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Translate

2015年10月13日 星期二

財經人士:A股的三點共識和兩點分歧


A股。
大陸A股經歷了6月到8月份的股災後,市場成交量一直在萎縮,一般來講股價在下跌過程中縮量是正常現象。但是一段時間以來,A股跌也縮量,漲也縮量,令投資者不解。有大陸財經評論人士認為目前來看,A股極端縮量至少體現了市場的三點共識和兩點分歧。
據《華夏時報》10月12日報導,大陸財經評論人士湯亞平一直跟蹤此輪A股量價關係出現的新問題。他認為持續縮量就是大家共識覺得市場機會還沒到來,自然都開始觀望,不願意進場。共識一旦達成,就不容易改變。目前來看,極端縮量至少體現三點共識

第一,A股槓桿牛已經結束。
今年5月28日,上海、深圳兩市日成交量為2.36萬億人民幣,然後急劇萎縮到9月30日的3712億人民幣,兩市單日成交額最大減少1.9888萬億人民幣,只剩下高峰期成交額的一個零頭。自6月中旬以來的股市下跌,滬深兩市市值蒸發已經超過30萬億人民幣。滬指下跌超過40%。融資、融券餘額從6月融資餘額高峰時2.27萬億人民幣下降到9月29日收盤兩市兩融餘額的9210億人民幣,減少60%。槓桿已經基本消除。
第二,存量博弈成常態。
目前大家都有一個共識:增量資金推動的上漲行情已不存在,但存量博弈的波動行情會延續。考察量能變化,離不開換手率分析。歷史上A股市場在較為冷清的年分換手率都要超過200%。按今年上半年的活躍交投,年換手率要超過300%,而全球主要市場的換手率大多不超過100%。雖然目前A股市場雖然量能萎縮,但換手率還沒到歷史上極端底部低迷的時候。
第三,縮量不是缺錢而是缺乏信心。
有投資者認為,將縮量歸結於缺錢,這只是表象,是信心問題。信心缺乏一方面是趨勢使然,目前30、60、120日週期量能絕對擺在空頭跌勢面前。另一方面,市場信心需要很長時間自我修復。造成投資者股災「後遺症」無疑是去槓桿。對股市去槓桿引發暴跌踩踏事件是中國資本市場發展中無法迴避的「陣痛」。
湯亞平同時表示,市場目前還對A股存在兩點分歧

第一,3000點附近是否磨底成功。
滬指中期調整,最大特點是縮量。第一個平台的地量在4500億人民幣至3500多億人民幣之間,對應點位在3700附近;第二個平台的地量2500億人民幣至1500億人民幣,十一長假前極端地量在1500億人民幣左右,對應點位在3000點附近。十一長假後滬深兩市量能有所回升,滬市連續兩個交易日成交額逾2500億人民幣,已經接近上一次滬市創下2651億的地量,時間是2015年2月25日。
主張磨底接近尾聲者認為,這種交投十分低迷、量能極端萎縮,使市場情緒落入底谷時,往往預示著一個新的起點。持反對意見者認為,從6月大盤完成築頂回調的過程中,市場資金一直處於淨流出狀態。整個9月份,滬指幾乎都在3000點至3200點箱體運行。3100點中軸至3200點箱體上沿有巨量套牢盤,以目前的量能是不可能向上突破箱體。不排除A股再下一個台階,創出第三個平台,成交金額會出現在1000億人民幣至1500億人民幣之間,對應點位2500點至2700點。

第二,後槓桿時代靠甚麼上漲?
一種意見認為,槓桿牛結束,而改革之牛、轉型之牛猶存。未來的市場將不會再是槓桿牛,而是回歸基本面、回歸價值投資的因素。好股票要漲,高估的股票會虧。
持不同意見則認為,3000點附近已經橫盤了26個交易日,底部不可能在這樣一個大平台上出現,即使是底部也要踩上一腳才啟動。悲觀者更認為,牛市已不復存在,A股已進入熊市。在中國經濟放緩預期、美國即將啟動加息背景下,未來只有超跌反彈,不具備反轉條件。

來源轉自:
【2015年10月13日訊責任編輯:劉毅】
(注意:帖內文或圖片中可能含有厭惡性簡體字;本站維護中華文化,堅決行使正體字。版權歸著者所有。)
【其他.相關】: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