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Translate

2015年7月26日 星期日

【圈錢騙局】中共動用10%GDP救市的真實代價


隨著上證綜指跳水和恐慌性拋售蔓延,中共政府花費數十億美元撫慰受虐的情緒並支撐股市。 (AFP/JOHANNES EISELE)
(記者秦雨霏報導)
隨著上證綜指跳水和恐慌性拋售蔓延,北京花費了數十億美元來撫慰股民的情緒並試圖支撐股市。但是分析家說,中共可能最終將為改革延遲和一個扭曲的股市付出遠遠更高的代價。
《市場觀察》7月23日報導,眼下,北京當局驚慌失措抓救命稻草似的策略似乎起了作用。上證綜指週四收盤上漲2.4%,連續六天攀昇,跟本月早先的過山車之旅形成鮮明對比。
在六月末和七月初之間,中共政府宣佈了至少40項措施來支撐市場,包括央行降息和建立穩定基金直接收購股票。

動用GDP的10%救市
《市場觀察》報導說,北京當局估計一共動用了5萬億元人民幣,幾乎是GDP的10%,來制止恐慌性拋售。
但是這樣一個激烈的手段,雖然短期內有效,但是可能阻礙外國投資者參與中國股市,並損害了中國成為全球金融大國的願望。
德維爾集團首席執行官格林(Nigel Green)說:「我們知道中國想要開放它的資本市場給外國人,這將要求改善標準。」
河濱投資集團(RiverFront Investment Group)國際投資組合管理總監康斯坦丁(Chris Konstantinos)指出,中共全面干預市場的行動可能會觸犯「民主社會」的感情。
康斯坦丁說:「我不相信這對中共最近增加透明度的姿態以及想吸引更多全球股東到中國股市的企圖是一個好兆頭。」

國際對沖基金紛紛看跌中國
《市場觀察》報導說,本週早先,世界上最大的對沖基金橋水聯合警告它的投資者,中國的市場震盪將產生廣泛的影響,這是一個急劇的態度逆轉,它先前曾看漲中國。
橋水聯合加入越來越多的對沖基金經理行列,他們在最近幾週轉向看跌中國,包括艾略特管理公司的辛格(Paul Singer)和潘興廣場資本管理公司的阿克曼(Bill Ackman)。
德意志銀行分析師斯賓塞(Michael Spencer)在報告中說,過去一年市場的起伏可能說服許多投資者,中國市場不是一個可靠的投資工具。「很顯然,允許市場發揮決定性作用的改革目標已經遭到挫敗。」
康斯坦丁說,由於中國市場前景如此不確定,只有對風險容忍度非常高的反向投資者才應該考慮購入中國股票,即便如此,他們也應該限制持有H股的數量。
H股指的是在香港交易所上市的中國大陸公司股票。

(責任編輯:林詩遠)
股市動盪 大陸「股票焦慮症」患者激增
最近,大陸股市裡的一波波漲跌讓廣大股民直呼心臟「傷不起」,一些股民資產大幅縮水,這讓他們感到焦慮、緊張、憤怒、沮喪、悲傷。醫生們反應,患有他們稱之為「股票焦慮症」的患者激增。
資深股民炒股「焦慮症」復發
衢州晚報24日報導,家住市區的周師傅今年52歲,炒股已有20年。他從一個多月前重倉買入一隻股票,6月中旬時還賺了一些錢,天天喜笑顏開,沒想到連續2週的陰跌不僅讓周師傅的資產蒸發了大半,還讓他治癒已久的焦慮症復發了。
「本來想著今年賺點錢能換一輛好點的車了,沒想到就一個星期,倒虧進去一輛車,氣得我晚上都睡不著覺。」上週一,本想著股票能稍作反彈的周師傅一大早就守著電腦等開盤,沒想到開盤一小時就全線跌停,之後幾天他重倉買的股票股價更是跌至25元左右。上週三收盤,周師傅徹底爆發,氣憤地把電腦顯示器砸到了地上。
「他已經好幾天沒合上眼了,臉色比以前難看多了。每天除了看股票就是在家走來走去,也不出門,吃飯也沒有胃口,整個人都很煩躁,全家人都不敢惹他。」妻子很擔心,周師傅的焦慮症康復了好多年了,沒想到因為炒股又復發了,真是得不償失!

炒股記者精神處於崩潰邊緣
《環球時報》報導了駐北京的財經新聞記者、26歲的弗蘭克.馮(Frank Feng)的故事,他在股市中損失了約6萬人民幣,這幾乎是他全部的積蓄。
「他工作十分努力,喜愛與人社交,但現在他的脾氣已變得極度反覆無常,處於精神崩潰的邊緣,」報導說。「當牛市轉為熊市,他開始無法控制自己的脾氣,有時會變得狂怒,忽然間不明原因地大叫。」

炒股虧掉一輛奧迪錢 杭州老闆焦慮症發作
都市快報報導,因股票大跌,杭州一服裝店老闆不僅把前期利潤跌光,還虧進去一輛奧迪錢,出現頭痛、心慌、胸悶、出虛汗、坐立不安、失眠等症狀,到醫院被診斷為焦慮症復發。
黃老闆是做服裝生意的,開了家不大不小的服裝店,生活條件還好。兩年前,聽人說股市行情好起來了,就陸續投了100萬本金進去,還賺了一些錢。哪知道這段時間,手上的股票連連暴跌,中間雖有幾天是陽線,也都在下行通道。黃的幾隻股票,跌得他心理上擋不牢了。
黃老闆說,這一百萬雖然都是自己的錢,但也是他家主要的積蓄了,要是再跌下去,真是心慌慌。他找到醫生,說自己不行了,失眠好幾天了。報導引醫生的描述說,黃看起來臉色非常差,蠟黃蠟黃的;一邊說話,還一邊不停地抹汗;呼吸也很重,很困難,整個人都顯得很煩躁;手指還會不自覺地顫抖。

醫生:用心理健康冒險去賺取收益不值得
紐約時報報導,「用你的心理健康冒險去賺取巨額收益是不值得的,」北京安定醫院諮詢師張軼說。張軼說,她最近接診了一位52歲的患抑鬱症的女士,該女士在兩週內損失了一百萬元人民幣,約16萬美元。
中醫方面專家說過,炒股是有危險的,因為這會引起不健康的情緒,比如害怕和激動。「如果你心理不夠強大,別炒股,」北京天壇醫院中醫科主任樊永平說。
醫學專家說,高風險人群包括年長、身體虛弱、情緒不穩的人,他們應該考慮從股市徹底抽身。

(責任編輯:孫芸)
中國龐大債市 海外投資者為何迴避?
本月早些時候,中共央行宣布,將允許境外央行、主權財富基金以及國際金融組織自主決定對中國債券市場的投資。但是中國規模龐大的債券市場打開大門,卻沒有換來海外投資者的魚湧而入。
華爾街日報報導,近幾週來,北京政府採取措施,向全球貨幣市場基金經理開放此前一直關閉、規模6.4萬億美元的債券市場,第一次允許外資銀行進入其短期借貸市場,並且取消了之前的一些投資限制。
雖然這些舉措標誌著中國金融市場開放的一個重要時刻,但海外投資者的反應卻一直不熱烈。目前海外投資者持有中國債券的比例不到3%。
據經綸國際經濟研究院(Fung Global Institute)的數據,中國國債的換手率在0.3至1.9之間,而美國國債和日本國債的這一比率分別為10和5.9。換手率是衡量二級市場債券成交量的一項指標,該數字越高,表明交易越活躍。
報導說,對於全球投資者來說,中國債券市場的監管機構不止一家,加上政策繁多,這種各自為政的結構依然難以駕馭。
投資者們稱,中國債券市場還沒有經歷一個完整的信貸循環,即從低利率、寬鬆信貸階段到緊縮信貸狀況階段的循環,屆時違約率可能上升。這可能意味著未來將面臨著混亂以及震盪加劇的局面。
中國素來依賴銀行貸款,這與其他國家形成鮮明對比──後者的債券市場對國內生產總值(GDP)的貢獻大於貸款,在中國則正好相反。
市場參與者稱,中國這個龐大的市場與成熟市場相比仍有一定的差距。有超過40%的未償債券在不到三年內到期。這與世界其他地區的情況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在那些地區,期限較長的債券在未償債券中佔大多數。
匯豐控股(HSBC Holdings PLC)分析師最近在一份報告中寫道,與亞洲其他地區的債券市場相比,作為一種長期融資工具,中國的債券市場仍遠不成熟。

來源轉自:
【2015年07月26日訊 責任編輯:華子明】
(注意:帖內文或圖片中可能含有厭惡性簡體字;本站維護中華文化,堅決行使正體字。版權歸著者所有。)
【其他.相關】: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