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Translate

2016年11月27日 星期日

中國水產品突下架 專家:或含禁藥


專家指出,中國商人為了提高海鮮存活率,甚至在運送途中加入禁藥。(Getty Images)
【記者楊一帆/綜合報導】
近日,中共官方稱對北京、上海等12個大中城市水產品市場進行專項檢查,水產品違禁藥物是檢查重點之一。日前北京活魚下架被指是逃避檢查。專家揭密水產品被加入禁藥是風險最大的環節。
據財新網26日報導,中國國家食藥監管總局官網24日發布通知,稱總局將於近期對北京、瀋陽、石家莊、濟南、上海、杭州、南京、武漢、成都、西安、廣州、福州等12個大中城市進行專項檢查。
檢查對象包括經營鮮活水產品的集中交易市場、銷售企業和餐飲服務單位,比率按照餐館40%、集中交易市場40%、超市20%進行分配。檢查內容包括重點水產品質量安全及其在經營環節違規使用違禁藥物情況,以及對鮮活水產品及其運輸和銷售過程中的養殖用水進行抽樣,並對其中硝基夫喃類藥物、孔雀石綠、氯黴素等違禁藥物殘留情況進行檢驗。
氯黴素是一種抗生素,有嚴重的副作用,能夠抑制骨髓造血功能、引發再生障礙性貧血等;硝基夫喃類藥物對人體可能致癌、致畸、致突變,其代謝物會與蛋白結合長期保留在體內;孔雀石綠一經使用終身殘留,也具有高毒素和致畸、致突變、致癌作用。
報導引述中國水產學會專家孫建富說法,指水產行業涉及的違禁藥物多達幾十種,這些藥物都會殘留在魚肉中,最終被人體攝入。 報導稱,有專家表示,鮮活水產品的養殖、運輸、銷售階段,均有添加違禁藥物的可能,但目前禁藥風險最大的是鮮活水產品的運輸、銷售階段。北京漁經生物技術有限公司總經理蔣火金表示,商家存在違法使用抗生素甚至違禁藥物來保持魚蝦存活率的問題,「只要消費者喜歡購買鮮活水產品,在運輸、銷售過程中,就有可能存在使用藥物的可能性。」
「禁藥殘留的問題,我想最可能在運輸銷售環節」 ,山東商業職業技術學院食品藥品學院教授張家國表示。淡水魚運輸過程中,尤其是溫度較低時,容易患水霉病,供應商可能就會用防止水霉之類的藥,其他的環節都不大可能。

網友:食安隱患已達天人共憤
對於這起事件,中國網友表示,原來北京活魚下架,是逃避檢查,北京活魚估計長期以來都是吃藥魚;不用檢查,群眾都明白吃了啥魚;用禁藥比水體污染更嚴重;中國人為了錢不擇手段 ,食品安全隱患已經到了天人共憤的程度了。
微博還有一篇文章〈鮮活水產品為何從超市下架?〉稱,京城大小超市活魚紛紛下架,這意味著鮮活水產品經營者很清楚鮮活水產品是經不起任何檢查的。文章感嘆:「民以食為天這句喊了幾千年的老話,在今天被中國人澈底顛覆了,儘管民還是以食為天,可是食得膽戰心驚!食得無滋無味!」

來源轉自:
【2016年11月27日訊】
(注意:帖內文或圖片中可能含有厭惡性簡體字;本站維護中華文化,堅決行使正體字。版權歸著者所有。所有評論非本站立場,有疑似影射幸勿對號入座。)
【其他.相關】: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