坐在光禿禿的地上上課。後來他們夫婦覓得新址,但媒體報導新校址又因政府建設案收到拆遷通知。
         另一位民工秦繼傑花了四年在北京另一郊區辦校。花費由他一人獨攬,政府全無贊助。三十一名教師的薪水則來自一千名學童的微薄學費。他說,「看見同事子女在 該上學的時間竟在工地、市場和街上閒晃,我很難過。我們這些人從貧困家鄉到城市裡來不只是為了賺錢。更重要的是希望女子能過不一樣的生活,比方受更多教育。但孩子受的教育還是跟在家鄉一樣差。」
         二零零四年近二百萬民工子弟因學費太高而無法上學。媒體報導了十二歲小男孩陳其國的悲慘遭遇。陳的父親臥病在床,付不起三百元的學費。他眼眶發紅地說,「我對不起兒子,沒錢讓他上學。」
         不過也有很多民工把子女留在家鄉,據估計這樣的孩子約有二千萬人,多半遭政府漠視。二零零七年,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顧秀蓮表示,中央政府應該改善民工子弟的社會福利,為他們建立「以照顧為主的特殊運作機制」。
         當年紀還小時,這些孩子很容易就能得到溫暖和友誼。等到青春流逝,他們發現市場要求他們要有基本學歷才能學習生產技術,這時這批人就會問:「為什麼?」,並很快地加入第三個危險族群。得不到答案,他們就會另尋方法獲得滿足。
         民工和民工子弟受到都市人多方面的歧視,筆者就親眼目睹過很多次。民工通常很好辨認,一來他們穿著方式較傳統,二來他們鄉音重,不會說上海和深圳之類的城 市方言。這些差異使他們很容易成為市警騷擾的目標,其他官員也常惡劣對待並輕視他們。一位民工詢問如何使用地鐵票,這個簡單的一件事卻可能遭致地鐵職員的 辱罵。一名工作辛苦、推著運磚車沿街走向工地的建設工人,也會引來政府用車、公司用車、計程車和其他商務車司機的謾罵。
         二零零五年兩名河南人怒告深圳市公安局,抗議其橫幅「堅決打擊河南籍敲詐勒索團伙」暗指所有河南人都是罪犯。河南人常被歧視,有些人甚至想改掉身分證上的 出生地,免得被人「另眼看待」。河南人任城宇和李東照相當氣憤,認為此橫幅傷害他們的名譽和精神健康。隔年一月法院出面調解,深圳警局也向任、李兩人道歉,雙方才和解。
         一直到二零零六年十月,國務院才第一次召開全國會議討論民工議題。二零零七年,一向後知後覺的全國政協才表示國家應更重視民工子弟的教育問題。中國的歷史不斷指出,漠視數億窮人及欺騙鄉下居民會有什麼下場。毛澤東很清楚這股不滿的力量有多大,他在中國鄉村找到他的憤怒大軍,這批人窮了幾百年,對生活的想像很單純,毛澤東很容易就動員這個社會底層幫助他創建了「新中國」。
         但中國目前的二億民工跟當初毛澤東號召的農民不同,他們的行動更加自由。他們去過城市,看過「新中國」的各種配備:高級餐廳、流行時尚、汽車、消費文化、 美好的生活。對他們來說,這不是留在家鄉農村的婦孺老人從電視上看到、有如另一個星球的遙遠景象,而是就在眼前的真實世界。他們只要伸出手,就可以觸到自 己永遠得不到、享受不到也用不到的豐富資源。
         因此,這批大軍也許並不需要一個給他們夢想的將領。每個民工只要直視彼此的眼睛,就會知道自己想要什麼,並認清自己永遠得不到什麼。
         這些人拿不到工資、得不到雇主的尊重、負擔不起子女的學費和家人的醫療費,假以時日,他們說不定會放下為社會菁英建設城市的工作,一磚一瓦拆掉他們親手建造的城市。

《原文摘錄:中國無法偉大的五十個理由〈第二十六章〉》 撰文.David Marriott & Karl Lacroix(2015-09-25再修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