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魯恂(Lucian Pye 1921~2008)美國政治學家、漢學家,麻省理工學院教授,曾任美國政治學會主席。以文化角度研究中國、中共著稱,他對毛的研究別有所得,亦有爭議。
出生在中國的白魯恂:曾是1971年中美乒乓外交的推動者。
時間的流逝,使我們對毛澤東在歷史上所扮演的角色有了一個更加清晰的印象;同時,也使我們對毛澤東人格特徵的分析變得比以前更加容易些。在最初開始進行有關毛澤東人格特徵的研究時,我是以一個受過訓練的精神病學者的身份,來看待和分析當時收集到的各種相關資料的。
起初,這些資料提供的證據揭示,毛澤東的個性特徵中存在著某種特定形式的心理併發症。而心理學的有關理論假設也告訴我們,還應該存在其他某些行為特徵。
現在,我們可以很有把握地告訴讀者:進一步的考察證明,在所收集的資料中確實可以發現某些根據前述有關心理學理論假設應該存在、而實際上也的確存在的情形。儘管如此,我也很清楚,在嘗試對近乎神化的毛澤東進行一些心理學的分析與解釋時,自己一直在冒險,可以說是戰戰兢兢,如履薄冰。我相信,如果自己在分析中運用任何來自精神病學的專業術語,那都將是一種不謹慎的行為;確實,這樣做還可能會適得其反,引起不當效果。
有某種邊際性人格特徵的自戀主義者
有鑑於此,我從未公開宣稱,毛澤東是一個可能帶有某種邊際性人格特徵的自戀主義者——儘管體現出這兩種心理特徵的結合的人並不少見。我擔心,如果聲稱毛澤東正是一個體現了自戀主義和邊際性人格兩種心理特徵結合的人,那麼,一些人將會因此而暴跳如雷,義憤填膺。
儘管如此,現在學者們對毛澤東影響現代中國以及在此過程中透露出的人格特徵等有關歷史,越來越傾向於持比較客觀的看法。這種情形的出現,就使我們可能公開運用心理學上有關自戀感和邊際性人格綜合症的觀點,來分析毛澤東的行為。
所謂自戀感,通常可以被理解為某種對自我的、誇大了的愛。對此,學術界沒有多少爭議。而邊際性人格特徵,可能需要稍加解釋。通俗些說,這種人格的特徵就是:對控制、駕馭和利用他人有著強烈的欲望;同時,總能對自己的情感保持警惕,且對究竟是誰控制誰這一問題有著清醒的認識。具有邊際性人格特徵的人,不但無法發展任何重要的人際關係紐帶(或者說對某人的依戀感),而且還對受到忽視與怠慢有著較為敏感的理解。
最重要的是,他寧願隨時準備拋棄其他人,而不是相反,即冒著被其他人拋棄的風險。具有這種心理特徵的人覺得,自己是特別的,與眾不同的。換言之,自己是一個道德高尚、對社會有用的人,但卻未得到恰當的理解與尊重。這樣一來,任何特別接近自己的人,就可能立即變成對手或者敵人。
難以滿足的欲望:渴求他人的奉承與崇拜 看起來有些矛盾的是,體現出邊際性人格特徵的人一般臉皮較薄,對批評高度敏感,且很容易感覺到自己是否受到忽視;但另一方面,令人驚奇的是,對其他人實際上究竟如何解讀自己,他似乎漠不關心,無動於衷。具有這一性格特徵的人,其生活中心通常會圍繞著一系列的敵手。
結果,他的身上就會體現出兩種同時存在的感情:一方面是個受難者,遭到其他人的欺騙和傷害;但另一方面,則是勇敢地面對和挑戰其他人,永不妥協,並由此生發出某種愉悅感。正如毛澤東的例子所證明的,這種性格特徵還經常會與某種強烈的次屬自戀感聯繫在一起。因此,就會產生某種難以滿足的欲望,渴求成為他人的關注中心,並追尋他人的奉承、讚美與崇拜。
尤有進者,這兩種心理特徵的結合造就了一個對情感重要性非常敏感的人;特別是,他對短暫的、積極的感情究竟可能會是怎樣的,也非常敏感。他使自己確信,其他人只會假裝對自己表現出熱情,但實際上,他們根本就不關心自己。明乎此,就明白了毛澤東當年為什麼會對共產黨人和年輕一代中國人的革命激情產生懷疑。
有關理論認為,邊際性人格特徵和自戀感發端於一個人的溫暖舒適、安全穩定、得到了充分關愛的嬰幼兒時期。在這段時期,雖然他甚至處於完全的依賴狀態,但是,他的每一次哭喊都會完全地控制、駕馭他所在的整個世界。這樣一來,他就生活在某種既是無能為力、同時又是無所不能的幸福狀態中。在此狀態中,他似乎僅僅通過發出聲音,就能駕馭和控制整個世界。但隨後他就慢慢發現,自我與他人之間是相互分離、各不相干的。
挑戰美蘇,又渴望得到對手的承認與尊重
他還發現,就整個宇宙而言,自己實際上並不具有什麼神奇的操控魔力。這是一種苦痛的感覺,這種感覺還非常強烈。因為,它涉及到被那個恰恰是自己所依戀的、且與自己關係最密切的人所拋棄的那種感情。自此以後,在他的心裡就會有一種強烈的渴望,試圖重溫那段美好的幸福時光;但與此同時,還會有一種深刻的恐懼,擔心再度形成對某些人的深刻依戀心理。
在毛澤東的整個領袖生涯中,有關拋棄感的主題反復出現。特別是當他開始反對自己選定的接班人時,就更是如此。與此同時,他需要重新確認自己的高尚情操與可能價值。方法就是,勇敢面對當時國家政治經濟情境中任何處於主導性力量的一方,奮起反抗,向他們發出挑戰。
這個被挑戰的對象,一度是美國,後來是蘇聯。儘管如此,在發出挑戰時,毛澤東也渴望得到對手們的尊重。在特定時期,他需要反對那個適時的敵手;但是,他也需要敵手承認和尊重他的價值。
當我們通過心理學所提供的有關準則來重溫毛主席的人生經歷時,他的行動中所體現出來的那種人性化的品質,就是可以理解的。由此而出現的各種行為模式,就解釋了他的成功與優勢;當然,與此同時,也說明了他的困難與問題。
(轉自共識網。原載“微思客WeThinker”,譯者劉憲閣)
來源轉自:
(注意:帖內文或圖片中可能含有厭惡性簡體字;本站維護中華文化,堅決行使正體字。版權歸著者所有。)
【其他.相關】:
出生在中國的白魯恂:曾是1971年中美乒乓外交的推動者。
起初,這些資料提供的證據揭示,毛澤東的個性特徵中存在著某種特定形式的心理併發症。而心理學的有關理論假設也告訴我們,還應該存在其他某些行為特徵。
現在,我們可以很有把握地告訴讀者:進一步的考察證明,在所收集的資料中確實可以發現某些根據前述有關心理學理論假設應該存在、而實際上也的確存在的情形。儘管如此,我也很清楚,在嘗試對近乎神化的毛澤東進行一些心理學的分析與解釋時,自己一直在冒險,可以說是戰戰兢兢,如履薄冰。我相信,如果自己在分析中運用任何來自精神病學的專業術語,那都將是一種不謹慎的行為;確實,這樣做還可能會適得其反,引起不當效果。
有某種邊際性人格特徵的自戀主義者
有鑑於此,我從未公開宣稱,毛澤東是一個可能帶有某種邊際性人格特徵的自戀主義者——儘管體現出這兩種心理特徵的結合的人並不少見。我擔心,如果聲稱毛澤東正是一個體現了自戀主義和邊際性人格兩種心理特徵結合的人,那麼,一些人將會因此而暴跳如雷,義憤填膺。
儘管如此,現在學者們對毛澤東影響現代中國以及在此過程中透露出的人格特徵等有關歷史,越來越傾向於持比較客觀的看法。這種情形的出現,就使我們可能公開運用心理學上有關自戀感和邊際性人格綜合症的觀點,來分析毛澤東的行為。
所謂自戀感,通常可以被理解為某種對自我的、誇大了的愛。對此,學術界沒有多少爭議。而邊際性人格特徵,可能需要稍加解釋。通俗些說,這種人格的特徵就是:對控制、駕馭和利用他人有著強烈的欲望;同時,總能對自己的情感保持警惕,且對究竟是誰控制誰這一問題有著清醒的認識。具有邊際性人格特徵的人,不但無法發展任何重要的人際關係紐帶(或者說對某人的依戀感),而且還對受到忽視與怠慢有著較為敏感的理解。
最重要的是,他寧願隨時準備拋棄其他人,而不是相反,即冒著被其他人拋棄的風險。具有這種心理特徵的人覺得,自己是特別的,與眾不同的。換言之,自己是一個道德高尚、對社會有用的人,但卻未得到恰當的理解與尊重。這樣一來,任何特別接近自己的人,就可能立即變成對手或者敵人。
難以滿足的欲望:渴求他人的奉承與崇拜 看起來有些矛盾的是,體現出邊際性人格特徵的人一般臉皮較薄,對批評高度敏感,且很容易感覺到自己是否受到忽視;但另一方面,令人驚奇的是,對其他人實際上究竟如何解讀自己,他似乎漠不關心,無動於衷。具有這一性格特徵的人,其生活中心通常會圍繞著一系列的敵手。
結果,他的身上就會體現出兩種同時存在的感情:一方面是個受難者,遭到其他人的欺騙和傷害;但另一方面,則是勇敢地面對和挑戰其他人,永不妥協,並由此生發出某種愉悅感。正如毛澤東的例子所證明的,這種性格特徵還經常會與某種強烈的次屬自戀感聯繫在一起。因此,就會產生某種難以滿足的欲望,渴求成為他人的關注中心,並追尋他人的奉承、讚美與崇拜。
尤有進者,這兩種心理特徵的結合造就了一個對情感重要性非常敏感的人;特別是,他對短暫的、積極的感情究竟可能會是怎樣的,也非常敏感。他使自己確信,其他人只會假裝對自己表現出熱情,但實際上,他們根本就不關心自己。明乎此,就明白了毛澤東當年為什麼會對共產黨人和年輕一代中國人的革命激情產生懷疑。
有關理論認為,邊際性人格特徵和自戀感發端於一個人的溫暖舒適、安全穩定、得到了充分關愛的嬰幼兒時期。在這段時期,雖然他甚至處於完全的依賴狀態,但是,他的每一次哭喊都會完全地控制、駕馭他所在的整個世界。這樣一來,他就生活在某種既是無能為力、同時又是無所不能的幸福狀態中。在此狀態中,他似乎僅僅通過發出聲音,就能駕馭和控制整個世界。但隨後他就慢慢發現,自我與他人之間是相互分離、各不相干的。
挑戰美蘇,又渴望得到對手的承認與尊重
他還發現,就整個宇宙而言,自己實際上並不具有什麼神奇的操控魔力。這是一種苦痛的感覺,這種感覺還非常強烈。因為,它涉及到被那個恰恰是自己所依戀的、且與自己關係最密切的人所拋棄的那種感情。自此以後,在他的心裡就會有一種強烈的渴望,試圖重溫那段美好的幸福時光;但與此同時,還會有一種深刻的恐懼,擔心再度形成對某些人的深刻依戀心理。
在毛澤東的整個領袖生涯中,有關拋棄感的主題反復出現。特別是當他開始反對自己選定的接班人時,就更是如此。與此同時,他需要重新確認自己的高尚情操與可能價值。方法就是,勇敢面對當時國家政治經濟情境中任何處於主導性力量的一方,奮起反抗,向他們發出挑戰。
這個被挑戰的對象,一度是美國,後來是蘇聯。儘管如此,在發出挑戰時,毛澤東也渴望得到對手們的尊重。在特定時期,他需要反對那個適時的敵手;但是,他也需要敵手承認和尊重他的價值。
當我們通過心理學所提供的有關準則來重溫毛主席的人生經歷時,他的行動中所體現出來的那種人性化的品質,就是可以理解的。由此而出現的各種行為模式,就解釋了他的成功與優勢;當然,與此同時,也說明了他的困難與問題。
(轉自共識網。原載“微思客WeThinker”,譯者劉憲閣)
來源轉自:
(注意:帖內文或圖片中可能含有厭惡性簡體字;本站維護中華文化,堅決行使正體字。版權歸著者所有。)
【其他.相關】:
- 【毒食品】小心!中國出產的奇異果,千萬不能吃!
- 「防空區」成紙老虎 「山寨航母」遼寧艦南海再「撞」美日航母
- 無「行政程序法」的中國
- 【恐怖的真相】大陸社會互害生態鏈已成,人人逃不脫...
- 【流氓政權】大陸化的香港全面崩壞
- 習近平扛不起的共產主義大旗──太子黨的合法性危機恐懼
- 中國經濟改革喪鐘已響
- 【自以為強國】中共最窮困人口:人畜同住 1年吃3次肉
- 「中共不等於中國」 任志強十一罕見開炮
- 大陸網民妙招表不滿:中共是「你國」
- 【蝗出沒注意】馬雲承諾捐十億助港青創業實習卻「零進展」
- 【末日中共】京城重度霧霾史上罕見 市民:北京沒了!
- 外媒:TPP對中共是挫敗 不遵循規則失機會
- 中國經濟龐氏騙局即將現形
- 全球網絡自由續下跌 中國居榜末
- 【貪腐大國】經濟學家:中共經濟成長「基本結束」
- 【你國謊言】中共層層謊言正被迅速剝離
- 【圈錢騙局】A股股民去年2000點抄底今年3000點仍被套
- 參加德國工業展 大陸商人感嘆:中國製造岌岌可危
- 【自以為強國】顏丹:誰讓「中國製造」深陷危機?
- 【貪腐淫僧】入境處查假結婚搜定慧寺 釋智定與和尚夫被捕
- 【係話緊你】天要其亡 必先讓其狂
- 葉偉強:一人得道 雞犬昇天
- 葉偉強﹕運動員一跌 兩國榮辱互見
- 葉偉強:警隊沉淪如斯 怎不痛心疾首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