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Translate

2017年1月23日 星期一

復旦一博士學位被撤 陸學界剽竊風的前因後果


論文抄襲、學術腐敗、教授官僚化……(網路圖片)
【記者周慧心/綜合報導】
復旦大學2013屆畢業生仇思雋博士論文抄襲事件被確認,復旦大學發消息稱,撤銷仇思雋的博士學位,並停止其導師梁鴻的招收研究生資格。
復旦大學1月21日晚通過官方微博發布消息稱:「經我校學術規範委員會調查認定,社會發展與公共政策學院2013屆畢業生仇思雋博士學位論文抄襲事實確鑿。校學位評定委員會1月21日召開會議,依據教育部《學位論文作假行為處理辦法》和《復旦大學學位論文作假行為處理辦法》,決定撤銷仇思雋的博士學位,停止其導師梁鴻的招收研究生資格。學校將進一步深入調查,以作出後續處理。」
近日,一網民爆料稱,復旦大學社會發展與公共政策學院社會管理與社會政策專業的博士仇思雋,於2013年完成題目為「政策執行研究——以我國職業教育領域為例」的博士論文,其內容有99.9%與三年前的一篇論文相同。涉嫌被抄襲的論文《利益博弈:對我國職業教育政策執行的研究》是天津大學教育學院博士亓俊國2010年的論文。
據大陸媒體1月17日報導,經過比對,發現兩篇文章不僅目錄、內文、參考文獻全部雷同,甚至連後面的致謝也非常相似。
第一章是緒論:「研究問題的提出背景」一樣,「研究目的、意義與假設」一樣,「研究思路與方法」還是一樣,就連文中圖表插入位置、參考文獻標引次序也一模一樣。
接下來,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直到最後第九章,除了3.3.1的內容有所不同,其它地方完全一致。
另外雙方的參考文獻都是251條,其次序、格式也都一樣。就連最後的致謝內容都完全一樣,只是將指導老師的名字更換成梁鴻,然而仇思雋的參考文獻裡並沒有提及比他「早完成三年」的亓俊國的論文。
仇思雋在其論文獨創性聲明中寫道:「論文中除了特別加以標註和致謝的地方外,不包含其他人或其它機構已經發表或撰寫過的研究成果。」

官場抄襲風盛行 上行下效
學術上不誠實的這些抄襲現象在中國高等院校中早已是公開的祕密。復旦大學抄襲事件也不是第一次。2015年5月27日,復旦大學就因形象片抄襲一事陷入輿論的漩渦。
近幾年來,大陸多地高校屢曝論文抄襲事件,如北大女博士因論文抄襲被撤銷博士學位;安徽大學一碩士研究生因論文抄襲被撤銷碩士學位;遵義師範學院一副教授因抄襲論文被解聘;山東大學一份碩士論文被爆涉嫌大篇幅抄襲,連致謝詞的用語都一模一樣;中國政法大學教授孫選中被舉報涉嫌抄襲他人論文。事件引起學術界譁然.....
署名王貴成的博文《8000名留學生被開除給我們的警示》表示,在中國大陸,不管是本科生、研究生、博士生,還是學生、教授、校長,甚至是中科院院士;從普通中國高等院校再到中國最高學府——清華、北大,都有涉嫌抄襲的精典案例。
文章調侃復旦大學抄襲東京大學宣傳片一事,稱「中國的大學已經淪落到一種讓人無地自容的境地,即便是要宣傳自己吹捧自己,也要靠抄襲度日了」。
文章分析認為,大學論文抄襲的「風俗」源於大陸的中共官場生態。「俗話說,上有所好,下必甚焉,何況中國自古就有以吏為師的光榮傳統。時下這股愈演愈烈的抄襲之風就跟中國整個官場生態有著直接關係。」
文章介紹說,上世紀80年代出於對幹部年輕化、知識化的實際需求,大陸在選拔幹部時,要求有文憑,於是很多幹部去惡補文憑,但文憑哪裡是那麼容易惡補到的呢。一時間「假的真文憑」和「真的假文憑」在中國大陸泛濫成災,這其中影響最大的就是畢業論文,官員們炮製起論文來自然得心應手,辛苦些的就去抄襲,位高權重的就由博士、教授直接代筆,這種學術風氣潛移默化,自然會影響到中國的教育界。
文章引用曾任耶魯大學校長的小貝諾‧施密德特的話:「經驗告訴我們,如果政權是腐敗的,那麼政府部門、社會機構同樣會駭人聽聞地腐敗。」施密德特認為中國大學不存在真正的學術自由,他說中國大學「對政治的適應、對某些人利益的迎合,損害了大學對智力和真理的追求」。

來源轉自:
【2017年01月23日訊】
(注意:帖內文或圖片中可能含有厭惡性簡體字;本站維護中華文化,堅決行使正體字。版權歸著者所有。所有評論非本站立場,有疑似影射幸勿對號入座。)
【其他.相關】:
☆共產黨必亡☆

沒有留言: