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Translate

2012年8月4日 星期六

生態災難 市民蒙在鼓裏 中共貨船在港撒致癌毒膠粒60億粒遍港海域



魚類吞食含有毒素的聚丙烯後會中毒;而人類食用中毒魚類後亦有可能致癌。受訪者提供圖片


從高空所見,一個貨櫃擱淺在蒲台島以北的螺洲,大量聚丙烯漂浮海面和海灘上。
上周10號風球對本港的破壞並未完結,一場白色生態災難正在上演,市民卻被蒙在鼓裏。風暴期間,一艘貨輪遇上風浪,六貨櫃塑膠原料「聚丙烯」被吹落海,60億粒膠粒散落港海。專家指聚丙烯會吸收大量毒素,被海洋生物吞食,人類食用也會中招,隨時致癌;但膠粒「物主」中石化、船公司及政府部門竟至今全無公佈,環保團體狠批不負責任。
記者:馮樂琳 關震海
「我第一眼見到(灘上滿佈聚丙烯),幾乎哭出來!」從事海洋保育工作的愉景灣居民 Tracey Read,於上周三(7月25日)在附近的三白灣發現30袋破爛的聚丙烯,袋上寫有「中國石化」,大量膠粒散佈海灘,「多到好似鋪滿雪!」她立即聯同區內居民找尋膠粒,並拍下照片。
10號風球期間墮海
居民 Gary Stokes聯絡中石化及海事處等政府部門,追查下得知,原來共有七個貨櫃墮海,其中六個裝有聚丙烯,每個貨櫃有1,000袋,每袋25公斤,總共150噸,隨時引發海洋生態大災難。相信該貨輪是在上周10號風球期間,約凌晨時分在香港以南海域遇上大風浪,令七個貨櫃墮海。
Gary表示,中石化只說膠粒已出售,將責任推到運載的船公司中國海運;幾經爭取,兩間公司及相關政府部門才肯坐下研究。 Gary驚訝說:「漏油污他們有程序,但這種情況他們沒有。」日前他曾要求政府派出直升機,加快尋找失蹤膠粒的位置,對方最終竟要求船公司支付有關費用。至昨日海事處才派出直升機巡邏海岸線,而 Gary則向友人租用船隻,四出打撈膠粒。
政府部門互相卸責
據海事處及食環署資料,雖然五個長40呎貨櫃已在南丫島、蒲台島及附近海域尋獲,但其中四個完全損毀,內裏大部份聚丙烯散落海中。兩部門至今清理約62.6噸膠粒,即約有88噸未被清理。被冲走的聚丙烯散佈愉景灣、梅窩銀礦灣、長洲、芝麻灣、大鴉洲及螺洲等,其中南丫島的深灣是全港唯一有綠海龜來產卵的地方。
事件發生至今近兩星期,公眾全不知情,對於至今並無公佈事件,各政府部門均無回應。本報多次聯絡中石化,電話無人接聽;而中國海運更一直掛線。海事處只回應上周二收到有關報告,聯絡船東後已即時動員打撈;同時亦通報鄰近的中國海事機構。環境保護署則說周日接獲市民投訴,即時聯絡食環署及海事處跟進,又說膠粒無毒性,對附近水質沒有影響。
聚丙烯本身雖無毒性,但卻能吸取海中毒素,變為「毒膠粒」。綠色和平項目主任江卓珊認為事件涉及範圍很大,「公佈係責任」。地球之友高級環境事務主任區詠芷批評,中石化作為大集團不應「拍吓屁股」了事,「點解要用港府公帑收拾爛攤子,政府應向身為貨主的中石化追討費用」。

刻不容緩:毒膠粒散11海灘,籲全民救海洋!

愉景灣泳灘上仍有聚丙烯膠粒,但不少市民對事件毫不知情。蕭逸居攝


愉景灣居民及管理公司人員聯同食環署職員,在海灘清理散落的毒膠粒。
爆發這場「白色生態大災難」至今已11天,但仍有88噸聚丙烯膠粒散落港海。據這次拯救行動召集人之一 Tracey表示,由於聚丙烯對海洋生態影響深遠,故必須採取速戰速決的打撈方法,她呼籲全民起動,齊齊參與清理海洋大行動。
現時,大批聚丙烯膠粒已漂散到全港11個海灘;除愉景灣至長洲一帶水域外,遠至南丫島深灣、赤柱和石澳亦有,拯救行動刻不容緩;但目前愉景灣居民自行組成的義工隊僅得40人,人手嚴重不足。
不滿政府隱瞞事件
Tracey表示,正透過互聯網呼籲各界人士參加,世界自然基金會和海洋公園及香港海洋守護者協會已響應行動。她提醒市民,若發現膠粒被冲到沿岸位置,要盡快將之移離海洋;如在海中發現,則可通知海事處處理。
香港漁業聯盟主席姜彥文坦言對事件一無所知,至今未有任何政府部門聯絡他。「一發生就應該要即刻公佈,因為好多漁民都唔知咩嚟,有害冇害都應該要通佈」。姜不滿政府將事件隱瞞,並決定盡快開會通知漁民,更表示全力支持打撈行動,「呢啲事人人有責嘛!」

影響健康:聚丙烯吸毒力強,顏色越深越毒!

颱風過後,愉景灣居民 Tracey先在海灘發現30袋寫有「中國石化」的聚丙烯。

受颱風「韋森特」吹倒的垃圾遍佈本港多個海灘,包括塑膠原材料聚丙烯。
環保署口口聲聲說聚丙烯無毒性,事實上這種原材料廣泛用於工業,包括汽車業用的膠粒,美國、日本等地早有研究,指聚丙烯有吸收毒素能力,會由透明變成淡黃色,逐漸變深啡色,其中最廣泛吸到的 PCB(多氯聯苯)及 DDE(俗稱滴滴伊),前者可致癌及影響心臟健康,後者則可影響神經系統。
世界自然基金會高級環境保護主任(海洋)李美華指,海龜、海豚及魚類等海洋生物會誤認聚丙烯為魚卵吞下。
魚類逼爆胃部死亡
外國有研究在魚肚內發現膠粒;而假如聚丙烯已吸收毒素,就會儲存於生物體內,如市民食用海鮮後,或會影響健康。
綠色和平項目主任江卓珊指出,聚丙烯是塑膠,即不可分解及溶化,在海洋生物體內無法消化,更會佔據胃部空間,海洋生物會因無法吸收正常食物致死,甚至被膠粒逼爆胃部死亡。
中文大學生化系副教授陳竟明指,海洋生物食用膠粒故然有損健康,但岸邊生態也會受災,包括海岸的紅樹林等,生態影響範圍很大。

來源轉自:
《蘋果日報2012-08-04日》
(注意:帖內文或圖片中可能含有厭惡性簡體字;本站維護中華文化,堅決行使正體字。版權歸著者所有。)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