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Translate

2015年7月17日 星期五

大陸富豪移民三分一居香港


香港金融中心地位穩定,吸引中國大陸富豪。據最新財富報告顯示,大陸富豪在2000-2014年間由9.1萬人移民他國,而香港則接受了近1/3,約2.9萬人。(PHILIPPE LOPEZ/ Getty image)
(記者李玲浦香港報導)
大陸政局不穩之下,越來越多的富豪選擇移民「出逃」外國,為自己的子女以及身價財產,尋求一個安全的避難地。一項調查顯示,過去14年,離開大陸的富翁多達9.1萬人冠絕全球,當中2.9萬名百萬富翁選擇來港,佔離開大陸的富翁37%。
超級富豪重視香港
南非財富諮詢公司「新世界財富」的報告,列出從2000年至2014年,百萬富翁進出最頻繁的國家。其中美國410萬人,全球第一,其次是日本、英國和德國,中國的百萬富翁去年為60.85萬人,名列全球第五;不過,中國富豪出走人數最多,達9.1萬人,佔百萬富翁總數的14%,位居第一,較排名第二位的印度,逃跑富豪人數足足多了3萬人。
報告顯示,中國百萬富翁主要移民美國、中國香港、新加坡和英國。香港是中國超級富豪的第三重視之地,有2.9萬名百萬富翁到香港居住。

政局不穩富豪移民熱
報告說,人們移居它國的主要原因是為了確保家人的安全與財產受到保護,而且能在全球各地自由移動。至於中國富人外流的主要原因是這個國家嚴苛的稅制。
不過,雅虎財經稱,中國父母也擔憂,在一個空氣污染嚴重、缺乏潔淨水資源以及食品安全醜聞不斷的國家如何撫養孩子。因此,另一些人移民的目的是為子女獲得他國國籍。
近年來,中共官員和富豪外逃成風,今年4月大陸官方發表一份「關於中國公民移居海外情況調研報告」顯示,按保守數字計算,20年間富豪們帶走的財富高達15萬1,100多億元,相當於中國2014年GDP的23%。
對於大陸富豪熱衷移民海外,香港經濟學家關焯照認為,主要是因為大陸政治環境不穩,加上反貪,令大陸富豪感到危機,「你怎麼知道裏面的情況怎麼樣?大家都明白,拿定護照,買個保險,很多的官二代都在外國。」而大陸富豪熱衷來香港的原因,他分析和香港是現代化都市、來往自由以及具國際金融中心優勢有關。

香港金融中心有吸引力
作為全球最自由經濟體和國際金融中心,香港一直是大陸富豪最想移民的城市之一。大陸一線明星章子怡、周迅、湯唯、李冰冰等,以及大陸富豪馬化騰等,都透過專才、投資移民等各種途徑定居香港。
被認為是吸金力超強的香港投資移民計劃,11年來為香港累計吸金超過2千億元。據入境處統計,截至2014年9月30日,該項計劃累計申請數量達4萬零392宗,總共有2萬4,481宗獲正式批准,其中大陸投資者高達89%。
雖然香港今年1月突然叫停投資移民,讓一眾大陸富豪大失所望,不過萊坊董事及大中華區研究及諮詢部主管紀言迅表示,相對其它亞洲城市而言,香港仍然最吸引大陸資金,「其一距離近,其次樓市升幅理想,其三香港最重要的吸引力,是因為資金來香港等於離開中國。香港作為(大陸富豪)全球跳板,再去其它國家投資或者移民,更加方便。」
利嘉閣投資移民及大中華營業董事郭兆輝指,叫停香港投資移民後,現在移民香港多數經優才或專才類移民來港。不過,他表示,優才獲批率不到三成,需時亦長,甚至要8個月時間,希望以後寬鬆一些。◇

(責任編輯:蔡恆)
瑞信:中國「三重泡沫」恐致全球經濟衰退
(記者肖婕澳洲悉尼編譯報導)
全球第五大財團瑞士信貸集團(瑞信,Credit Suisse)的分析專家們近日表示,中國是全球經濟衰退的頭號威脅,其過度膨脹的「三重泡沫」將拖累全球的國內生產總值(GDP)2%以下。
據悉尼晨鋒報報導,瑞信全球研究小組負責人加斯維特(Andrew Garthwaite)說,中國有三重泡沫--第三大信貸泡沫、最大投資泡沫和第二大房地產泡沫,這三重泡沫結合在一起是全球經濟的最大風險。
本週,中國經濟表面上看起來似乎穩定。中國第二季度的國內生產總值數字報稱達到7%,高於分析家們預計的6.8%,零售銷售和工業生產數據都超過預期。
但中國的國內生產總值仍處於2009年的最低水平,上證綜合指數在週三未能反彈,雖然該指數在上週五下跌1.4%後,在本週已基本穩定。

中國的債務遠遠超過美國的峰值點
中國私營企業的債務占國內生產總值比(debt-to-GDP)為196%,在長期趨勢的40%以上;超過美國信貸泡沫的高峰時期。 加斯維特說,中國的投資佔其國內生產總值的比例高於歷史上任何一個國家。
中國的投資正在從投資向消費導向型增長轉型,導致了其增長率減半。加斯維特說,中國在過去三年消耗的水泥量超過美國整個20世紀的水泥消耗。

太多的房產
加斯維特說中國有一個「明確」的房地產泡沫,其房地產的規模占國內生產總值比例的23%左右,是美國房產巔峰時期的三倍。太多的房產導致房產的空置率達15~23%,三線和四線城市的房屋庫存相當於可維持五年的需求。「我們擔心的是住房、信貸、投資三重泡沫將帶來其重大經濟硬著陸的風險,」他說。
根據瑞信的數據,中國房價在第一次下降時,沒有進行政治干預;住房占家庭總資產的一半以上。「如果中國房價下跌15%或更多,那麼我們認為可能會出現一個硬著陸,那麼其當局的財政將面臨著財力耗盡的風險。」加斯維特說,「此外,由於住房占政府收入的三分之一,占銀行的56%,和占國內生產總值的第五位左右,其產生的間接影響可能會是巨大的。」
加斯維特說,中國實際的國內生產總值增長在2015年將放緩3%(假設沒有全球國內生產總值溢出效應),「中國對全球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的貢獻將放緩0.5%。」
在此之前,國際金融投資公司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的新興市場主管夏爾馬(Ruchir Sharma)曾警告說,下一場經濟衰退將由中國引發。他說,避開中國的股票問題,如果中國經濟放緩,可能會拖累全球經濟增長低2%。

(責任編輯:瑞木悅)
遠離股市 大陸參與交易人數下滑21.85%
(記者劉毅報導)
7月15日,大陸中登公司公布了一週投資者情況統計表和6月統計月報。數據顯示和滬指觸及5178.19點高點相比,上週參與A股交易的投資者下滑了21.85%;顯示在中共救助股市反彈後,股民對股市反彈持謹慎態度。
參與交易人數下滑21.85%
據每經網報導,上週(7月6日~10日)參與A股交易的投資者數量為2,765.82萬人,環比此前一週下滑約8.42%。6月8日~12日,滬指觸及5,178.19點高點,該周參與A股交易的投資者數量為3,539.49萬人。將上週數據與6月8日~12日當周數據相比,上週參與A股交易的投資者數據下滑幅度為21.85%。
中登公司數據顯示,上週滬深兩市新增投資者數量為51.3萬,環比增加0.02%。期間參與A股交易的投資者數量為2,765.82萬,佔已開立A股賬戶投資者數量的30.58%,較此前一週(6月29日~7月3日)的3,020.27萬環比下滑8.42%。同時,期末持倉投資者數量亦現下降,由7月3日4,986.62萬降至7月10日的4,948.33萬。
周環比數據顯示雖然股市反彈,參與交易的投資者及持倉者數量還是有所下降。
獨立經濟學家宋清輝表示,短期市場尚不穩定,A股投資者信心恢復仍需時日。
中登公司數據顯示,從6月末投資者(包括個人、機構)市值分布情況來看,目前A股以中小散戶為主導的投資者結構尚未明顯轉變。截至6月末,持有流通市值在1萬元以下的投資者數量占比20.5%;市值在1萬~10萬元占比高達48.11%;市值在50萬~100萬元的比例在4.32%;市值在100萬~500萬元、500萬~1000萬元、1000萬元~1億元和市值在1億以上的投資者數量占比分別為3.16%、0.28%、0.17%和0.03%。

中共傾舉國之力救市 付出高昂代價
大陸股市在經歷了6月中旬開始的大幅下跌約30%後,歷經7月至今中共的救市,股市有所反彈。中共為了阻止股市崩盤,不斷推出救市措施,從降息、降準、暫停IPO,到籌集萬億資金救市、要求央企不減持、甚至派出公安部嚴查做空。
7月17日是股指期貨三大主力合約的交割日。中共當局為了保持股市穩定,16日,監管層通過專業權威媒體發聲,稱監管層已有所應對,採取了特殊措施;17日,《中國證券報》、《上海證券報》均發文稱,期指交割日難現「多空大戰」,並且,中金所連續三天發文,進行股指期貨風險教育。鳳凰財經稱,有財經雜誌盤中發布重磅消息《證金公司彈藥曝光:獲商業銀行授信約2萬億到位近1.3萬億》予以配合,言外之意,國家隊護盤彈藥充足。7月17日滬指收於3,957.99點。
雖然中共傾舉國之力救市,阻止了股市下跌。但有媒體表示中共為此付出高昂的代價。現在,中共需要更長時間來修復受損的改革信譽,以及因為當局重拳干預而受衝擊的投資情緒。
據德國之聲報導,在過去一個月,北京打出了救市組合拳,「證券市場的震盪讓人質疑(中國)經濟和政策的未來發展方向。」美國投行高盛在其一份研究報告中寫道:「證券市場結構和管理中的缺陷被暴露出來,投資者信心遭到嚴重打擊,需要一段時間才能恢復。」
此外,北京也突如其來地叫停了28家擬上市公司的新股發行(IPO)。有分析人士稱,國資委已經要求所有央企不得減持所控股上市公司股票,並且要每天報送國企二級市場增持情況。這些都是政府對市場的干預,而恰恰是這個政府在兩年前信誓旦旦,要讓市場在經濟中發揮更大作用。
香港輝立證券駐上海的分析師陳星宇對法新社表示:「事實是市場改革進程將被推遲。市場轉型有時停滯倒退、有時故態復萌。」與此同時,一些股市改革建議開始被質疑或者重新束之高閣,其中就包括推進新股發行體制改革。目前在中國,政府而非市場決定新股發行,由於新股普遍定價偏低,那些幸運的人或者消息靈通的人就能買入,保證獲利。

(責任編輯:孫芸)
大陸外匯持續減少 中共賣出干預匯市
(記者劉毅報導)
中共央行日前公布了第二季度末中國外匯儲備餘額,數據顯示外匯儲備餘額比上一季度減少了400億美元,第一季度中國外匯儲備減少了創記錄的1,130億美元。有分析人士表示從中共外匯儲備的變化來看,中國央行上個季度可能繼續干預匯市,其目的在於防止人民幣兌美元匯率進一步走低。
外匯持續減少
據鳳凰財經7月16日報導,中共央行14日稱,截至第二季度末中國外匯儲備餘額為3.69萬億美元,較上一季度減少400億美元。這是一年來的最低外匯儲備減少量,第一季度,中國外匯儲備減少了創記錄的1,130億美元。分析人士稱,央行賣出所持大量美元以防止人民幣兌美元進一步走低。相對穩定的人民幣降低了企業和投資者將資金轉移出中國的慾望。
凱投宏觀(Capital Economics)首席經濟學家普裡查德(Julian Evans-Pritchard)估計,中共央行4月和5月共賣出137億美元外匯儲備,以防止人民幣兌美元走低。普裡查德在14日發表的報告中寫道,最新數據顯示,央行6月份加快了賣出外匯儲備的步伐,很可能是為了給人民幣帶來一定的支撐。

央行干預:購買人民幣拋售美元
報導稱,最近幾個月,中共央行的干預行動主要是購買人民幣而拋售美元,因為該央行想要在人民幣不斷貶值之際防止流出中國的資本規模過大。
人民幣匯率維持在基本穩定的水平還有一層打算,那就是爭取在今年晚些時候讓人民幣和美元、歐元及日圓一樣,成為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簡稱IMF)的儲備貨幣。為了實現這一目標,中共14日晚間宣布,將允許外國央行和主權財富基金進入中國規模為6.1萬億美元的債券市場。
如果人民幣貶值幅度過大,被納入IMF儲備貨幣的可能性就會降低,因為這會引發美國和其它國家的更多不滿,外國機構和投資者也不會願意持有匯率不斷下降的中國貨幣。
中國金融界人士對於中共之所以保持人民幣匯率不貶值原因持同樣觀點。

專家:人民幣要加入SDR難度極高
國泰君安首席經濟學家林采宜上個月曾經表示,央行之所以堅持人民幣匯率不貶值,一是中共希望加強自己在國際金融市場上的話語權,比如說,中共希望加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特別提款權(SDR),成為他的籃子貨幣,那麼這個時候大幅貶值是很難接受的;二是如果人民幣要進一步國際化,走向海外,國際投資者願意持有你的貨幣,首先你是堅挺的貨幣,人民幣國際化,成為清算貨幣,如果人民幣進入貶值通道,那對它進入國際化是不利的。
但是林采宜同時表示,隨著加息和美國經濟的復甦,美元上漲幾乎是沒有懸念的,而人民幣貶值只是時間問題。
但有香港媒體認為因美國的反對,人民幣要加入SDR難度極高。美國財長傑克盧明言,人民幣要納入SDR可能要花更長時間。所以人民幣納入SDR,今年內成功機會恐不高。
大陸一些經濟學家呼籲中共央行引導人民幣貶值,幫助提振疲軟的中國經濟。當局智庫中國社會科學院的高級經濟學家張明發布的分析文章稱,人民幣匯率的強勢嚴重背離了中國當前的經濟基本面。數據顯示大陸出口、投資、消費持續下滑,人民幣貶值有利於提振中國日益下降的出口。

來源轉自:
【2015年07月17日訊責任編輯:孫芸】
(注意:帖內文或圖片中可能含有厭惡性簡體字;本站維護中華文化,堅決行使正體字。版權歸著者所有。)
【其他.相關】: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