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Translate

2014年8月21日 星期四

一週猛花5千億 中共突擊花錢進入衝刺階段


根據中共財政部數據估算,12月公共財政有近2.5萬億資金可供花費,接近於前三個月花費總和,每週平均花費5千億元。圖為,2013年11月29日,北京一男子透過公交車窗向外張望。(ED JONES/AFP/Getty Images)
(記者任義報導)
離2013年結束還有幾天,中共各級財政突擊花錢也到了衝刺階段,根據中共財政部數據估算,12月公共財政有近2.5萬億資金可供花費,接近於前三個月花費總和,每週平均花費5千億元。專家稱只要體制機制問題未解決,年終突擊花錢就不可能根治。
中共12月份財政:一個月要花完三個月的錢
中共各級財政年底突擊花錢已是眾所周知的老問題,在法治監督不力、財政預算編製和政府信息公開不徹底的情況下,公共財政正逐步淪為政府機關的「私房錢」。然而,中共的財政預算制度「下一年預算額度由本年度收支情況決定」的驚人規定更是為突擊花錢開路及成為幫凶。
2013年只剩不到一週的時間,中共各級財政突擊花錢也到了衝刺階段。根據中共財政部公佈的2013年中國財政預算和11月財政收支數據估算,12月公共財政有近2.5萬億資金可供花費,這個數字幾乎持平於前三個月總和2.7萬億的財政花費,平均每週要花費超過5千億元。
據中共財政部統計數據顯示,在歷年年末的一個月中,各級政府在2007年花掉1.2萬億元,超過全年財政支出的1/4;2008年花掉1.5萬億元;2009年花掉2萬億元;而2011年,財政部門不得不在最後的兩個月中確定超過3.5萬億財政資金的去向,這相當於瑞士2009年整年的GDP。
有中共官員表示把錢花掉還可能換來政績,如果省下來不僅要上繳,下一年的預算還會因此而變少。所以,各級政府陷入了越省錢越虧的怪圈,於是年初拚命要錢,年底剩得多了又突擊花錢。

專家稱體制不改 突擊花錢不治
將中國的情況和國際上作出對比可以發現差別,美國的預算編製提前18個月就開始,美國白宮專門有一個600多人的預算管理辦公室。白宮拿出預算初稿大致有9個月時間,初稿拿出來之後,提前八九個月,即當年2月左右提交國會討論,一直要討論到9月底。比較而言,中國的預算編製啟動實在太晚,編製粗略、討論不充分等問題突出。
大陸媒體12月26日報導,中央財經大學財政學院教授溫來成分析認為,首先,中國財政預算的編制時間大多始於8月或9月,很是倉促,編製比較粗略。此外,人大不能有效地監督政府的預算執行,預算和實際的執行之間往往差距較大。比如預算管理過程中,一般要求時間過半、任務過半,但在具體執行中,到了6月份,當年的預算很難執行到50%。
溫來成稱,人大每年3月開會,往往中央預算剛批下來,時間就已經過了預算年度的一小半,這必然會影響預算的執行進度。預算批准的時間較晚,加上資金支出「到位」需要一個過程,因此很容易讓各級政府部門把花錢壓力積累到年末。並且當年預算的錢花不完,本年度的經費就會作廢,同時還會影響到第二年預算的編制,這種激勵機制是負面的機制。
中共前30年是計劃經濟,一切按照計劃,雖然今天提市場經濟,但仍然還是計劃。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教授顧海兵認為,歸根到底是絕對的權力帶來絕對的腐敗,實際上對花錢人的權力沒有制約,沒有監督,相信只要監督和執行的兩種力量匹配了,花錢不是個問題,現在關鍵在監督,而且這個監督應該是一個全過程的監督,絕對不是某一件事後的監督,更多的應該是事前的監督。
在澳門、瑞士全民分紅的情況下,中國也曾有提案將財政收入向全民分紅,但未被採納。反對的理由很簡單:財政不僅沒有盈餘,每年還都發生數千億元的赤字。表面看來這個理由似乎成立,但其實它忽視了中共政府每年年末突擊花錢的現象。經常出現在一個季度之內各級政府就花去了近半的全年財政支出。
專家稱只要體制機制問題解決,擺脫年底突擊花錢的怪圈,就有能力實現財政盈餘。例如,2011年第四季度政府若保持與前三季度相若的財政支出節奏,全年財政支出規模將約為9.2萬億元,可實現約1.2萬億元的財政結餘。如果用這筆錢向中國1.28億仍生活在貧困線以下的人口分紅,每人可分得近萬元。

【大紀元2013年12月26日訊】(責任編輯:劉曉真)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