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Translate

2016年1月20日 星期三

熔斷事與願違:股市軒然大波

新年伊始,中國股市掀起軒然大波。
一月四日,二○一六年的首個交易日,熔斷機制初次亮相震驚整個資本市場。當日下午十三:十三分,滬深三百指數跌幅擴大至百分之五,觸發一檔熔斷閾值,休市十五分鐘。恢復後僅六分鐘,觸發二檔閾值,提前休市。這一日,A股市值蒸發四萬億元。隨後兩個交易日情況有所好轉。七日再次熔斷,九時四十二分滬深三百指數觸發一級熔斷閾值,休市十五分鐘。恢復交易僅兩分鐘觸發二級閾值。全天交易僅十四分鐘。上演史上最短交易時間。引發市場一片恐慌,網上罵聲不斷。
當晚,證監會發佈公告,熔斷機制暫停。翌日,總算反彈。這短短七天四次熔斷,A股市值蒸發了六點六萬億元。

四天熔斷市值蒸發逾六萬億
何以在西方資本市場成熟的調控手段──熔斷機制一到中國資本市場,便會引起如此市場恐慌呢?
有人認為對於中國股市本來就有漲停板機制,熔斷機制是重複多餘的,有畫蛇添足之意。然而熔斷機制給市場一個冷靜間歇,未嘗不是穩定股市的手段。但此手段放在中國股市便有了問題。
直接來看,中國股市是以資金推動為主導的股票市場。或者說,中國股市不是以上市公司業績好壞決定,而是純粹以資金博弈,再直白一點,中國的股市就是一個賭場。
市場看資金說話。即使部分上市公司存在低估值、高股息率的優勢,但若沒有資金的持續追捧,則股價還是長期趴在地上。相反,即使部分上市公司估值很高,但因其市值偏低,且迎合了某些領導提倡的熱門題材,卻容易遭到了資金的哄搶。由此可見,在這樣的市場環境下,結合A股眾多散戶的特徵,A股的高度投機氛圍加劇了市場的波動風險。熔斷機制本身沒有多大問題,但加諸於這樣一個高度投機的市場環境,必然遭到變相扭曲的演繹。在這個意義上,中國證監會在為自己辯解暫停熔斷機制時說了大約這樣意思的話:「出台熔斷機制是對的」。這似也說得通。

朝令夕改,自亂陣腳,風波不斷
隨後可能推出的註冊制、之前的配資、各種救市措施的本身,究竟有多少錯?除了發動各機構表態、隨後公安部開進來的運動式救市是完全非市場式的,但是為輿論嚴重詬病的證監會主席肖剛,豈是有能力有資格發動毛澤東式的群眾運動?
七天之內,中國股市推出、暫停熔斷機制,讓人們看到中國管理層的朝令夕改,看到中國當今領導(決非區區證監會)的手忙腳亂,嚴重缺乏管理市場的能力、治國的能力。在這樣的全能政府管控下的中國股市、人民幣、中國經濟,能夠給海內外投資者以必要的市場信心?
更深層次的看這次A股熔斷機制推出暫停造成的軒然大波,中國經濟下行已經到了毫無辦法的程度。
中國股市是資金博弈的賭場,是政策市。管理者是皇權思想,股民是皇民思想。過去,散戶小股民也可以賺點小錢,那是靠揩油整個經濟發展及不常炒股的人。但股市好壞歸根結柢還是要靠上市公司業績及整個經濟發展狀況,中國經濟既然現在已經到了非政治改革不能發展的時候,那麼中共不願政治改革,怎麼能扭轉經濟頹勢呢?在自己都沒有信心時,中共管理者必然昏招頻出、朝令夕改力圖扭轉頹勢,卻一再事與願違,結果自亂陣腳,風波不斷。一年來在中國股市上人們已經幾次看到了。很可能,類似熔斷機制引起的軒然大波,還會在中國政經領域中再次出現。

來源轉自:
【2016年1月號 動向總365期 樂尚嘉】
(注意:帖內文或圖片中可能含有厭惡性簡體字;本站維護中華文化,堅決行使正體字。版權歸著者所有。)
【其他.相關】: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